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彥杰 李參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背景下,創新型人才成為市場缺乏的關鍵點,社會對各大高校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場營銷專業重新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關注,該專業更加關注市場的動態,通過分析市場的人才需求,培養更具有針對性的高素質人才。而今各大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存在一些教學方面的問題,例如課堂氣氛僵硬化,師生缺乏學術溝通交流,實踐應用能力差,學生素質單一等等,不符合“雙創”的時代要求。“雙創”時代要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思想上具有獨具特色的創新意識,因此該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雙創”是國家針對當前的市場對新一代青年提出的就業創業要求,以更好的實現新青年的社會價值,為市場提供新鮮的血液,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雙創”要求高校在培養在校大學生時,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前,因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慢就業”現象在高校畢業生中盛行,導致社會風氣低迷,高校的教學壓力增大。市場營銷專業在“雙創”背景下存在著部分教學弊端,仍然存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因此該專業應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滿足社會與市場對高校畢業生的勞動力要求。
當前,市場營銷專業仍然以課堂為中心,進行純理論教學,缺乏必要的教學實踐。市場營銷專業屬于工商管理類別的應用學科,高等院校的一線教師應及時更新市場信息,以“雙創”背景下的市場動態為中心,培養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的畢業生。據調查,市場營銷專業絕大部分的課程是在教室里由教師講課,秉承著“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理論教學,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也是根據學生的卷面考試分數進行評價,限制了學生的市場營銷邏輯思維。同時,大量的微課、慕課充斥著課堂,師生互動極少,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導致專業課程效率低下,學生不能完全掌握專業知識。市場營銷專業沒有調動學生去主動開展市場調研,無法將課本上的知識及時的運用到市場實踐中,該專業畢業生也受到了各個企業的置疑,因此,必須進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
在校期間的本專業的實踐經驗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渠道,市場營銷專業應將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實踐活動相結合,課堂授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的高等院校將授課重點放在理論教學上,忽視了該專業學生的實踐經驗的積累。隨著市場動態的快速變動,市場營銷專業的課本沒有及時的更新,課本上的市場營銷案例過于陳舊,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部分高等院校缺乏市場營銷專業必要的教具和器材,教師師資儲備力量不足,導致實踐課程被統一規劃到理論課程中,無法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無法滿足“雙創”的時代要求。當前高等院校仍實行大班授課制,一個教師針對大課堂的學生進行教學,無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在課堂上仍然保持“低頭族”狀態,學習積極性低。因此,實踐教學在普遍的高等院校未得到重視,無法提高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教學改革中應及時的增加實踐教學,滿足“雙創”背景下的時代要求。
高等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一線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設置教學內容。課堂內容增設市場營銷信息化、互聯網市場等拓展學生思維的課程。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成功的企業家尤其是創業成功人士來學校進行市場營銷案例的專業講解,為學生樹立看得見、摸得著的創業榜樣,為學生樹立信心。一方面,加強課程的時代特征,在講授理論知識時,應加入現階段成熟的市場營銷案例,尤其是影響較大的案例,例如小米雷軍的“站在風口上的豬”理論,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現階段,高等院校提倡立體化的教學方式,即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在校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通過校企合作、校外市場調查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走出校門積極嘗試創業。本科院校的大學四年應根據不同的學年階段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創設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的實踐課程體系。當前大一課程以毛概、高數和英語等公共課程為主,大二課程開始以市場營銷類的專業課為主,大三則應引導大學生積極的展開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得真知,大四階段則應將自身的理論知識素養和實踐經驗運用到創新創業上來。在大學階段充分利用校內的實驗室、校外的實習機會和大學生創業中心等資源,達到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合力的最佳效果。
在市場營銷專業的學業考核中,應改變以書面考試為主的單一考核方式,將“雙創”加入到考核的因素中。書面考試加大案例分析題等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題目占比,將平時的實踐研究加大考核比重,考試答案應給定一定的范圍,不應局限于某一單一的具體答案。教師還應根據專業的課程設置,增加熱點案例探討的辯論賽,讓各辯論小組深入探討案例,總結熱點案例的利弊,培養學生成熟的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機制中建議取消百分制,而是采取優等、良好、較差等方式給學生進行學業測評,強調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增加小組成員間的團結協作,明白市場營銷離不開小組成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小組的競爭也使學生意識到市場的競爭激烈,充分調動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起到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正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雙創”背景下,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專業教師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還應具有令人尊崇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則。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首先自身要有教學的實踐素養。高等院校應加強師資培訓,每年定期組織教師去企業參觀培訓,去深入基地學習最新的市場調研技術,培養理論性教師和高級技工型教師的雙向發展。同時,高等院校應給予市場營銷專業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高薪邀請知名的企業家來校兼職,引進市場營銷的最新技術和設備,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學校還應組織學生“走出去”,多參加市場營銷專業的技能大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拓寬學生的專業領域的眼界,領會到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魅力。
“雙創”對高等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提供很多的就業創業機遇,同時對專業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各大高等院校應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及時糾正現存的教學弊端,彌補傳統的教學漏洞,明確該專業人才所需的技能和情感教學目標,為專業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實踐機會,培養出符合企業創新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新一代畢業高材生。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應及時的轉變傳統的僵硬化的教學觀念,完成課程改革的成功轉型,以培養適合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為教學目標,緩解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只有加強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才能滿足“雙創”的時代要求,促進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