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霞(西吉縣醫療保障局)
具體來講,醫療保險財務管理指的是統籌規劃、組織醫療保險相關資金的籌集、使用以及管理過程,屬于醫療保險管理的范疇。通過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可以幫助相關部門作出更加科學的資金決策,妥善安置與使用醫療保險資金。在新的社會形勢下,我國醫療保險擁有日趨擴大的規模,需要充分重視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
通過醫療保險財務管理的進一步研究,可以促使現階段財務管理混亂問題得到改變,這樣能夠對醫療基金的支出、核算更好地控制,更加規范的適用醫療保險基金,促使醫療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可用性得到保障。
醫保政策關系到全社會的利益,通過提升醫療保險財務管理水平,可以促使民眾利益得到維護,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就需要深入研究,對醫療保險財務管理模式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推動國家與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調查發現,部分會計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醫療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導致有諸多問題出現于醫療保險中。部分會計人員對收入推遲或提早確認,對費用、成本的確認標準、計量方法等隨意更改,對利潤的計算方法、分配方法等隨意調整。還有一些人員甚至出現了違法違紀行為,如對會計憑證、會計報表等虛假偽造。這些不規范的職業行為,都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還有一些會計人員存在著嚴重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傾向,對個人利益過分追求,出現了監守自盜等不法現象。
通常情況下,可以從個人賬戶、統籌賬戶兩個方面來劃分醫療保險。近些年來,在醫療行業改革過程中,醫療保險空賬問題日趨增多。這種問題指的是醫療保險具有多樣化的資金來源,導致有漏洞現象出現于資金分配使用過程中。部分醫療機構沒有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沒有在這個方面投入足夠的人力資源。因此,醫療保險內部控制建設還很不完善,難以有效應對各種空賬問題,很容易在此出現空賬情況。部分醫療機構雖然設置了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但卻沒有得到徹底的貫徹和落實。
通過醫療保險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統一操作醫療保險各個機構的運作過程,統一核算收入、成本等各種信息,進而合理預測、分析、控制醫療保險,促使醫療保險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與網絡化的實現。但是就目前來講,部分醫療保險管理機構的財務管理軟件并不統一,信息化建設存在著漏洞,導致醫療保險財務精細化管理難以實現。
人是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主體,因此只有提升人的素質水平,方可以提高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因此,醫療保險機構及相關部門就需要綜合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大力提升。首先,醫療機構要嚴格招聘關,對財務管理人員的道德品質仔細審核,及時排除掉那些不具備足夠道德品質的應聘人員。其次,要做好培訓教育工作。定期要培訓醫療保險財務管理人員,培訓之后進行嚴格的考核,淘汰掉那些不過關的人員。最后,相關單位、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充分重視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通過多種載體大力宣傳,不斷提升醫療保險財務管理水平。
為了促使參保人員的資金得到妥善保管與處置,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對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資金流程充分掌握,避免出現資金挪用、濫用等不良問題。醫療保險管理機構要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禁止任何人對醫療保險資金進行挪用,違反規定者給予相應的懲罰,嚴重的話訴諸法律解決。通過內部控制的強化,可以更好地監管財務管理過程,促使資金安全得到保障。
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發展。在新的形勢下,也需要將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于醫療保險財務管理當中,促使醫療保險財務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要投入資金,購置相關的信息化設備,及時進行更新和維護。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逐步制定標準,統一軟硬件,促使醫療保險財務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得到逐步實現。相關財務管理人員要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學習信息化技術,提升個人信息化水平,以便推進醫療保險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步伐。
首先,對保險籌資層次適當增加。為了促使醫療保險領域的逆向選擇得到緩解,相關部門需要將一檔繳費的政策取向逐步摒棄掉,對醫療保險繳費檔次適當增加,這種群眾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參保檔次自由選擇。通過這樣的措施,可以促使醫保整體籌資水平得到提升,對于基金積累具有較大的意義。其次,對籌資渠道不斷拓展。就目前來講,我國只有單一的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渠道,個人繳費以及財政補助就是全部來源,這樣疾病風險難以分散,收入情況也得不到改善。因此,就需要對籌資渠道不斷拓展。如可以采取社會捐助方式,通過醫療保障慈善資金的設立,將社會力量逐漸引入進來,促使醫保基金得到充實。也可以合理安排醫療機構結存資金,目前人民具有較大的醫療需求,公立醫療機構具有較多的結余資金,這樣就可以引導其發揮公共服務職能,對醫保籌資責任部分承擔。公立醫療機構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向醫療保險基金中直接劃入部分收支結存資金,也可以參股于醫療保險基金中,獲取相應的參與收益。
首先,要嚴格監管醫療機構。要對醫療機構服務進一步規范,促使醫療成本、醫療費用得到降低,這樣基金支付壓力也可以得到減輕。一是要對醫療機構準入退出機構合理完善,不僅要制定醫療機構服務協議,還需要切實貫徹落實下去,加強監管。二是做好日常審核工作,嚴格審核報銷的各種費用,合規審查門診費用、住院費用等,促使日常醫療監管能力得到提升,這樣醫保基金的流失、浪費問題得到從根本上得到減少。此外,要綜合采取日常稽核、突擊稽核等多樣化的形式,嚴格稽查各級醫療機構。
其次,要嚴格監管醫療行為。在醫保監管過程中,由全面審核逐步取代過去的費用審核,由事前提示、事中監督逐步取代傳統的事后糾正。要嚴格管理醫保服務協議,不僅要控制費用,還需要控制醫療質量。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對醫務人員醫療行為科學監管,同時公開監管考核結果,這樣能夠給予醫務人員壓力,促使其對個人醫療行為主動規范。
最后,對信息化控費手段大力創新。要逐步聯網各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促使網上參保繳費、待遇審核等逐步得到實現。全面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與藥店,這樣參保群眾報銷可以更加便捷。要對互聯網大數據更加深入的挖掘,做到融合發展。要積極建設管理聯動信息化平臺,標準化管理醫保藥品目錄等數據庫,綜合開發、逐步共享數據資源與業務資源,這樣不僅能夠提升管理服務的精細化水平,還可以更加有效的監管醫療定價、醫療過程、報銷審核等諸多領域。
綜上所述,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成效,直接關系到醫療保險功能的發揮,影響到我國人民的切身需求以及社會的長遠發展,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結合現階段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不足,相關部門及人員要積極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不斷優化和完善管理模式與管理機制,不斷提高醫療保險財務管理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