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布雷 連云港市質量技術綜合檢驗檢測中心 戴麗娜 陳泳君 連云港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維生素B6(Vitamin B6)又稱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人體內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遇光或堿易分解,不耐高溫[1]。在酸液中穩定,在堿液中易分別,吡哆醇耐熱,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溫。維生素B6在酵母菌、肝臟、谷粒、肉、魚、蛋、豆類及花生中含量較多。維生素B6為人體內某些輔酶的組成成分,參與多種代謝反應,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謝有密切關系。
高效液相色譜儀(安捷倫LC1260,配有DAD+熒光檢測器);紫外分光光度計(珀金埃爾默,Lambda365);渦旋混合器(德國IKA,VORTOX 2);超聲波振蕩器(昆山禾創,KH-700DE)。
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GB/T 6682-2008規定的一級水。維生素B6的3種標準物質鹽酸吡哆醇購于德國Dr.E公司,鹽酸吡哆醛和雙鹽酸吡哆胺購于北京曼哈格。
(1)1 mg·mL-1儲備液。分別準確稱取鹽酸吡哆醇、鹽酸吡哆醛和鹽酸吡哆胺標準品(簡稱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60.8、60.9、71.7 mg,用0.1 mol·L-1鹽酸溶液溶解后定容到50 mL,在-20 ℃下避光保存,有效期1個月。使用前需要對儲備液進行濃度校正。
(2)20 μg·mL-1中間液。分別準確吸取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的標準儲備液各1.00 mL,用0.1 mol·L-1鹽酸溶液稀釋并定容到50 mL。用前配制。
混合標準工作液。分別準確吸取維生素B6混合標準中間液0.5、1.0、2.0、3.0、5.0 mL和10.0 mL至 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則標準系列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10、0.20、0.40、0.60、1.00 μg·mL-1和2.00 μg·mL-1。用前配制。
按標準GB 5009.154-2016中條款5.1.2不含淀粉的試樣中固體制樣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按標準GB 5009.15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維生素B6的測定》中條款5.1.3進行。
色譜柱:C18柱,150 mm×4.6 mm。以國家標準中流動相為本實驗緩沖液,即甲醇50 mL、辛烷磺酸鈉2.0 g、三乙胺2.5 mL,用水溶解并定容到1 000 mL后,用冰乙酸調pH至3.0±0.1,過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流動相:甲醇+緩沖液=30+70。流速:1 mL·min-1。柱溫:30 ℃。檢測器:熒光檢測器(FLD)。檢測波長:激發波長293 nm,發射波長395 nm。進樣體積:10 μL。
①配制10 μg·mL-1標準校正液:分別準確吸取1.00 mL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標準儲備液,用0.1 mol·L-1鹽酸溶液定容到100 mL。②對照液:0.1 mol·L-1鹽酸溶液。③吸收值的測定:用1 cm比色杯于最大吸收波長下,以對照溶液為空白對照,測定各標準校正溶液的吸收值。④標準溶液的濃度計算:各標準儲備液的質量濃度按式(1)計算。

式(1) 中,ρi-維 生 素 B6各 組分標準儲備液的質量濃度,單位為μg·mL-1;Ai-維生素B6各組分標準測試液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長λmax下的吸收值(本次濃度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值);b-比色皿的厚度,單位cm(本實驗采用1 cm比色皿);Mi-維生素B6各組分標準品的分子量,單位g·mol-1;εi-維生素B6各組分在0.1 mol·L-1HCl中的摩爾吸收系數,單位L·mmol-1·cm-1;V-稀釋因子;Fi-無維生素B6各組分的對照溶液的換算因子。
從表1可以看出,校正后的各組分濃度與原配制濃度有稍微的差距,經過這一步校正能夠使最終結果更加準確可靠。表1中計算出的各儲備液的質量濃度分別為1.082 9、0.995 1、0.105 0 μg·mL-1,可根據配制過程得出相應的混合中間液及各自工作液中各組的濃度。

表1 濃度校正后各組分混合中間液及工作液的濃度表
本實驗以不同加標濃度的回收率來評估實驗的正確度,根據奶粉中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的含量不同來確定加入標準中間液的量。奶粉樣品及分別加入低、中、高不同濃度的標準品的液相疊圖如圖1,不同濃度的加標回收率能夠較好的反應儀器對不同含量樣品中VB6的檢測正確度。隨著加入標品濃度的增大,圖中相應的峰高及峰面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該方法的回收率較好。

圖1 標準曲線各工作液疊圖
本實驗對嬰幼兒奶粉中的維生素B6檢測方法進行改進和研究,完善了其各組分標準溶液的濃度校正公式(紫外分光光度計法),調整其流動相比例,縮短了出峰時間。方法檢出限均小于0.02 mg/100 g,方法定量限均小于0.06 mg/100 g。方法的回收率為82%~120%,RSD均小于4.0%,精密度高和重現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