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監管機構對銀行從業者的合規監管越來越嚴格,銀行的管理者們更應繃緊合規之弦。據《證券日報》記者初步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0月中旬,銀保監會開出并披露的行政處罰中,與任職資格相關的罰單共有123張,其中,有102位銀行從業人員被取消任職資格,絕大多數來自銀行分支機構,并以各銀行分支行的董監高為主。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合規經營需要把握風險和落實好政策,它的執行者和著力點主要在機構的從業人員,包括董監高和一般從業人員,而從業人員不規范甚至存在道德風險是銀行業風險的重要來源,因此,加大對從業人員的處罰是防范金融風險、落實監管政策的重要手段。
102位銀行從業人員被取消任職資格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百位銀行從業人員被取消任職資格,多數為各銀行分支機構的管理人員,另有21位從業人員因任職資格未核準而履行職務受到其他處罰。
在記者統計的上述人員中,農村金融機構人員罰單占比過半,涉及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機構。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102位被取消任職資格的銀行從業人員主要來自70家銀行分支機構:農村商業銀行被取消任職資格的人數最多,為24人,涉及19家農商行;農信社緊隨其后,23人被取消任職資格,涉及12家;村鎮銀行位列第三,14人被取消任職資格,涉及9家銀行;城商行10人被取消任職資格,涉及4家城商行。從具體數據來看,城商行中,紅塔銀行今年以來被罰人數最多,達到了6人。而農信社中,有兩家銀行分別有4人被罰。
從省份上看,云南省被罰取消任職資格的銀行從業者最多,達到15位;其次是貴州省有10位,而福建有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