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懷建(深圳市成功快車科技有限公司)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企業的改革也需加快進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企業在成本費用管理方面的弊端日益顯露,這需要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運用科學的管理會計工具不斷加強企業成本費用管理的改革意識,使其不斷規范化、合理化,從而促進企業穩定有效地發展。
管理會計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學、財務管理學和會計學的相關知識,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管理會計工具一直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這也是由于管理會計工作的綜合性較強,它需要工作人員具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風險管理學、統計學、經濟學等多種專業學科的知識,然后對企業財務報表等財務信息進行深入分析,通過一系列專業分析和統計數據的方式,對企業歷史、當前、未來的財務狀況、運營成果、現金流量狀況等進行評測和預期,從而使企業決策者合理把握企業整體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等發展能力,有助于幫助企業在當前市場競爭壓力巨大的背景下脫穎而出,并為企業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財務保障。
許多企業在面對財務管理時還在采取傳統、單一、便捷的成本核算方法,對于成本計算和管理方法的創新和改革意識不強,當企業面臨較為復雜的成本支出時,企業對于成本費用控制方面的弊端就會顯露出來。比如,由于核算手段落后、缺乏相應理論依據而導致的對于成本費用控制管理的局限性,使得財務會計工作不能及時把真實可靠的成本數據呈現在財務報表上,即便能夠呈現,由于傳統報表和會計核算手法的局限,也不能將成本費用數據全面有效地展現出來,這其中會造成嚴重的數據誤差甚至錯誤。
企業在運用管理會計工具時忽略了對企業中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監督,這就造成了企業資金利用率降低、企業財務決策準確性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上升等諸多問題,這十分不利于提高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比如,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需要利用管理會計工具平衡風險和效益之間的關系,從而避免不正當的經營決策造成的經濟損失。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管理會計工作并沒有從生產成本、存貨情況、或有事項、資本結構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這會導致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惡化,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1]。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一部分傳統財務會計工作可以由新型的信息技術和應用軟件代替完成,這使得企業對財務會計人員的需求量減少,所以一部分財務會計人員面臨著失業的危險。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會計工作綜合性較強,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面臨轉型,企業更加需要具有管理會計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這類人才要會綜合運用管理學知識、統計學知識、數學知識和經濟學知識,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較高,使得企業短期內缺乏能夠勝任此類人物的人員,不過與此同時也激發了人才素質和能力的提升,這也有助于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的不斷發展。
成本控制意識對一個企業的長足發展來說十分重要,企業要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重要內容放在企業文化當中,將這種意識傳播給企業上下的員工,使相關理念與員工日常工作和業務密切融合。另外,企業要充分認識“成本控制”的含義,用“成本控制”意識代替“節省費用支出”,從企業效益目標出發,實現利潤最大化,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中,作為企業的高層領導對企業的成本控制更要做到充分地理解和認識,要熟悉掌握企業各部門的業務的特點,根據成本控制原理,結合企業自身的管理,成立專屬于企業產品的成品分析庫,從而通過采購成本的控制更好地節約企業的成本。企業的領導層還應該把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貫徹下去,讓企業的每一名職工都能依據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切實增強企業的成本控制意識,并將其滲透到企業運行的每一個環節。
企業想要在新的經濟結構、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提高對于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這是提升企業競爭力、保證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經濟保障。首先,精細化成本管理就要細化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每一個操作環節和具體流程。比如企業一方面要控制好采購成本,管理會計工作要針對采購事項進行各項成本數據的分析,使得企業在材料、設備等方面的成本支出達到最優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嚴格把控對于材料領用、使用、以舊換新方面的工作,爭取將每一份成本和材料都做到物盡其用。管理會計在精細化企業成本費用管理過程中,主要應對企業所有成本支出進行細致地分類和核算,對于每個會計周期的實時成本做好嚴格把控,并進行記錄并以報告的形式呈現,從而讓企業管理者和監督者有據可查、有據可依。在對于企業成本核算中出現的不合理事項也能夠及時地清查明白,嚴懲企業內部采購過程中出現的貪污受賄行為。最后,要定期對企業內部設備、存貨等資產進行清查和管理,因為企業的庫存商品會因為保存問題造成的損失,對于這部分損失,管理會計應該嚴格把控,在合理預估損失和需求的情況下,還要將損失責任追究到具體部門和個人。
想要將管理會計工具完美地利用與企業成本控制工作中,企業工作人員就要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職能做深入詳細的研究。對于財務會計來說,其主要是根據企業各項經濟業務和納稅情況對企業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進行核算,這種工作職能在目前大數據背景下表現出工作效率不高、財務風險控制不嚴格特點。對于管理會計來說,其工作職能更加多樣化、豐富化,它是在財務會計基本核算工作的基礎上,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進行財務數據的分析、處理以便幫助企業決策者做出合理科學的經濟決策。同時,管理會計還要做好各項工作的物質準備,制定相關的經濟業務計劃,對企業各項財務數據進行解析并提出促進企業發展的具體策略。從這兩個工作的職能來看,財務會計是可以包含于管理會計的,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將財務會計包含于管理會計還能有效地節約成本,促進成本核算和費用控制工作的進行。
企業應用管理會計進行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在于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轉型。首先,在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招聘過程中,就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招聘要求和招聘制度,企業要想管理會計人才,就要招聘具有會計學知識、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能以及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人才。因為在未來的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管理會計工作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會大大增多,許多傳統財務會計的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代替,對于這些數據的精細處理、深度分析才是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要做的工作[2]。所以,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企業就要確定人才招收的方向。另外,對于企業內現有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可以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培訓和教育,企業管理者可以挑選年輕肯干、素質較強的員工,對他們加強管理會計能力的訓練,使得他們逐步發展為適合現階段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人才,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的經濟市場對于傳統財務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促使了企業對于自身成本費用的嚴格把控。企業應該從管理會計的工作模式入手,分析企業目前應用管理會計工具存在的問題,分析管理會計對于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企業要對自身成本管理體系進行調整和創新,加強成本控制的意識、精細化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將財務會計納入管理會計體系之中、加強對財務人員培訓,以此來提升企業成本控制的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