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康 陳志華(江西省化學工業高級技工學校)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就中國在其中的網民人數就已經接近9億,而相對于幾乎已經飽滿的城市人口來說,農村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發展地,因此近年來以阿里為代表的企業開始在農村進行“互聯網+”的浪潮推動,就光淘寶村來說,在2017年就已經獲得超過1200億的銷售額。然而高效益也往往帶來高難題,農村地區人才的不足成為了限制該模式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力進行電商人才的培養就成為了必然的途徑,然而實際上來說,該途徑也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本文首先將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發展進行分析,進而對于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難點進行探究解決和強化。
目前對于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電商發展來說,尤其在政府2018年所頒布鼓勵文件的支持下,使得其發展更加迅速,將農村相對于城市的買、賣封閉環節進行打通,就以淘寶村為例,高科技產品、家具和農村的農產品、手工藝品之間的買賣已經由2009年的三個省轉變為2017年的24個省共同參與。而從農村網民上來說,自該戰略模式開啟,在2017年一年之內將農村網民人數擴展為2億左右。而除此之外,從實際情況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村電商發展來說,首先是增加了電商市場人口,其次則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這也為電子商務行業增添了一批用戶興趣較大的農副產品,豐富了產品多樣性,而對于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幫助也極大[1]。
隨著對于上文中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現狀可知,隨著對于該模式的規模進行擴大,自然也會對于各企業中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要求增加,然而針對于企業中有限的人才和高校的人才培養速度來說,進行相應農村專業電商人才的培養自然就成為了最好的解決辦法,尤其是對于企業自身人才進行外遣時,還有相應的解決住宿費等種種復雜的問題,并且也很難及時的對于農村當地特色產業和產品進行了解,因此直接進行農村當地的電商人才培養自然好處較多,并且從成本上來說可以進行較大的節約,而作為農村本土人員,對于本村的特色產品自然了解更為全面這對于發展農村經濟來說效果也更為良好[2]。
觀念的落后是阻礙鄉村振興戰略中電商行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這主要是由于農村人民文化素養較差,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低,尤其在電商方面顯得較為落后,以至于各企業在農村當地進行人才培養的計劃開展時,在宣傳方面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除此之外,從客觀角度對于農村空心化的問題進行探究,可只有較多一部分青年人員進行外出務工,所以從中多為老人和小孩,因此根本沒有相應的青年人口進行電商培養,而也因此導致目前多數地區農業發展已經較為滯后,對于農副產品的產出率也較低,很難將電商的貨物需求進行滿足,當然這也與農村人民的發展觀念和看法有關。因此總結以上方面,主要是由于觀念和看法的原因,導致在近期人才培養時并沒有大量的青年人口愿意接受,而客觀原因所體現的青壯年外出務工問題也是由于沒有對于國家政策進行把握的緣故,往往因為認識不足而錯失了對農業進行大力發展的機遇[3]。
對于電子商務來說,大量的人才是必須的,雖然因為人才不足而實行對于農村本土人員進行專業培養的策略,然而從實際情況來說,既然已經沒有大量的電子商務人才進行農村電商的推進,那么相應的對于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自然也有較大的缺口,而除此之外,上文所說,對于當地人才進行培養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從人員成本上進行盡可能的節省,然而派遣人員進行培養工作和宣傳工作的資金問題也是一個較大的缺口,如何對該部分資金進行優化調整,也成為了目前重點需要思考的問題。雖然國家已經要求各級政府進行項和鄉鎮基層對于“互聯網+”電商模式進行幫助,然而對于人才和項和鄉鎮的基層領導來說,前者很難由政府進行經濟層面上的人才引進,而后者在觀念上來說也很難對電子商務行業進行認識。
因此可知從企業和政府兩方面來說,都很難對于專業培養人才問題進行解決,而進行本質的分析也都是由于資金問題難以解決所導致的,無論是企業對于人才外遣所需要考慮的資金,還是政府引進人才的經濟政策都是在客觀層面上難度較大的問題。
緊接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對人才的培養,除了有可培養的認識度較高人員和專業人才之外,進行培養和發展電商行業的基礎設施設備自然也不可或缺,主要對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要求之外,對于一些農副產品進行冷藏或者真空包裝也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進行其他一些必要的鄉鎮化的加工自然也較為重要,因此需要基礎設施設備,但從部分農村的客觀實際條件來進行分析,對于這些設施設備的出資就顯得較為困難,因此在培養過程中,企業或者政府就需要為這些設施設備進行資金投入,那么企業就必須要考慮對于利潤和成本的計算問題,而政府也必須權衡在政策方面進行加大和對農業生產的刺激能力,然而無論如何,對于基礎設施和設備的要求進行滿足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國家政策要求高效進行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然而由于高校對人才培養和當下所需實際農村業務發展不相匹配的緣故,因此導致所培養的人才在專業方面雖然素養過硬,然而對于農副產品一竅不通,這對于進行當地農副產品的電商發展指導和人才培養來說自然較為困難。而對于農村當地的電商人才進行培養來說,一般也是短期培養,而短期培養的專業素養自然無法得到保證,尤其可能由于在專業知識的認知上出現錯誤,進而對農村的電商發展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從國家層面進行電子商務的宣傳和政策信息最主要的目的是將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引回農村來提高農業的發展,尤其是要讓農村部分的人員認識到電子商業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和重要性,進而從企業和政府進行被動等農業產業帶動轉變為積極主動的發展自身特色農副產品,這是在鄉村振興策略中對于電子商務發展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其因難度要較大,這意味著國家要進行長期的宣傳和大量的資金投入,然而一旦觀念轉變成功,這將對于農村農業發展產生巨大的效益。
在本文給予的第一條策略中,已經提出了對于大量資金的引入,而除了改變觀念之后,政府也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人才和設備的引入,而除此之外,從高校培養方面來說,則要加強學院學生在電子商務專業的在專業素養之外,對于農業知識也有一定的把握,以及盡量適應目前的政策和環境,并為我國部分地區農業的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
針對于前文出現的對于培養人才的需求以及短期培養和學校培養的不足來說,可以盡可能通過電子信息技術進行解決,培養人才可以通過制作大量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網絡課程來進行對農村本土人員無時空限制的培養,而相應的,被培養學員也可以通過電子信息技術與培養人才進行交流,而對于農業知識把握不足的電商專業性人才來說,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問題探討[4]。
本文主對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首先對于鄉村振興戰略下電子商務發展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緊接著對于培養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也提出了相應較為有效的解決強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