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香君(中山市金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隨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誕生為人們生活、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與此同時,它們也在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思想觀念。對于財務會計工作來說,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對其影響十分巨大,各種應用軟件不僅為財務工作帶來了便捷,同樣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作為這個行業的工作人員也要盡快對各種新興網絡技術手段進行熟練掌握。如何在網絡經濟時代下更順利有效地開展財務會計工作,應該是每個財務會計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財務會計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比如許多應用軟件的誕生使得財務會計工作變得更加細致、便捷,數據化管理使財務會計工作更加系統、明了。然而,網絡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依然面臨許多隱患和問題,現具體分析如下:
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我國財務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比如,通過大數據系統可以實現對于各種數據的整合歸納,可以實現對于財務數據更詳盡地分析和歸類。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信息技術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沒有相關網絡財務會計管理的法律法規。這會使得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來對某個公司進行財務會計核算時不受法律的約束,這實際上會為公司在經濟方面造成極大的隱患,對于公司資金鏈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1]。另外,由于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盜版的應用軟件,如果某家公司或者某個單位誤用了這類盜版軟件進行日常財務會計核算工作,那么就很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后果,比如資金數據泄露等等。因此,建立相關網絡財務會計管理的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
網絡時代背景下,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從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原有的所謂領導意識的影響深重,隨著時代的發展,故有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需整改,而財務管理是隱形效益,有的領導責任意識不強,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資金過少。具體表現如下:第一,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或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體系落后,缺乏權責明晰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第二,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崗位責任劃分不夠明確,沒有指定到具體的部門和人員。第三,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或事業單位財務監察管理制度落實貫徹不夠明確、全面、仔細,沒有嚴格按照現有的既定制度執行。第四,針對目前網絡經濟環境下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和隱患沒有具體的制度去約束。第五,企業或事業單位缺乏應用于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的財務會計管理改革的專項資金。
互聯網畢竟是一個虛擬的平臺,這個平臺為人們工作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不穩定的因素。由于目前關于網絡監管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所以應用互聯網等進行財務會計核算依然存在著安全隱患。比如,網絡經濟時代下,大多數企業和單位的財務會計核算信息都是以電子表格的形式呈現,并且通過互聯網上傳到公司或單位內部的局域網中,如果局域網不夠安全甚至被黑客等不法分子入侵,那么就會導致企業或單位的財務會計核算數據泄露,從而帶來許多不良影響甚至是重大威脅。所以,由于網絡信息的安全隱患,相關的財務會計工作也帶有一定風險,一旦發生數據的泄露就會給企業或事業單位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傳統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中,人們經過長年累月地研究和探討,總結出了一套實用便捷的財務會計核算記錄方式。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財務會計核算工作面臨著革新,網絡上應運而生出現了許多財務會計工作的應用軟件,這些軟件可以大大提高財務會計核算的效率,增加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的正確率,同時也減少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然而,由于這類應用軟件不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出臺,使得市面上各類財務會計應用軟件差別巨大,并沒有統一地標準,這使得在實際財務會計工作中面臨一些問題和影響。通過應用軟件整理出的數據表格不夠標準反而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甚至有時應用軟件的更新不夠及時導致實際工作進程的停滯,這些都是會計信息系統標準化進程緩慢帶來的問題。
網絡經濟時代下,想要讓財務會計工作與時俱進、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相融合,就要先制定有關法律法規。法律是維護網絡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安全的最后防線,所以國家有關部門一定要完善網絡財務會計核算相關的法律建設,對于不法分子要加大懲罰力度。相關的惡劣行為應該加入到我國的刑法條例中,根據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損失以及涉案人員主觀是否有違法意識來量刑[2]。
對于具有正常運營主體資格的企業或事業單位來說,健全其內部的財務會計管理機制也十分重要。企業或單位面對自身財務會計管理也應與時俱進,追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在網絡經濟時代下,面對各種財務會計管理問題,企業和單位應該認清現狀,多學習多交流,尤其是向在此方面建樹卓著的國家取經,以此來為我們自己的網絡標準化管理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先進的理念和先進的制度體系也會使得我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網絡財務會計標準化建設如虎添翼。因為只有有了明確的制度體系的管理和規范,各個部門和個人在具體工作的操作上也能有依據,即有據可依、有法可依,才能按照規定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流程。而監督人員也可根據相應的制度規范的要求逐條逐項進行從上而下地貫徹。在規章制度的實施過程中,若相應的工作人員在實際的生產實踐中發現了問題和不合理的地方及時的上報和回饋,以便于能夠盡快對尚不成熟的網絡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進行調整。以此,整個單位各個部門互相監督,共同為網絡時代下的財務會計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增磚添瓦,形成良性循環。
網絡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二字,為了減少網絡財務信息泄露的風險、將企業或事業單位面臨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企業和單位一定要重視對于自身內部局域網的更新和維護,要為其配備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檢查,切實提高財務會計信息數據的網絡安全性。
由于財務會計工作的特殊性,網絡經濟時代下對于從業人員要求較高,企業和單位一定要重視對于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而且,在網絡經濟時代下,企業或單位的會計核算人員應該是同時具備會計學知識、計算機技能、財務管理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適應時代飛速發展的腳步,適應應用會計核算的大數據系統工作的方式,才能對企業和單位內部資產清理等各部分事項的進行統籌規劃。
同時,相關單位和部門之間要不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座談會,讓專業隊伍能夠充分交流思想,圍繞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動態進行討論和研究,交流各自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與方法,從而尋找到適應網絡經濟時代背景的會計核算的最佳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高效地將財務會計核算工作落實。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企業和事業單位在面對網絡信息技術潮流時,應該針對網絡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弊端進行探索和研究,從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完善公司或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機制、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性、增強從業人員專業性等角度出發,切實加強網絡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