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曉冰(山東省老干部活動中心)
作為會計中重要的兩大分支,管理會計的重要性逐漸超過財務會計。緊隨而來的大數據時代更是加快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步伐,不僅如此,大數據為企業財務部門帶來一個新的經濟時代,傳統的財務會計處理方式大部分被大數據和互聯網取代,要想繼續在市場上存活必須向管理會計轉型。目前在我國大部分企業中都引入了大數據,很多財務方面的信息不再使用人工記述的方式,大大減少了企業關于人力方面的資金耗用,但是管理會計的職能卻是大數據不能替代的。
財務會計又稱對外會計,也就是對外公布的會計信息。是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進行全方面的核算,通過核算的結果對企業的資金流向以及資金耗用做出一定的賬目,使企業資金流向一目了然。并將所匯總的資金動態上交給企業領導,供他們了解企業資金相關方面的信息,以最客觀的方式闡述企業的資金運轉,讓企業的真實財務公之于眾。
財務會計是企業財務部門的一項基本職能,從事的也都是企業財務方面基本的工作,通過財務會計的工作,企業經濟方面的信息被公示在企業的相關平臺上,公眾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了解企業,知道企業在市場經濟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財務會計的工作有利于企業經濟正常運行,使經濟市場能夠正常健康的發展。
管理會計也稱為分析報告會計,簡單來說就是對內會計。管理會計的成立是針對企業本身,為了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促進企業更好經營管理所成立的部門。管理會計的工作就是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對財務會計所匯總的資金信息進行專業的分析,從而得出一定的結論。這些結論就是企業在一個季度或一年中的收獲,以及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不足。而這些簡潔客觀的財務分析恰恰是領導最需要的東西,對企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從宏觀方面來講,管理會計的工作決定著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以發展的眼光對企業各個階段的狀況和變化給出自己的分析,通過專業的管理會計知識給出一定的發展策略。現今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單純記錄數據的財務會計,且在數據爆炸的21世紀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大數據所帶來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對跟數字打交道的會計來說更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基數龐大,且每年逐步增長,從事會計的人數眾多,但是其高端人才不多。
大數據的普及已經成為現在企業發展的常態,而專門對數據進行整合收集的財務會計已經不再是每個企業最基礎的需要。而從事數據收集基礎工作的財務會計在大數據的席卷下,生存空間正在一步步減少,迫使財務會計從業人員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發展其他技能。在完全被大數據替代前掌握其他大數據解決不了的技能,提高自身生存的空間[2]。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會計人員對企業賬目的核算已經不再是簡單記述在各種不同的賬本上面,且憑證過多不利于企業財務部門的管理,容易丟失,從而對企業資金流向造成不好的影響。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很多企業將會計方面的賬目通過互聯網存儲在本企業,這樣的方式利于企業保留其資金流向,方便后面的查閱。且會計核算趨于電算化,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財務方面的壓力,并且使計算結果也更加科學、準確。
精簡下級財務科目,使之前繁瑣復雜的記賬程序變得更加簡便,在一定條件下為企業節省部分財務方面的開支。若出現部分錯誤,在修改方面也會變得簡潔,且上級領導進行查閱時,相較之前的方式也會變得方便很多。
大數據的到來使會計對自身的管理發生一定的變化,對大數據的管理和運營成為企業財務部門的新增業務。也正是因為大數據的加入,財務部門的部分管理制度也進行相應的調整,將大數據逐漸加入到會計本身的工作中,直到后來融為一體。
而對于會計的管理也有一定的科學方式。各個年份各個階段的財務報表也都可以進行一定的對比分析,使企業進行的每項財務活動都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為會計工作的進行提供一定的依據[3]。
企業存在和發展的目標是為了使利益最大化,而財務部門存在的目的、會計人員工作的意義就在于將這一目標實現。財務會計的存在是對企業運營中所產生的數據進行收集和統計,對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是幫助企業分析一段時間內的營業狀況,從而做出一定的調整,為企業發展的方向給出一定的理論依據,符合企業發展的根本目的。
為了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迎來20世紀經濟蓬勃發展的大數據時代企業沒有理由不進行內部結構轉型,將大數據引入,促進自身的發展。而管理會計的存在就是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的發展方向做出一定的決策。而在這些環節運行的過程中財務會計的作用已經逐漸減少,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是企業實現內部結構轉型的需要,也是企業經濟發展的需要。
21世紀是個科技大爆炸的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現對各行各業都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多行業都面臨著更新換代。互聯網深入到各行各業中,而在會計行業中,對互聯網的應用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計算機對財務方面的處理是人工比不上的,不僅能夠高效的進行工作,還能降低人工成本。與人工進行信息處理的時代相比,它的運行結果更加精確,出錯的情況大大減少。極大的減少財務會計的生存空間,迫使他們向管理會計進行轉型,適應企業更高的要求[4]。
財務會計所從事的基礎性工作已經不能滿足現在企業的發展需要,財務會計所進行的數據整合工作大數據同樣能夠進行,甚至比人工做的更好。不僅包括數據的整合和收集,還包括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為企業所做出的決策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并分析這項決策的可行性[7]。這些都是財務會計所不能進行的工作。
管理會計的工作是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添加人為干預的因素,使做出的決策更加“人性化”,能夠站在企業發展的現狀對企業未來的方向進行可行性分析,先前預測的結果不再是冷冰冰的數據。在整個做出決策的環節對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進行一定的完善,而財務會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科學技術帶來的大數據沖擊了企業原有的財務會計,不得不向管理會計轉型[5]。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是培養企業人才的優勝劣汰。一個企業進步發展的標志就是企業各部門的人才增加,企業文化的建設以及經濟提高的速度。而大數據的到來減小了財務會計的生存空間,要想繼續在企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必須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而向管理會計轉型是其中最直接、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也是企業人才養成的一種方式[8]。
財務會計減少意味著管理會計增多,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必須掌握更多技能,提高自身實力,管理會計的整體實力也會增加,為企業所做出的決策能夠給出更加合理更加有建設意義的方案,在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體管理會計的水平[6]。
作為企業運營的核心部門,會計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大數據對企業財務部門帶來的沖擊迫使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只有努力提高財務會計自身的能力,重視大數據對企業財務部門的影響,將管理會計放在企業財務部門發展的重要地位,完善財務部門管理體系[9]。只有這樣,財務會計才有更多生存空間。但就目前的企業財務部門發展來看,要想完成這一轉型還需要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