
摘 要: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效監視及控制的策略,它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為了了解當前中職生在閱讀中使用元認知策略的狀況,文章作者對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的三個年級共11個班級開展了元認知意識調查及英語閱讀的水平測試,分析了中職生在英語閱讀中使用元認知策略的現狀及元認知策略與中職生英語閱讀成績的關系,提出了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英語閱讀;元認知策略;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41;H319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4-0020-02
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是一個學習者對自己學習過程的有效監視與控制策略。
一、元認知策略的定義
元認知(metacognition)是弗拉維爾(J.H Flavel)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亦譯作“次認知”“反省認知”“后設認知”。通常指主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認識和評價。它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經驗和元認知技能三個方面。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指學生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效監視及控制的策略,它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和調節策略。
1.元認知計劃策略
元認知計劃是根據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在一項認知活動之前計劃各種活動、預計結果、選擇策略、想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預估其有效性。元認知計劃策略體現在閱讀上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閱讀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
2.元認知監視策略
元認知監視是在認知活動進行的實際過程中,根據認知目標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并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在閱讀方面的監控策略體現在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
3.元認知調節策略
元認知調節是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現問題,則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例如,當學習者意識到他不理解課的某一部分時,他們就會退回去讀困難的段落、在閱讀困難或不熟的材料時放慢速度、復習他們不懂的課程材料。測驗時跳過某個難題,先做簡單的題目等。
二、中職生英語閱讀元認知策略使用現狀
筆者對我校的一年級學前教育、汽修、物流、電商專業、三二分段班及升大班共11個班級336名學生采用元認知意識調查問卷(MARSI,Mokhtari and Sheorey,2002年編寫)開展了英語閱讀元認知策略意識調查及英語閱讀水平的測試。調查問卷共有30個題目,分別檢測學生在英語閱讀時元認知計劃策略、元認知監視策略和元認知調節策略的使用情況。對于每個題目的“從不、很少、有時、經常、總是”五個等級分別賦予0~4分。分數越高,元認知策略使用意識的程度就越高,各項平均值統計結果如下表。
上表分別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及全體學生在閱讀時元認知各項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反映出以下幾種情況。
1.中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使用元認知策略的總體情況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無論在整體的策略使用及各項策略尤其是計劃策略的使用情況分值都比較低,說明中職學生在閱讀時有意識地使用閱讀策略的情況較少。尤其是在閱讀前對于閱讀計劃的制訂、閱讀策略的選擇及閱讀結果的預設等進行思考的情況比較少。從幾個策略的使用情況來看,調節策略的使用情況相對較多,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時遇到困難和問題較多會采用調節速度、重讀等相關策略和方法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
2.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
從不同年級的數據來看,很明顯,三年級的學生,也就是說有升學任務的學生在閱讀時有意識地使用策略的情況明顯多于一年級的學生。這個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高年級的學生閱讀策略的使用意識較高;二是學習目標比較明確或者是有升學壓力的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意識也比較高。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情況也不相同,工科類的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意識明顯低于其他類的學生。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相對于其他科類學生而言,工科類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也相對較低,他們使用閱讀策略的意識與能力較低很有可能與這個因素相關。
三、元認知策略與英語閱讀能力的關系
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測試,則共有5篇閱讀30個題目,每答對一題給1分,共30分。筆者分別把測試者各個策略的使用情況分別與其閱讀成績一一對應進行相關性研究,采用SPSS中的Pearson測得相關系數結果為:r總=0.454,r計劃=0.432,r監視=0.491,r調? ?節=0.424,P<0.01,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結果表明,閱讀成績與元認知策略意識程度存在正相關,相關程度中等,其中與監視策略意識相關性最顯著,也就是說元認知策略尤其是監視策略使用越多,閱讀成績就越高。
四、測量結果給英語閱讀教學帶來的啟示
(1)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與元認知意識的水平存在正相關,中職學生英語閱讀元認知意識的水平不高可能是導致閱讀水平比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養成有策略地閱讀的習慣。
(2)有升學任務的學生元認知策略的使用程度比較高,這說明學習目標比較明確或者有升學壓力的學生會自覺地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提高成績,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或者給學生設定一定的閱讀目標,培養其主動使用策略的意識。
(3)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與學生的元認知監視策略的相關程度比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監視策略意識,加強學生對自己閱讀計劃、閱讀策略等的評價與監控,根據不同的文體和體裁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學會自我提問,自我反省,培養學生閱讀中自我管理和監控的能力。
五、結語
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評價策略的訓練,引導學生檢查自己是否讀懂閱讀材料,或者自己的預判是否準確,培養對自己閱讀結果進行自我評價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自我評價表來幫助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自我評價表的設計要包括對學生閱讀計劃策略、監視策略的評價,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覺運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慧君.元認知策略與英語閱讀的關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2).
[2]何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元認知策略訓練研究[J].新聞世界,2012(6).
作者簡介:梁慧靈(1974—),女,廣東惠州人,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職業中學英語教學、幼兒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