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彥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高校教育理應提高對于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確保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能夠達到規定要求,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在體育課堂中應用籃球教學的方式,促使學生們能夠具備較強的終身體育意識,通過參與各類活動,進而提升自我價值。
所謂終身體育思想,主要是指學生們能夠終身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對于大學生來說,正式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時期。通過開展籃球運動,可以促使學生們做出跑、跳、轉身、滑步以及急停等動作,從而逐步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進而提升其綜合素養[1]。
籃球是一項集體性運動,取勝需要整個集體共同努力和配合。整支團隊相互彼此信任,相互配合,并將個人專長融入其中,才能最終取得生理。因此,學生們通過比賽運動的方式可以充分展現自我,同時也能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所在,進而幫助自己形成良好的運動意識。
籃球一直都是一項廣受人們喜愛的運動,不僅有著很強的競技性,同時也有著很強的娛樂性。也正是這一原因,不論學生們的籃球基礎如何,都能夠共同參與其中,同時也能夠感受其中的樂趣所在,進而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
籃球運動有著很強的群眾性和社會性特點,往往在一場比賽之中,參與的人群各不相同。因此,大家在比賽過程中相互交流,從而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關系。進而當自己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對于新公司和單位的適應性便會更強。
在開展籃球教學的時候,教師理應基于學生們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們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并積極融入到課堂之中。如此一來,學生們便會逐步轉變自己的態度,從原本的排斥逐漸變成喜歡,從而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樂趣所在。
在進行高校籃球教學的時候,除了需要基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要從技術和戰術層面入手對學生們展開培養。對于籃球運動來說,并非只是在三秒區內投投籃即可,而是一項充滿技戰術和身體對抗的激烈運動。通過參與比賽,學生們會嘗試和隊友們積極配合,為了贏得比賽而不懈努力。最終結果或許勝利,或許失敗。勝利了不能驕傲,而是需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失敗了也不能過于氣餒,而需要再次鼓勵自己,爭取在下一次比賽中戰勝對手。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心理素質便會得到增強,同時也對終身參與運動本身產生了一定的好感,進而會在未來的學習和訓練中更加努力[2]。
普遍大學生都喜歡運動,而籃球運動的上手難度較低,因此十分適合學生們共同參與。在開展運動教學的時候,理應和學生們的年齡特征、性格特點以及性別聯系在一起,在早期的知識灌輸模式基礎上進一步延伸。一般來說,主要包括探究式、合作式以及啟發式三類,促使學生們可以深入其中,慢慢鉆研,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設備的方式,為學生們播放一些籃球的影像資料,諸如NBA 明星凱里·歐文的運球動作,史蒂芬·庫里的三分球投籃動作,喬爾·恩比德的防守動作。通過觀察知名運動員在賽場中的表現情況,學生們心中的運動激情便能被完全激發出來,并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基本功的練習,進而幫助其養成終身運動的良好意識。
在開展籃球運動教學的時候,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進行培養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為有效的便是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為此,當學生們在課堂中做出了一些十分標準的專業性動作時,理應對其給予充分表揚,從而增加其自信心。當學生們在比賽運動中積極拼搏,對其鍥而不舍的精神同樣需要給予贊許,從而可以增加其內心的成就感。
綜上所述,籃球運動屬于一項廣受大眾喜愛的運動,開展相關課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促使其充分融入其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價值所在。如此一來,學生們便會逐漸養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