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患者在妊娠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而另外一種就比較特殊了,它是在患者妊娠之后才首次發現糖尿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由于糖尿病會導致白細胞多功能缺損從而出現感染,因糖利用不足,還很容易使患者出現產程延長、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等問題。該疾病的并發癥包括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早產兒、巨大兒、胎兒宮內窘迫等。因此,對于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為產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
現實生活中,很多準媽媽都會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情況,大多數媽媽在醫生的治療之下都能好轉,但也有部分準媽媽會對血糖超標問題置之不理,導致其在產后不得不用藥物治療,其實藥物治療也是安全的,準媽媽們無需過分排斥和抗拒。隨著寶寶的出生,大部分媽媽們的血糖都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還要認真地配合護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飲食。要盡可能地做到少食多餐,每日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高纖維素,多食新鮮蔬果,同時也要注意葉酸、鈣、鐵等元素的攝入,以更好地滿足準媽媽以及胎兒的需求。
2.運動。適當的運動除了能強身健體、控制體重外,還有助于控制血糖,提升患者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另外,準媽媽們的生活也要盡可能規律,積極參與健康活動,這樣更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3.用藥。對于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準媽媽而言,如果運動療法和飲食療法對于控制血糖效果不夠理想的話,可考慮通過胰島素對血糖進行控制,同時對血紅蛋白水平、睡前血糖變化、餐前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等進行監測,根據這些標準對胰島素的用量進行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在未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之前,一般不能隨意停藥。
4.心理護理。很多準媽媽在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之后,經常會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同時還會出現恐懼、焦慮、緊張的心理,并擔心用藥會對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從而出現畸形胎兒。醫院的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準媽媽們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以此來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另外,患者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學會自我放松,可以多聽音樂、看書等。
不論是準媽媽還是家屬,都要重視妊娠期糖尿病,哪怕癥狀并不明顯。保持愉悅心情,遵醫囑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合理用藥,這樣才能順利地度過妊娠期,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為自身以及胎兒的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