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君(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林業局)
近年來,我國對于會計領域發展的關注程度不斷增加,不斷完善我國會計財務制度,有效完善了我國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讓事業單位更好地融入市場經濟,并以這種模式發揮作用實現事業單位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要實現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必須充分把握新會計制度帶來的發展機遇。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幫助機構有效解決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問題。
事業結構的固定資產范圍是資產使用超過一年,資產的使用不會改變原始資料的使用形式。常規機構固定資產使用價值1000多萬元,可以列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設備和設備使用價值超過1500元,可以列為一個業務單位的固定資產。雖然物資業務單位的資產使用價值未超過1000元,但超過一年的單位資產使用時間可以列為機構的固定資產。
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事業單位需要定期維修,維護,統計和管理固定資產。通過整合固定資產管理的應用方法,制定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會計計劃。同時對還要對固定資產維修、使用等資產管理活動進行有效記錄,確保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全部處于能夠被使用的狀態下。同時,通過為固定資產會計提供相應的管理記錄,進而確保固定資產會計數據的真實性。
以縣屬事業單位華安縣林業局為例,華安縣林業局有3個行政機關及21個下屬單位,其中事業單位在編人數達到108人,單位科室數量眾多,在職人員數量多,因此需要具備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保證單位的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在這個階段,華安事業單位缺乏對資產的定期檢查,忽視了日常管理。在建工程未及時完成竣工驗收和審批程序。此外,事業單位采用的原始會計制度中并未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影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對單位資產財務狀況的有效判斷。
第一,新會計制度中的新資產分類標準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在以往的會計制度下,僅僅針對了設備類型以及單位物資進行設定,并未以事業單位的職能為基礎來對固定資產進行確定。新政府會計制度中,新增了政府物資儲備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等科目,有效提升了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
第二,是充分抓住新會計制度下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發展機遇。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運用新會計制度標準規范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流程,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監管。
第三,新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可以完善自身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使事業單位能夠進行有效的固定資產會計管理。加強對固定資產購買渠道的審查,確保固定資產購買渠道的合法性。
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確保提高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如今,事業單位的管理并不關注固定資產的管理,事業單位的管理層更關注固定資產的購買資產,因此,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管理的嚴格性已經降低。部分事業單位內部并未開設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賬冊,并未派出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為此事業單位需要轉變自身的固定資產管理理念,為此必須要改變機構本身的固定資產管理概念,并將固定資產管理納入單位管理的年度審查。提高管理層對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第二,如我局卡片登記人員管理意識淡薄,未與記賬人員銜接,造成賬實不符、分類不清。為此,有必要完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活動,明確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權責,明確各部門,各崗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權責。第三,華安縣林業局內部沒有一套完整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未設專門的崗位,資產管理混亂,責任不明確。建立結構合理的固定資產組,確保固定資產評估結果的科學合理性。
現階段事業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并不高,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資產使用人員在進行資產使用過程中并未得到科學的指導,倘若在固定資產購置過程中,資產管理人員沒有對于固定資產的性能進行正確預估,導致固定資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價值不能被完全發揮出來。由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運行效率無法有效解決,有必要利用新會計制度的發展機會,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部門的管理制度進行綜合分析。找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效率低下的具體原因。在申請資產購買預算之前,有必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倘若是由于事業單位使用的固定資產針對性比較強,則需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來設置相應的固定資產調配制度,實現固定資產共享,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在實施新會計制度的情況下,事業單位需要在新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制定綜合財務報告,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水平。通過定期開展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培養,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管理能力,讓財務管理人員能夠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開展的必要性。
首先,公共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人員需要學習新的會計制度,嚴格執行新的會計制度。需要保證年度預算的開展和資產購置能夠按照新會計制度的報批審核程序。
第二,如華安縣林業局單位各部門及基層林業站未能靈活運用閑置固定資產,為此制定資產保值增值資產考核管理目標,事業單位各部門要進行聯合動態管理,搞好固定資產基本財務管理,明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價值。檢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并為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折舊的賬面數據提供參考。
第三,對于事業單位內掛賬多年的固定資產,需要借助外部評估進行對固定資產進行評估,確保固定資產的評估數據的真實性。
第四,在進行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核算時,需要考慮固定資產殘值和固定資產減值的問題,會計人員在進行計提時,不僅要確保固定資產會計的一致性,還要確保權責發生制會計在稅法的法律范圍內。
要想提升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就要充分利用新會計制度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水平。由于大多數事業單位的信息化資產管理模式僅僅是利用會計處理軟件進行財務信息處理,不能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情況。為此,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優勢,在事業單位中建立固定的資產管理模塊信息系統。實現對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管理共享,保證事業單位內的各個部門能夠在財務管理平臺中查詢到所需求資產信息,有效避免了重復購買固定資產和長期閑置固定資產的問題。建立市級固定資產管理模塊連接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標記事業單位閑置固定資產。通過將閑置固定資產租借給其他需求的事業單位,繼而提升固定資產的增值保值能力。
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需要以新會計制度為標準,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標準進行會計處理,并相應調整事業單位的報告結構。如事業單位財會人員在進行報表編制過程中,需要將下屬單位的固定資產調撥流程確認后進行抵消,按照新會計制度下的報表結構進行報表編制,根據新會計制度的要求,有效披露報告中的重要事項,保證單位編制的財務報表系統能夠充分反映事業單位的資產信息和預算信息。
在全面實施中國新會計制度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帶來的巨大挑戰,為此,業務部門的管理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提高單位會計人員的資產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技術優勢,構建適應單位事業發展的信息化固定資產管理平臺,不斷創新固定資產管理理念。支持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實現業務單元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