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梅
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的同時科技的進步使得大學生就業面臨巨大的挑戰,也提供無限的機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隨著創新意識的增強選擇走自主創業道路,以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大學生提高創業意識對于社會進步、國家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大學生作為時代發展生力軍,應鼓勵其不斷發展創新精神,給予其創業支持,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同時培養優質人才。本文主要探討結合互聯網的獨特優勢使得大學生創業從理論發展到實踐,具體內容如下。
互聯網深刻改變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方式習慣,影響著大眾思想觀念,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產生一定的沖擊,互聯網已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生產息息相關,這種全方位、多維度的時代變化體現了互聯網創業的可能性以及獨特優勢。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大學生的創業空間不斷深化,創業商機處處存在,創業門檻較低,創業前景明朗。
如今,互聯網科技已經覆蓋各行各業,囊括衣食起居、社會生產,并在教育、醫療等領域日益凸顯作用。廣泛商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機會遇市場,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成熟,使得各個領域的市場活動更為科學,大學生可以準確把握市場動向,及時洞察市場需求,從而使得創業活動更為精準、有效,創業思路更清晰,創業環境良好。
隨著國家大力開展“雙創”工作,不斷推進高校教育優化工作,大學生創業意識不斷增強。創業意識的培養能有效幫助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對于市場競爭機制的完善也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大學生創業仍存在許多問題,大多數學生市場敏感度較低,對市場信息把握不全面,容易急功近利,只關注產品的當前市場表現以及獲利水平,忽視了對長久創業優勢的培養。
大學生應慎重考慮創業模式。互聯網時代創業模式主要包含:①電子商務模式,這是典型的互聯網創業模式。互聯網已經深刻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方法,大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互聯網平臺開設網絡店鋪。大學生應建立店鋪特色,把控產品質量以及必要的宣傳活動,打造自身品牌; ②專業技術模式,掌握強勢的網絡技術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建立團隊,構建項目,開發功能型軟件實現創業;③改造傳統產業模式,融合“互聯網+”的思想,實現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學生觀察市場變化,挖掘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銜接點,實現產業融合,使得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的同時利用傳統產業的市場基礎實現有效創業。
(1)優化創業環境,國家及政府必須建設網絡安全工作,提高創業者防范風險的意識,加強網絡法律法規建設,提高網絡違法成本,引導市場營造公平、公正的創業氛圍;
(2)提高創業素質,良好的創業氛圍也無法規避創業風險,大學生應培養自身創業素質,因此,高校應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培訓與教育,尤其是加強其創業思想教育。為了培養創業人才,高校應緊跟時代潮流,引導學生了解市場熱點動向以及社會人才需求,制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理論思想教育,技術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應積極充分利用市場、網絡以及政府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創業機會,構建就業平臺,引導學生將創業思想轉變為創業實踐,也要加強個性化教育,鼓勵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3)優化創業資源,高校與政府應給予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更多的扶持與關注,不僅是思想教育方面更應實際地提供更多優勢資源支持大學生創業。政府與高校應形成合力,積極構建更多的創業平臺,給予大學生創新實踐的機會,舉辦多種形式的創業挑戰大賽,鼓勵大學生挖掘創業機遇,有效鍛煉、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同時,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保護大學生創業合法權益,提供大學生更多的創業基金優惠與扶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制度保障。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面臨風險的同時更多是充滿機遇,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以及專業技能,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有效利用市場資源,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創造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會贏得社會的尊重與認可。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高校以及政府應充分認可大學生創業熱情,給予其必要的創業環境的支持,提高其創業能力,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合理分析市場形勢與自身條件,合理地選擇創業模式,避免急功近利,慎重選擇創業方式,秉持對人生負責的態度,有準備的進行創業,審時度勢,不斷優化創業模式,從而推動國家“雙創”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