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穎莉 黃 燕 張愛國 南通理工學院
品牌是企業內部機制的外在表現,企業的社會表現是企業形象的外界傳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的市場效應最終會通過品牌價值層次直接影響企業的形象價值,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通過給社會公眾披露更多的信息,獲取公眾的信任,從而建立自己的形象,打造企業自己的品牌價值。本文對此進行討論,研究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對企業品牌價值的作用。
將“社會責任與品牌價值”作為關鍵字輸入中國知網進行搜索,出現130條與之相關的文章。杜劍、竇康[1]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的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企業為樣本進行研究,研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與信息的傳遞有利于增加企業的品牌價值,且具有滯后性。李麗[2]通過論述和實例說明履行社會責任并配合品牌戰略,可有效提升品牌價值。馬丹[3]研究認為通過社會責任的履行可以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仲偉周、葛麒[4]認為社會責任不僅可以通過影響利益相關者而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同時還可以借助邊際報酬遞增的作用削弱營銷傳播活動支出,降低對品牌價值的不利影響。張鵬沖[5]研究發現,企業對社會公眾承擔的社會責任顯著影響企業品牌價值,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但未發現對政府、職工和投資者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形象相關的顯著證據。以上學者通過實證對社會責任與品牌價值進行了研究,但尚未對食品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品牌價值的影響進行研究,因此,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是否會影響企業品牌形象,本文嘗試研究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品牌價值的關系。
本文以2015—2017年發布獨立社會責任報告的食品上市公司,并入圍2015—2017年中國品牌價值500強食品企業的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30組企業相關數據。數據來自于國泰君數據庫、新浪財經以及由中國品牌價值500強評委會發布的數據,數據處理采用Excel,數據分析采用SPSS23.0。
3.2.1 被解釋變量
對品牌價值的衡量,國內公認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數據,另一個是中國品牌高峰會發布的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數據。本文選取更符合國情的中國品牌價值500強發布的食品上市公司數據。
3.2.2 解釋變量
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方法主要有4種方法:基于問卷調查的衡量、基于聲譽指數的衡量、基于年報內容分析的衡量、基于專業機構的數據衡量[6]。本文將采用最常用的方法—基于年報內容分析法來衡量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即涉及食品安全的所有環節包括原料供應、生產、流通以及銷售及售后的信息披露,具體包括事前防范、事中監督和事后保障3大類、7個小類,采用內容打分法計算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每項指標定量披露記2分,定性披露記1分,未披露記0分。經過統計,匯總算出每家企業的得分之和,從而算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此外,本文假設所有的指標同等重要。
3.2.3 控制變量
①企業性質變量,以公司是否是國有性質為衡量指標,本文采用虛擬變量來定義這一變量,國有企業記為1,非國有記為0;②媒體關注度,本文采用百度媒體指數年合計取對數;③盈利能力指標,通常是采用凈資產收益率、息稅前每股收益、總資產收益率以及每股收益等指標來衡量,由于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上市公司,因此,本文將采取每股收益指標來衡量。變量具體定義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具體定義表
表2中數據顯示,品牌價值最大值為1 013.35,最小值70.22,說明不同企業的品牌價值差異很大;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最大值13,最小值2,說明不同企業對于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參差不齊;每股收益最大為4.39,最小值0.061 2,不同企業差異較大;媒體關注度最大值為8.54,最小值為5.60,不同企業媒體關注度存在差異;企業性質平均值0.63,說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中,國有企業數量超過其他企業,國有企業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方面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
回歸分析數據見表3。

表2 描述統計

表3 回歸分析
表3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被解釋變量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系數為31.663,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對企業品牌價值產生正影響。即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品牌價值越高。控制變量中媒體關注度系數為89.544,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媒體關注度與企業品牌價值具有正相關關系,即媒體關注度越高,品牌價值越高。每股收益系數為154.37,且在0.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每股收益與品牌價值具有正相關關系。即收益越高的企業,品牌價值越大。企業性質系數為負值,表明企業性質與品牌價值負相關,但不顯著。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對企業品牌價值產生正影響。企業披露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會提升企業形象,取得社會公眾的認可和信任,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因此,建議企業通過加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增加企業食品安全透明度,以獲得大眾認同,提升企業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