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曉峰(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創業教育改革非常重要[1]零零后指的是,在2000年之后出生的人群。隨著時間,21世紀之后的人群已經進入了大學校園,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例如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幾乎同時出生,在他們的內心和早年生活中,沒有經歷過食物的匱乏和社會的動蕩,尤其是在他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互聯網大范圍的使用,所以在當這部分人群去創業,他們會等多的把創業方向與互聯網結合,所以通過此次調查了解零零后大學生的創業調查分析后,可以更好的開展大學創業類課程和對校園創業園的建立提供分析素材[2]。
針對國內有關創業的文獻,進行初步的學習和整理,在2019年9-11月,在江蘇省某高職院校進行調查和分析。問卷通過騰訊問卷,通過二維碼和超鏈接進行調查。為了做好整個學校2019級調查,問卷采用了實名進行調查方法。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到創新和創業兩個模塊的內容,內容包含了,創業動機、創業教育、創業行業、創業風險、創業與學業等。
此次問卷調查一共有819名大學生參與了調查,其中男性600名,女性219名。由于此次調查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同學們的創業意愿,所以只針對了未參加過學校創業基礎課程的大一新生參與。
(1)創業動機。從調查結果來看,41%大學生認為創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賺錢。29%的大學生認為創業主要是為了不給別人打工,生活可以更自由。23%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目標。其他的比例占7%。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認為創業可以賺錢,但是在創業風險高、難度大、不確定性強的背景下,僅僅靠賺錢這一個動機是很難熬過創業初期的。所以大學生要更多的從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理想和專業目標中去尋找創業機會。這也要去高職院校,要在創業動機的層面更多的去引導大學生創業。
(2)創業教育。從調查結果看,有93%的同學表示希望接受創業教育。更有70%以上的同學表示,希望接受企業導師的創業課程。創業教育一直是,大學內開設的必修課,但是由于師資的匱乏,很多創業類課程難以開好。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在校大學老師接受的均是知識類課程,畢業后也并未從事過創業工作,由于缺乏創業實踐,在講授創業知識的時候,對于學生缺乏吸引力。其次,正在從事創業實踐的企業家門,由于忙于業務開展,很少有時間、也并無動力來學校參與到學生的創業教育中。更重要的是,授課需要專業的訓練,很少有企業家能通俗易懂的把創業的事情講授給同學們。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只能以高校老師為主,以企業導師為輔,高校老師要走出校園,通過企業調研、參訪等多種形式把創業的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
(3)創業行業。從調查結果看,38%的大學生表示,希望從事餐飲行業。33%的大學生表示,希望從事零售行業。9%的大學生表示希望從事互聯網及其相關行業。5%的大學生表示希望從事農業,5%的大學生希望從事制造業,10%的選擇了其他。在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在產業轉型的大前提下,其實互聯網+的領域里,會有很多機會,在舊產業要插上新的互聯網的背景在,在位企業,尤其是老的企業,由于既得利益的存在不可能、也沒有動力去立馬擁抱新的產業,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給我們大學生預留好了很好的創業動機。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創業選擇上看,更多的是選擇,比較簡單的,而不是機會更多的創業項目。例如、開個餐館、奶茶店、開個網店和做個微商。但是不同的項目,他的成本是不同的。像餐館和奶茶店,一直是創業的風口上的項目,但是里面的專業化程度越老越高,不是一個創業小白能很快做好的。由于房租、裝修和人工成本非常高,所以在學生如果失敗了,后果會損失非常大。而開網店和微商則不同,只要學生有銷售渠道,他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成本也只是一周得到存貨,所以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要融入行業和企業的內容,讓大學生能更好的知道里面的差別,從而選擇好創業的方向。
(4)創業風險。從調查結果看,有93%的同學認為創業是一件高風險行為。創業的風險確實比就業的風險要大,也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在課堂的教育過程中,創業九死一生,不要借錢創業等想法確實是需要傳授給學生的重要內容。但是創業的風險高低其實是和能力高低掛鉤的,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去創業,開個奶茶店,各種成本都很大,失敗的風險也很高。但是如果能力高的人,做好創業計劃,核算好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選擇好低風險的創業項目,那他的創業成功的概率就會高的很多。所以有高風險到低風險,那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首先是創業計劃書的撰寫能力,創業計劃書可以很好的將盲目創業的同學擋在的創業的門外,計劃書的專業可以將頭腦中的創業項目書面化成為一個文字項目。其次是對于數字敏感性的訓練、和初步會計類的學習。通過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三表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了創業中的各項成本和支出、而不僅僅是明面上能看到了收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創業的風險高低取決于你的創業項目的選擇,不同行業,不同創業內容和不同的創業想法,會導致完全不同的創業結果,因此創業能力的鍛煉成為了我們創業教育的核心點,有能力的人創業風險小,有能力計算清楚創業風險的人創業成功率高。
(5)創業與學業教育部在2015年發布了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大學生休學創業。在調查中發現想創業的大學生中,79%的大學生選擇了一邊上學一邊創業,而當學業和創業發生沖突后,20%的大學生選擇了先完成學業再創業,僅有1%不到大學生會選擇休學創業。從結果看,大學生還是比較理性的,不會盲目的休學,還是很喜歡大學環境的,現在大學內提供了很多的創業園,給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了各種平臺。
通過此次針對零零后大學生的創業調查中發現,與以九零后的創業調查對比看,零零后的大學生創業意愿更強、創業比例更高、創業風險度知曉率更大、創業知識渴求度強。針對這樣的學生特點,我認為在零零后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更加要注重創業能力的培養。第一個,創業計劃書撰寫的能力,創業計劃書是把頭腦中的創業想法固化成文字的能力,從想法到文字是需要一個很強的過程和鍛煉的。第二,必要的數字敏感性,創業課堂除了傳授基本的創業案例和知識以外,有一個訓練的著手點,就是相應會計知識培養的能力,如果一個會算賬的同學,那他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就會高很多。第三,低風險創業行業選擇的的能力,有些行業風險高,有些行業風險低,那如何選擇,就是要結合同學的專業知識來選擇低風險,高收益的行業。像耐克公司,他們只設計和品牌運營耐克球鞋,從事的低風險的部分。那風險最高的制造部分,它會外包給各種生產廠去生產,所以風險的高低很大原因在于你先選擇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