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衛(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結合我國“走出去”的戰略背景,已經開始有很多工程公司進行國際工程的承包,這其中就不乏一些特大型的國有企業,很多國有企業也開始涉足國際工程的承包。從大環境來看,國際工程項目其經營特點本身就十分繁雜,其中不僅有財務以及匯率的風險,還包括了國內外間存在的一定差異。正因如此,在承包國際工程項目的過程中,對于財務的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相比較一些普通的工程項目來說,在國際工程項目中所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國際工程項目主體之間由于距離因素,交流難度比較大,國際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許多國家不同信息的交流,這樣就會造成項目協調管理難度較大;(2)在國際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主體成員可能來自于全球各地,然而不同的地域和國家也會存在不同的文化差異,這也就在不同程度上導致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規則和標準的不同,這樣就會造成項目主體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多個方面協調難度較大,容易產生矛盾糾紛問題;(3)由于工程項目建設環境和建設條件不同,因此,國際工程項目的管理難度比較大,這樣就會延長工程項目的管理持續時間,在此過程中,信息交流結構不斷更新,這就要求項目必須嚴格依據國際慣例進行項目管理。
在國際項目工程的結款方式上,大多數業主通常會采取分期付款來進行結款,通常就是依照合同上所約定的工期以及比例進行工程款項的支付。而在項目收款的過程中,如果存在收款不及時,則會出現業主扣款的風險,一旦出現未收款的情況,就需要對分包商進行資金墊付,甚至會出現一系列諸如資金超期付款等情況。而在保函風險上,通常慣例下國際工程項目的保函都是那種見索即付的保函,這種保函涵蓋了履約保函、預付款保函以及質量保函等諸多方式,這種情況下,總承包商不僅僅需要承擔由于違約所造成的業主保函索賠的風險,甚至有時還會出現業主惡意欺詐、無故索賠等情況。而在信用證方面,一旦信用證有對總承包商不利的款項,就容易直接導致總承包商融資難的情況發生。
在稅收方面,大部分企業在承擔國際工程的過程中,都存在流轉稅、個稅以及企業所得稅等諸多稅種的合規性風險,同時因為其工程涉及的內容繁雜,有時還會出現關聯交易以及反避稅的風險。一旦出現有稅務機關處罰的現象,就會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企業的信譽度,同時也容易加大企業成本。除此之外,導致企業發生項目潛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對于國際稅收的法律知識匱乏,無法規避風險。
在國際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該項目工程所在國的外匯限制,因為外匯的進出審批手續都身份復雜,所以也就間接的造成了企業流轉資金受到影響。在建設施工國際工程項目時,成本的投入和支出通常都需要利用外幣還進行統一結算,有時,由于國際工程項目涉及的國家眾多,甚至同一個項目還需要不同國家的貨幣,而匯率的變化則會給財務在結算的時候造成一定的風險。國際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通常比較長,因此也會導致外匯波動加劇。
財務管理部門在應對外匯變化的時候,應該積極做好應對準備。無論是在工程的前期預算還是在預防方面,都應該結合當下匯率變化的特點,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而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同時應該強化財務管理部門的風險意識,防患于未然。從整個國際工程項目來看,資金無疑是能夠保障國際工程項目完成的基石,因此在資金流動的過程中,有關人員要確保資金安全,無論是對于資金的保管還是分配,都要做到謹慎保管并分配合理、科學。尤其是由于國際工程項目所涉及的國家眾多,在稅務項目的處理上也要格外留心,確保每筆納稅賬目都有詳細記載,也方便管理部門的調整。不僅如此,財務人員還應該特別注意國際工程項目的資金預算以及投資成本,盡量降低錯誤的發生,同時要結合相關數據進行系統、科學的分析,確保既能夠保證投資成本最小化又能夠確保工程的整體質量過關,進而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在結算的時候,減少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工期延長,并增強結算的工作效率,從根本上降低工程成本。
(1)結合我國出臺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取其他國家在規避稅收風險中取得的先進經驗,積極的應對由于關聯交易所產生重復征稅以及稅務稽查風險,真正的做好與出口退稅有關的各項稅務工作,并積極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確保行之有效的降低國際工程項目的整體稅負。比如在EPC項目的設計環節中,依照稅收政策,增值稅可以享受零稅率政策,且在采購環節可以申請退稅,而在建筑安裝的過程中,營業稅則可以直接享受免征的政策。(2)由于大多數國家對于其分屬的子公司企業組織形式不盡相同,其規定的稅收優惠條件也都大相徑庭,因此在權衡選擇合適的項目組織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對于該國有利的稅收條件。與此同時,還應該結合當地的勞務,增強該地的就業率,這對于與該國溝通以便取得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都是有百里而無一害的。(3)加大對于該國稅收政策的深入了解,同時積極聽取該地的稅務中介意見,在保證國際工程項目依法納稅的同時也能夠盡量規避由稅務問題帶來的風險。
在談判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堅守的原則就是必須以穩定的國際國幣當做結算貨幣,同時還應該結合匯率變化等相關政策,盡可能的實現風險共擔。在控制外匯匯率波動風險方面,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應該盡量一次確定好付款的方式以及詳細的數目,同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由于匯率變化所帶來的風險。除此之外,在整個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有關財務人員也應該時刻關注到匯率波動的情況,盡量規避由匯率帶來的風險。
如果出現企業資金匱乏的情況,財務管理部門則可以利用該公司在當地的信用以及所持有的不動產向銀行抵押貸款。而面對保險公司所提出的各種擔保,也可以向保險公司支付相應的費用,并進行融資或者貸款。通常情況下,企業承擔的國際工程項目都會受到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在資金方面,政府也會給予相應的補貼,諸如降低利息、提供費用補助等等。而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有關的財務管理部門也應該仔細閱讀相關的法律條文,確保整個國際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都順利進行。對于每個與財務相關的事宜,都應該嚴格遵守合同所規定的竣工日期以及結算日期,一旦出現違約的情況,雙方都可以依據合同索取賠償。在整個國際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對于與財務有關的各項合同、票據,都應該有專業的財政法律負責人進行審核,確保每筆資金的安全和合理。而在人員的應用上,也應該嚴格把控資金的支出,同時需要對外派的工作人員進行綜合情況的考量。在不同的施工環節都要確保人員的水平和能力,進而吸引更多的國際工程合作。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也加深了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的國際工程項目開始涌現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際工程項目往往比一般的工程項目需要面臨更多的財務風險,而只有掌握當地最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并合理運用項目的資金才能夠確保從根源上降低風險,進而保障整個國際工程項目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