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
移動支付是指允許消費者使用其移動設備,比如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款結算的一種新的支付服務。用戶通過近距離掃碼或者遠程轉賬或者發送支付指令從而實現移動支付的功能。它以近距離和遠程兩種即時高效的支付方式受社會大眾青睞,成為逐漸取代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所現金交易的一種新型支付方式,并且以一種無階級界限的方式逐漸在生活中普及。
另外一個對各行各業帶來較大創新的是區塊鏈技術。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互聯網數據庫,即通過數據庫來對相應的數據進行記錄和存儲。因此,區塊鏈技術以其分布式、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交易留痕等優點,能夠避免交易第三方,進而降低交易成本,以此來有效減少交易摩擦。將其運用在移動支付中,就能提高移動支付項目中的交易效率,從而降低交易風險。
雖然移動支付興起于最近幾年,但是這一支付方式在我國最早出現于2002 年。隨著我國手機用戶和銀行卡發行數量的暴增,移動支付的發展有了用戶載體和技術基礎。曾有相關社會調查顯示,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愿意因為其便捷性強選擇第三方移動支付,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迅速發展便能很好地印證這一點。比如人們日常網絡購物和超市的大都使用移動支付完成交易,以及小商小攤的掃碼支付,更有美團、餓了么等外賣行業的發展。基于其自身的方便快捷,移動支付正在使人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大不同于以前,成為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消費者依賴的支付方式之一,并且移動支付在各個領域還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1.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隨著人們對支付軟件的廣泛使用,軟件中要求輸入的個人信息也越來越多,這為用戶在消費交易時個人隱私的泄露帶來了風險。在軟件運營商為消費者提供各種服務的過程中,很多不法分子就會利用網絡技術從各種渠道竊取用戶的個人信息甚至財產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偽造受害者身份進行金融交易,從而獲取利潤,使用戶遭受損失。除此之外,還可能因為軟件運營商的技術安全不達標而給消費者帶來信息安全風險,給犯罪分子造成的個人隱私泄露以可乘之機。近年來涌現的大量電炸案件就很好的說明了這方面存在的風險。
2.支付不可撤回
在通過移動支付轉賬時,一旦出現轉賬失誤或者誤將賬款轉入他人賬戶將不可撤回,比如,用戶在交易時不小心轉賬轉錯了人,如果對方明知款項來源不明收了錢還不還錢,甚至刪除或者拉黑好友,。這時,協商要回錯轉款項已經沒有很大的可能性了。在不知道對方真實姓名和賬戶信息的情況下,均不構成警方立案和法院受理的條件,這樣一來,使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用戶將陷入求助無門的困境。并且,經調查發現,這樣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
3.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
隨著網絡購物的繁榮,大量涌現的虛假銷售以及違約等行為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群眾呼聲越來越高。比如某些時候,各種軟件運營商為了銷量而采取的強制性搭配捆綁銷售的營銷方式,使消費者沒辦法選擇單獨購買產品或者在不愿意的情況下購買捆綁產品,這就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購物返利活動或者是限定軟件進行移動支付以及對消費者的錯誤引導等等,這些都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違反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4.資金安全問題
以在淘寶購物為例,消費者在下單商品之后,貨款會打入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比如阿里的支付寶,這時第三方支付平臺會向商家發送訂單信息,商家按照訂單發貨,消費者在收到貨后確認收貨,最后第三方支付平臺才會把貨款付給商家。在這個過程中,商品資金會暫時保管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賣家短期內無法直接獲得,這部分資金就稱為沉淀資金。隨著訂單數量和資金數量的增加,第三方平臺對資金管理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由于移動支付自身支付即時、高效等特點,一些組織和個人可能通過相關交易途徑進行洗錢活動,對因貪污、受賄等非法所得財產進行轉移,使其最終以合法手段流出。由于現行違法交易監管難度大的法律風險和網絡移動支付的獲取容易、開放性高、便捷無形等特點,使得監管網絡違法交易行為進行的并不順利,這讓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實施經濟違法的行為愈演愈烈。違法分子利用網絡進行違法交易,轉移資金。而由于現在相關技術障礙,支付機構往往很難對資金的來源與去向進行準確梳理,因此,利用網絡進行移動支付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洗錢、貪污、賄賂、詐騙、逃稅漏稅及賭博等非法轉移資金的平臺和條件。
區塊鏈移動支付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對現行移動支付模式進行創新,改進現行移動支付模式的不足,形成新的移動支付交易模式,從而提高移動支付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風險。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意思是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在移動支付領域,結合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形成全新的去中心化移動支付模式,使交易的處理速度大幅增加而交易的成本可大大削減,實現資金無須中介點對點的即時支付,并且這種去中心化的設計還可以防止數據的丟失,為用戶提供保障。
區塊鏈技術以其原理可以改變數據庫所有的記錄,利用非對稱加密性保證移動支付的可靠性和用戶的隱私保護,進一步降低違法犯罪分子的洗錢風險,從而保障移動支付過程中資金的安全以及人們對此種移動支付模式的信任,促進移動支付行業的蓬勃發展。
區塊鏈利用哈希理論技術和簽名的唯一性保證了數據的無法被篡改,在這種模式下數據只能新增,無法刪除和更新。這種原理不同于現有數據庫處理數據的模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任何變更的歷史履歷的痕跡,使得任何細微的修改都真實可見。因此,其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使移動支付系統更加安全,所有的記錄都以加密方式儲存,防止犯罪分子非法轉移移動支付過程中的資金、洗錢、貪污以及用戶賬戶資金被支付平臺截留、劃轉等行為,使系統內數據更加真實可靠,維護現行的金融秩序。
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社會對其的需求使其交易量每年都在持續增長,這使得人們對系統處理交易的速度、成本和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期望。運用區塊鏈技術后,可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實時轉賬,無須第三方支付平臺介入,降低中間成本,解決數據信任機制,提升合作效率。
我國現存的與移動支付相關法律文件大多是有相關機關與部門部門以公告形式制定并頒布的。這使我國在移動支付方面法律規范的框架比較有限,不能對現行移動支付體系很好地進行規制,不能提供充足而有效的法律救濟措施,對運營商和當事人的約束和規范作用有限,還不能解決移動支付現在飛速發展時所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并且由于這些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主體大多為國務院下屬機關,相關法律文件的位階有限,導致對我國現行移動支付模式的保護力度和監管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偏弱。
因此,我國應當著力完善移動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且盡可能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解釋,確保這些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為消費者權益的維護給予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同時強化對消費者的教育與引導。
違法犯罪分子借助移動支付進行不法金錢交易,具有方便快捷優勢與抽象虛擬的特性,很難監管。且移動支付屬于新興領域,我國現在還沒有一套完整而又詳盡的立法來對其進行規范,相關的規范只是分散于各個相關法律法規之中,這樣就難以形成對移動支付的全方位監管。不僅如此,移動支付糾紛中進行取證也相當困難,這就使得實踐中移動支付糾紛案件常常陷入僵局。這種情況下,諸如洗錢等犯罪活動層出不窮,網絡或移動支付的技術漏洞通常成為他們交易的工具。因此應當采取相關措施和手段對移動支付的洗錢法律風險進行有效監管。
另外,解決移動支付的法律監督問題,最緊要的就是明確監管主體的職責劃分,在立法方面明確移動支付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各自的權利與義務,確定各主體的責任分配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為移動支付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也有利于訴訟中當事人的法律救濟。
隨著網絡技術與支付平臺的發展、區塊鏈基礎理論的日趨成熟,區塊鏈將伴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興起,迎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浪潮,將更加深刻地改變未來數字經濟社會的價值形態,并帶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區塊鏈技術總體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智能合約的安全、資源和效率、交易數據的雙重支付攻擊、可擴展性問題、還有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治環境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應急及責任機制等。因此,在將區塊鏈技術引進并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時,需要明確的法律救濟機制,或者為區塊鏈提供一套治理框架,對區塊鏈進行合理合法的法律干預,從而防止在其帶來一項新的技術革命時留有法律空白,或者在其威脅大眾合法權益時無能力采取有效救濟措施預防或減輕威脅,脫離傳統的法律規制范疇。
區塊鏈因其實現了去中心化的共識,同時具有優秀的不可篡改性、儲存安全等特性,使其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移動支付領域,可以適當削弱人們對現行移動支付的戒備心理,從而實現全球即時點對點轉賬,無須其他中介參與。但區塊鏈移動支付所面臨的法律問題需要我們盡早解決,諸如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問題、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問題以及智能合約的法律效力問題都亟待解決,并且與區塊鏈相關的監管制度和監管體系尚不完備,監管水平有待提高,智能合約的效力和去中心化后交易安全責任的歸責原則等都有待在立法上予以明確。只有完善區塊鏈在應用過程中的法律救濟體系,才能為用戶今后的支付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