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華
說到糖尿病并發癥,許多患者會感到擔憂甚至恐懼,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不清楚糖尿病控制不良到底會給自身帶來哪些危害。糖尿病最主要的危害是會損傷機體的血管,包括大血管以及微小毛細血管,造成各級血管病變,而人的身體從頭到腳都密集地分布著大小不一的血管,所以糖尿病并發癥在全身各處均有可能出現。其中腎臟也是比較常見且會造成嚴重危害的臟器。
一、糖尿病腎病發生機制
最新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腎病的出現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包括代謝紊亂、內分泌功能異常、微血管損害以及自身血流動力學改變。有些人認為此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以及胰島素、生長激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這其中大家普遍比較認可的觀點是:代謝功能紊亂以至于影響腎小球基底膜功能,導致其構成成分慢慢發生改變,表現為基底面逐漸增厚以及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發生改變,進而導致糖尿病腎病。
二、糖尿病腎臟并發癥的癥狀
糖尿病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后期嚴重的并發癥,是糖尿病病人發生腎衰竭甚至尿毒癥最主要的原因。通常在糖尿病腎病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患者尿中出現少量白蛋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微量白蛋白尿,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發展至大量白蛋白尿伴隨血清肌酐水平逐漸升高,最終的結果是造成腎衰竭或者尿毒癥,治療上需要血液透析或者腎臟移植。所有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糖尿病疾病確診時以及1型糖尿病患者總病程大于5年均需要篩查尿白蛋白,以后常規一年復查一次,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尿白蛋白排泄增多,就應該在3個月到半年內復查2~3次,以明確病情及監測疾病進展情況。
三、糖尿病病人如何預防糖尿病腎病
需要經常進行疾病檢查,以清除自身身體各方面的指標變化,了解身體處于什么樣的狀態,才能夠獲得更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所以說,常規體檢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尿蛋白進行常規檢測,可以使病人清除和掌握自己腎臟近期的動態,為隨后的養護做出計劃。日常需要嚴格監測和控制血糖,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血糖的指標變化必須要嚴格關注,防止給腎臟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如果患者的血糖總是處于一個高水平的話,那么腎臟出現異常改變是遲早會出現的。所以要求糖尿病病人日常的飲食要格外注意。另外,糖尿病患者有必要每天都為自己測量血壓,時刻清楚自己血壓的變化情況,如果血壓太高,那么我們身體內的很多臟器都會受到擠壓的危害,包括腎臟。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經常運動,杜絕喝酒或者食用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飲品,讓身體的內環境盡量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其次,就是要小心用藥,雖然藥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身體殺滅有害致病菌等,但是藥三分毒。腎臟可以把對身體有害的東西代謝掉,但如果超過了腎臟所能承受的范圍,就會使腎臟受到傷害,加速腎臟功能的退化,還會傷及整個身體。所以對于藥物,患者要特別注意,一定要避免使用傷腎的藥物。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機制、主要癥狀以及預防措施,為了避免糖尿病腎病的出現,要求病友規律監測血糖、血壓,定期完善尿蛋白檢測。平時還要做到自身良好護理,相信通過自身努力完全可以做到推遲或者避免糖尿病腎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