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祖臻(福建高科日化有限公司)
改革開放后,我國民營企業得以長足發展,在增加就業、提高財政稅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民營企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大力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突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民營企業面臨發展機遇和挑戰。在新一輪發展潮流中,做大做強、做精做細企業都需要資金的注入,融資是民營企業實現再發展的引擎力。當前,“融資難、融資貴”已成為眾多民營企業的發展瓶頸,融資渠道不暢通、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成本偏高、融資風險難以防范、融資思維固化等問題困擾著企業的發展。破解融資難題已成為當前民營企業發展的研究熱點問題,但研究成果多基于銀行提供更多金融貸款項目和提升融資服務質量等層面。筆者從多年的企業融資實踐中發現,企業自身優化資產結構、合理分割不動產產權、調動員工入股積極性、合理安排融資進度等舉措,有利企業實現靈活融資方式、增加融資金額、降低融資成本及防范融資風險等,并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中緩解資金壓力甚至實現融資的造血功能,讓民營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該文以福建省南安市某民營企業為例,在調查該企業基本概況及融資情況的基礎上,分析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筆者多年金融經濟管理經驗,提出相關對策。
企業發展概況:南安市某民營企業成立于2006年,主要生產經營服裝產品,企業員工從成立之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360多人,產品主要在國內銷售。該公司2006-2016年廠房系租賃,期間穩步發展。2016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獲得一幅工業用地使用權,面積約37畝,目前建成廠房三幢、建筑面積約8650平方米,并已投入生產。該公司2015年產值約7500萬元、納稅約210萬元,2016年至今因擴大生產規模、融資貸款壓力及訂單減少、銷售量下降等因素,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企業融資概況:該企業在2016年之前系租賃廠房從事生產經營,基本無融資記錄;2016年獲得工業用地產權后,由于購買土地款數額較大,公司在購買土地后剩余資金約650萬元,為了建設廠房,公司利用已獲得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物,獲得銀行貸款850萬元;2016-2017年,公司開始建設廠房,共投入建設資金約870萬元,但建設廠房除使用企業自有資金550萬元外,實際使用貸款資金約320萬元,約有330萬元貸款資金未實際利用,后列入企業流動資金使用;2018年至今,企業業績繼續下滑,依靠民間借貸、股東融資等方式解決銀行轉貸難題,目前仍欠銀行850萬元,并擬通過分割轉讓一部分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廠房的方式解決還貸款問題,但由于原規劃、國土(現合并為自然資源部門)等部門政策原因,無法實現分割轉讓,該企業至今要支付高額貸款利息,面臨融資困境。
通過以上調查可知,南安市某民營企業做強做大的有利時機是2016年獲得工業用地產權擬實現擴大再生產。融資的有利條件:一是獲得獨立產權的土地及廠房,擁有貸款的抵押物;二是土地及房屋不動產價值高,可獲貸款數額較大,可以為企業建設、研發、技術改造等提供資金保障;三是企業在2016年前,沒有向銀行貸款的記錄,企業生產經營穩定,工商信用良好,民間或股東融資借款數額較少,且保持良好的還款信用。
一是融資數額明顯太高,貸款利用率低、利息成本高。從以上調查分析可知,公司建設廠房預算約870萬元,資金來源:企業自有資金約650萬元,建設資金缺口220萬元,因此,即使考慮生產經營的資金周轉需求,向銀行貸款850萬元也明顯偏高。主要原因是:公司決策人員未充分測算企業建設、生產等環節的資金需求,缺乏對融資時間價值的合理估算,造成利息成本太高,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二是融資額度未進行動態調整。該企業2016年起因訂單減少、銷售量下降等因素,企業面臨生產性困難,而銀行貸款利息壓力助推企業走向困境。主要原因:企業在各年度轉貸時,一直保持850萬元的貸款金額,而在2017年期間是有能力償還銀行部分貸款本金和相應利息,但企業未減少貸款額度,造成后續還款壓力加大。
三是對融資抵押物的不動產未事先申請分割發證。當出現融資危機后,企業欲通過轉讓部分土地及廠房的方式解決還貸問題,但由于廠房及配套設施在規劃設計階段,實行整個地塊的統籌規劃,即:全部規劃設計指標以整個地塊為單位進行,如:廠房、宿舍及綠化帶、集中于某個方位,分割后工業用地功能區分離,造成該地塊無法分割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書,繼而無法實現分割轉讓并解決還款問題。
四是融資方式單一、企業資金周圍不靈。通過以上調查分析可知,該企業自成立以來,融資方式以銀行申請貸款為主,民間借貸、股東再出資、員工融資轉股權等融資現象占比較少,企業融資方式單一,在面臨資金困境時,也未能實現多樣化融資方式化解企業危機[1]。
從以上調查分析可知,該民營企業融資壓力大并助推企業陷入生產經營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融資貸款額度太大。因此,企業融資貸款不能盲目追求貸款數額,而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建設、生產等實際情況,估算貸款所需資金,并結合企業現有資金情況,作出科學判斷。鑒于較多企業內部沒有相關專業人員,建議企業可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辦理資產評估、審計報告、項目投資建議書及融資效益和成本分析等事宜,并綜合判斷融資貸款所需資金。另外,融資資金到位后,還應衡量行業平均利潤和融資利息二者的高低,并在有能力還貸時作出是否歸還貸款的決定。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民營企業面臨產業轉移、技術改造、產品更新換代等挑戰,同行業平均利潤呈下降趨勢,利潤率甚至比銀行貸款利率低,企業要及時調整融資額度,以減輕企業融資成本壓力,提高融資資金的利用率。
目前,南安市為方便企業土地使用權的分割轉讓及抵押貸款,推出了工業用地不動產分割登記相關審批事項。因此,民營企業在獲得工業用地產權并辦理建設用地工程規劃許可證環節時,若企業用地面積較大,且今后有融資或轉讓的計劃,應著重考慮規劃總平圖設計方案能滿足分割轉讓要求,即:數幢廠房保持平均布局,滿足地塊分割后每個分割單元上仍有獨立幢廠房,防止某幢廠房跨越在二個及二個以上的分割地塊上,最終達到分割辦理多本不動產證的效果。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一是便于“貸多少抵押多少”,避免整體地塊抵押;二是在融資抵押評估時,由于小面積工業用地能更快實現交易,小面積工業用地比較大面積的評估單價高,企業獲得融資貸款“性價比”更高,即:分割地塊分別融資貸款比整體地塊融資貸款獲得的貸款額度更高;三是企業無法償還貸款時,若欲通過轉讓工業用地及廠房的方式償還貸款,由于分割地塊面積較小且有獨立的產權證書,便于轉讓交易,盡快實現資金周轉。
除了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外,民營企業應拓展思維,充分利用社會資金、企業股東及員工資金等優勢,實現融資方式的多樣化和靈活化,適時發揮融資的輸血和造血功能,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具體方式有:一是股東繳納認繳資本,為企業注入資金;二是企業向股東個人借款,解決企業資金周轉不靈問題;三是挖掘企業員工閑散資金潛力,鼓勵員工以借款、資金入股、技術專利入股等方式參與企業生產經營,一方面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另一方面也實現員工閑散資金的效益最大化;四是向社會資金融資,以企業或股東名義向社會籌集資金,擴大融資面,適時滿足企業再發展的融資需求。通過以上多樣化融資方式,便于企業擺脫銀行貸款的依賴性,實現拓寬融資渠道、融資優化組合,更好地保障企業發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