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艷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市場經濟的復雜性和波動性,決定了企業經營發展所面臨的風險隱患無處不在,對于企業來說,財務風險由于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多樣性、潛在性以及高發性,是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風險隱患,如果財務風險管控不力,將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財物損失。因此,對于現代企業經營發展來說,確保企業始終保持較好的財務狀況,實現較好的經營發展態勢,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經營的行業領域,建立完善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策略,進而確保企業經營發展穩健,促進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
企業在市場環境下開展經營活動,勢必面臨著較多的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一般來說通常劃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籌資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對于借入資金難以如期足額按時償還相關債務的可能性。造成企業籌資風險的內部因素,主要是企業的負債規模控制不夠合理,負債利息率相對較高以及負債期限結構中短期借款所占比重較大所造成的;在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是企業經營能力較差、資金流動性不足以及金融市場波動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投資風險,主要是企業在未來投資活動中由于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造成難以實現投資收益或者是出現財務損失的風險。造成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投資風險,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的投資決策不夠科學,對于投資項目缺乏必要的評估分析,投資過程中出現了盲目性;另一方面則主要是對于企業市場形勢的把握不夠準確,導致在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后無法形成相應的收益。
第三,運營風險,主要是由于企業運營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造成了企業的自身經濟實力以及償債能力等受到了不利影響。造成企業出現運營風險,主要是對于企業運營風險缺乏科學合理的運營或者是決策不夠科學,造成了企業經營過程中長期保持較大的資金壓力,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甚至是出現嚴重的財務損失。
第四,收益分配風險,主要是企業對于收益的獲取以及分配策略的制定會對企業現金流產生相應的影響,進而對企業的資本價值帶來風險問題。企業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股息分配兩種,出現收益分配風險,主要是由于企業收益確認方法不科學、記賬方式不同以及對于企業的收益分配的時間、形式以及金額等難以精準掌握。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財務風險監測功能,重點是對企業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財務風險進行及早的預測判斷,進行財務風險監測也是財務風險預警的首要環節,對于整個財務風險防范控制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2)財務風險判斷功能。重點是對可能帶來財務風險的各項隱患因素進行判斷,并對于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概率進行評價分析,同時將有關的財務風險信息及時傳遞給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幫助企業的管理層對財務風險信息進行整體把握,指導財務風險管理決策制定。
(3)財務風險分析功能,主要是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隱患因素進行歸集以后,形成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信息庫,通過對企業財務風險發生原因、財務處理活動、財務處理結果等的分析總結,指導企業進一步完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增強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
優化完善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應該根據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需要,強化財務風險預警流程設計和指標選擇,提高財務風險預警的科學性,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1)優化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流程設計。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建立的科學性,還應該根據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對財務風險預警整體流程進行優化,其流程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在企業的經營活動過程中,由企業的風險管理部門或者是財務部門做好相關的經濟活動數據信息的采集,并區分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向企業的財務預警部門進行反饋,由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分析部門通過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尤其是通過對財務風險指標以及非財務風險指標的分析,進行財務預警評價分析,進而根據財務風險預警結論,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防范處理措施。
(2)科學的選取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確保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精準科學,關鍵還應該做好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選擇。一般來說主要是區分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預警指標的選取。在財務指標方面,主要有償債能力指標,包括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長期資本負債率、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等;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等;利潤質量指標,主要包括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每股現金流量、銷售收入現金比率等指標;營運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和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周轉率以及資產現金回收比率;發展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增長率、總資產和營業利潤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標。在非財務指標方面,主要有技術創新能力指標,包括技術投入比率、研發人員數量占比、員工高學歷比率;治理能力指標,主要包括董事會及監事會會議次數、CR10指數;宏觀經濟環境指標,主要包括貸款利率變化指數、經濟景氣指數等。
(3)強化企業財務信息的歸集分析。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水平,必須重視對于財務信息的全面歸集分析,只有系統全面的采集處理相關的財務信息,才能夠為財務風險預警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這方面重點應該全面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水平,涵蓋企業的的預算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績效管理系統、資金管理系統、財務報告管理系統以及會計交易處理系統等一系列的內容,確保可以對企業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經濟活動數據以及財務活動數據進行全面的集成分析,進而提升財務風險預警的準確性。
(4)增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控制能力。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方面,應該針對容易造成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各項隱患因素,有針對性的制定管控策略。具體來說,企業應該圍繞降低財務風險,持續優化企業內部的資產質量,加強資產變現能力,強化企業的償債能力,保持長短期債務維持在合理水平。同時,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還應該及時了解企業的存貨情況、應收賬款情況、應收票據情況等,改進完善企業的投資決策,有效防范投資風險問題的發生。此外,還應該持續提升企業的營運能力,對企業經營發展所面臨的外部市場發展趨勢進行精準研判預測分析,調整企業的財務管理策略,全面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水平,增強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此外,還應該健全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完善的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及時發現在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完善方面,應該根據企業對于財務風險管控的實際需要,建立完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組織體系,強化財務活動相關數據信息的歸集分析,完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設計,落實完善財務風險管控策略,進而有效防止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促進實現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