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桑(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會計是職業學校的重點學科專業,以往的會計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的參與為輔,導致課堂教學氣氛較為沉悶,學生難以提高學習興趣。互動教學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自主探討,能夠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進而有效提高了會計的教學效果。因此,互動學習在職業會計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會計是職業學校教學中的重點專業,通過會計教學能夠為國家和企業培養更多高技能型的財務專業人才。在對會計相關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操作技能。然而,傳統的會計課堂教學方法較單一,課堂環節缺乏互動性,導致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不高。因此,教師需要發揮互動教學法的優勢作用,提升會計課堂教學的效果。職業學校會計專業中包含會計類基礎課程,通常情況下,學校都會采取大集體課堂制的教學模式即上百名學生共同上課的模式展開教學。這種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往往造成了教師照本宣科的講解,學生積極性差、課堂配合度和參與度較低的局面,難以有效提升會計教學的效果。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的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程度。以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學》課程為例,在學習“會計的要素”一課時,教師可以依據課程內容提出問題:“會計以社會再生產中的資金運動為主要對象,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資金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企業用于生產經營的資金源頭在何處?”通過這種類型問題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并利用實例進行說明,進而能夠引入“會計要素”的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家庭的資產作為分析的對象,并按照資產的性質進行分類,進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資產性質的理解與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再分析和解答,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可能會對問題產生與之前不同的感受和想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程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學習小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小組人員分配的合理性,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特點、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多方面情況進行小組成員的劃分,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學習能力層次鮮明,進而發揮成員間的優勢互補作用,取長補短,幫助學習能力稍差的同學向學習能力較高的同學吸取更多的學習經驗,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小組成員的劃分要保持在每組4至6人,進而能夠有效促進組內異質的合作學習,并實現組間同質的公平競爭。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明確自己的任務,合理分工,提高學生承擔學習任務的意識與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模擬的小游戲,組員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小組成員間可以自己編排有關會計的情景片段,由不同的人員扮演企業的會計、銷售人員、采購人員、出納員和管理人員等,在情景片段中需要涵蓋經濟業務,并模擬不同場合的交易場景,體現會計憑證登記的過程。還可以以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為目的,展開小組競爭活動。例如:在學習“會計憑證”一課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收集會計憑證,并對自己收集的會計憑證的進行講解和說明,同時,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分析和評價這些憑證填制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看看哪個小組會計憑證填制的正確率較高為最終獲勝組,并給予小組成員相應的獎勵。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給予了學生更多表達與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善于傾聽的習慣,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作用,并培養與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職業學校的會計專業課程中,包含著許多專業性的術語,學生容易混淆概念,且在理解與記憶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互動教學,對企業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通過對會計實務的了解,強化自身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同時,在對會計實務進行分析和處理的過程中,涉及到一些動手操作環節,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他們會計業務的熟練程度。例如:在對“資產”和“權益”的概念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家庭為例,列舉資產的類型和來源,如果是花錢買來的,則可視為兩種資產的交換過程;如果是借來的,則視為負債情況;如果是他人贈予的,則視為投資過程;如果是自己勞動所得,則視為收入和相應的權益,最終,學生會理解資產與權益為同一價值運動的兩個方面。再比如:在講解“會計報表”以及“制造業主要經營業務的核算”一課時,教師可以以選取本地的真實企業的業務作為案例分析的對象,依據該企業的某月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其經濟業務進行全面的介紹與分析。通過真實案例分析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點與實際情況相聯系,營造激烈的討論與研究的課程教學環境,提高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并培養與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升會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職業學校開展會計專業課程,要求學生畢業后能夠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運用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對企業會計業務處理的效率和質量。因此,需要教師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應變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創設以企業為中心的情境,并在課前準備一些會計憑證和賬頁等,并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后,引導學生以及經濟業務對會計憑證和相關賬簿進行填制,并將填制好的會計憑證和賬簿進行交換,找出填制不正確的地方進行點評。此外,還可以將企業填制的正確的會計憑證和賬簿向學生進行展示,并互相交流,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他們對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互動教學方法在職業學校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創設互動式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并通過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有效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同時,在互動過程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效提高職業會計教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