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獻山
從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后,我國經濟在迅猛增長,不僅轉變了國家政府的發展理念,給予生鮮農產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而且還轉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逐漸對生鮮產品產生了更高的需求量,正是這些現象的出現,為生鮮品企業發展提供了大量機遇,有利于生鮮企業的發展。因此,對新經濟背景下生鮮品企業的機遇具有重要意義,為生鮮品企業更好地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生鮮是人們市場生活當中的常見食物,與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消費水平具有直接關系。,目前,在我國市場當中,存在很多類型的生鮮產品,其中包括水果、蔬菜、肉制品、水產等,其中水果、蔬菜占比較大,占比將近60%。從生鮮產品花費的角度來說,在最近幾年,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使得生鮮品消費金額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1]。據相關部門統計,在2012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額為1.12萬億元,而到了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額增長至1.79億元,增長了59.82%,平均每年增長9.93%,其中,在2012年,增長率最高,達到了17.0%,之后增長率略有下降,但一直維持在6%以上,最低時為6.1%,2018年的增長率為6.5%。相關人員根據我國生鮮品發展現狀,結合社會、國家等多個方面對2019年生鮮品行業的發展進行了預測,增長率為6.3%,交易額將會增長到1.90億元。具體如圖1所示。
在新經濟背景下,國家逐漸轉變了傳統的發展理念,對生鮮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國家針對生鮮品企業的發展,頒布了很多行業政策,通過這些政策的應用,加強對生鮮品企業進行引導,使得生鮮品企業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如在2017年頒發的1號文件內,要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加大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力度等。在以往的階段當中,在我國生鮮品行業內,受到技術、行業標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冷鏈物流的應用效率較差,使得生鮮產品運輸過程中很容易變質,不僅影響消費者的使用,而且還減少生鮮企業乃經濟效益[2]。而該文件頒布之后,政府主動以農場接洽,并允許生鮮企業在農村建立生鮮基地,縮減了物流環節,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生鮮品企業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
近年來,在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逐漸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從而為各個領域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生鮮品行業作為我國經濟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科學技術進行了應用,從而為生鮮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幫助,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電子商務模式的構建。從21世紀初期開始,我國逐漸出現了很多電商平臺,且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這些電商平臺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如天貓、京東、阿里巴巴等。通過對這些電商平臺進行觀察可以發現,其中均包括“生鮮產品”這一分類,消費者需要購買生鮮產品時,只需要在電商平臺內輸入關鍵詞,即可得到相關產品[3]。其次,網絡技術的普及。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使得消費者能夠獲取更多生鮮產品及相關企業的消息,也會對生鮮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定幫助。如生鮮品企業出現新的產品,并將該信息發布到互聯網上之后,消費者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這一信息,從而產生一定的購買欲望。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增長,逐漸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從而提升了生鮮產品的購買數量。據國家統計學統計,在2012年,我國GDP總量為54.0367萬億元,而到2018年年末,我國GPD總量為90.0309萬億元,增長了66.62%,平均每年增長11%以上,雖然從總體的角度來說,GPD增長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一直保持在9%以上,按照這一增長率來計算,在2019年,我國GDP總量將會增加到98萬億元以上。當我國GDP總量增加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將會顯著提升。同時,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顯著上升,其中,在2015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966.19元,而到了2018年,這一數值則增長到了28228.05元,平均每年增長2000余元,由此也可以表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將會加大對生鮮產品的購買力度,從而為生鮮品企業更好地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新經濟背景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為生鮮品企業提供了一定機遇。所以,生鮮品企業想要更好地發展,必須要改善服務質量,以加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度,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構建出良好的服務團隊。營銷與客服作為與消費者直接交流的人員,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使得消費者對企業產生好感,當其對生鮮產品產生需求后,會第一時間想到該企業,并對相關產品進行購買。在服務團隊構建時,一方面,加強對新人員的招聘力度,從工作能力、行為態度等多個角度出發,全方面對應聘人員進行考核,以挖掘出符合現代經濟市場需求的服務人員;另一方面,還應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對現有人員進行培養與管理,逐漸改善人員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其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4]。其從。加強對冷鏈技術的應用,防止生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變質的問題,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生鮮產品。
以往階段,生鮮品企業主要通過與電商平臺進行合作,以達到生鮮品銷售的目的,這樣雖然會通過網絡的途徑,加大產品的銷售力度,但由于電子商務平臺內生鮮電商數量非常多了,且客流量并不是很穩定,導致企業的宣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的生鮮品企業的發展[5]。所以,生鮮品企業想要更好地發展,應利用科學技術方面提供的機遇,加強自身以及生鮮產品的宣傳力度。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生鮮品企業可以利用現代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構建出專業的產品宣傳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通過這些平臺完成產品的宣傳。同時對于一些有條件的企業來說,還可以利用其他方面所具備的優勢宣傳產品,以物流業務來說,可以通過物流業務龐大的客戶群體規模來對生鮮產品進行宣傳。
在現代經濟背景下,生鮮品企業想要更好地發展,必須要構建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在互聯網上,構建出專業的電商平臺,在平臺內,根據產品的特點,劃分出不同模塊,如肉類產品、魚類產品、水果、蔬菜等,并在每個模塊內,加入相關產品的圖片、文字、視頻等信息,以使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瀏覽,可以準確了解生鮮產品的基本情況,并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出最佳的生鮮產品,從而為消費者構建出多選擇的購買渠道[6]。同時,消費者在電商平臺內了解到一個產品之后,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購買該產品,還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到線下門店對產品進行購買。此外,銷售者在線下實體店購買某產品時,若實體店中該產品已經售光,能夠利用實體店推薦的二維碼進行購買。也就是說,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的構建,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費渠道。
對于生鮮品企業來說,并非為產品的直接銷售者,通常會選擇相應的合作單位,由其對生鮮產品進行銷售。所以,在新經濟背景下,生鮮品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提升對合作單位的管理力度,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應制定出完善的準入標準。一方面,需要對合作單位的銷售能力進行考核,選擇那些在地區內影響力較大,且客戶群體較為穩定的超市或商場進行合作,以免產品銷售量較低[7]。另一方面,還要對合作單位的社會評價進行評估,若發生過違規的競爭行為,則禁止與其合作。同時,在合作過程中,若出現了違規的競爭行為,應立即終止合作。其次,應加強對合作單位的培訓力度,不斷優化合作單位的銷售能力[8]。
除上述幾個方面,生鮮品企業還要優化內部管理。首先,應加強對現有制度的分析力度,尋找出現有管理制度當中存在缺陷的內容,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國家頒布的法律政策,逐漸對管理制度進行改進,提升管理制度在實際當中的價值,有效對員工的行為進行引導與約束,避免不良現象的出現。其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準確披露企業財務信息,加強社會監督力度,一方面,及時發現企業財務、經營等多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改正,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自身在社會中的影響力,為自身更好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9]。
綜上所示,在新經濟背景下,逐漸在政策、技術、人民生活水平等多個方面為生鮮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所以,生鮮品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利用這些機遇,改善服務質量,加強宣傳力度,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提升對合作單位的管理力度,優化企業內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