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瓊 陳靜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腫瘤胸內科護理管理當中采用精細護理模式對護理效果和不良事件的影響。方法 自2018年1月對該院腫瘤胸內科護士進行精細化護理模式的培訓管理工作,并以臨床護理效果、不良事件為護理管理質量的評價依據,對比培訓前后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和護理管理效果評價。結果 護理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2.5%明顯低于管理前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管理后護士在癌痛控制護理活動4個指標上的評分評價均要高于護理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腫瘤胸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護理模式,有利于保證護士護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 腫瘤;胸內科;護理管理;精細護理模式;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032-02
腫瘤胸內科不同于一般科室屬性,該科室患者往往在治療時需輔以放化療配合藥物治療,所以這類患者所承受的痛苦要比一般科室患者都大。因治療時間長、患者承受痛苦大,所以腫瘤胸內科的護理工作也同其他科室有一定差別[1]。要求該科室護理人員除了要針對疾病展開護理之外,還需注意對患者的心理、疼痛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護理,這就使得護理工作者的護理工作必須要精細[2]。為了保證科室護理質量,對腫瘤胸內科護理人員展開規范的護理管理非常重要。該研究就對精細護理模式在腫瘤內科護理管理當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8年1月起該院在職腫瘤胸內科專業護士30名,年齡從21~45歲不等,均值年齡(38.6±2.7)歲。專科學歷12名、本科學歷18名。
1.2? 方法
1.2.1 精細化分層管理? 結合護理人員的能力、資質、職稱與學歷,對護理人員做層級確定,將其分成:執行護士、責任護士、護理組長與助理護士;其中護理組長要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可以在循證醫學的思想指導下解決腫瘤科病區的疑難護理問題,同時對責任護士的工作進行指導;責任護士要求可以熟練運用各類護理器械,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術等,能精準且獨立地完成護理工作,獨立解決科室常見護理問題。定期結合評估結果不斷改動層級劃分,實現競爭上崗,對工作能力強、表現優異的護士予以獎勵。
1.2.2 疼痛管理培訓? 培訓之前,組織麻醉科主任、護理部主任、腫瘤內科護士長以疼痛管理理念為出發點,制定疼痛管理培訓的內容和方案。具體內容包括:非藥物鎮痛方法、腫瘤疼痛基礎知識、癌痛管理知識、腫瘤疼痛的評估、對待腫瘤疼痛患者的安撫與交流技巧等。委派有癌痛管理經驗和授課能力的專家作為授課教師,按照計劃實施表,采用多媒體教授、操作演示和自由討論等形式,對護士進行集中培訓(科室護士安排在1周內完成培訓,每周設置3節內容相同的培訓課程,提倡護士利用工作日積極參加培訓工作,時間可結合護士班次自行調整),并發放有關培訓資料,加強其對疼痛管理知識的掌握。
1.2.3 培養肺部聽診技能? ①由胸部腫瘤專科醫生采用視頻、文稿等形式,向護士講解肺部聽診部位、正常呼吸音與異常呼吸音的特點和區別,結合科室收治患者其疾病特點,重點對疾病常發生的并發癥的呼吸音特點進行講解;②不定期給護士隨機播放呼吸音的錄音資料,加強學習。
1.2.4 加強護士風險意識管理? ①定期組織科室護士學習《執業護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對腫瘤胸內科常見、多發的護理風險應急處理程序、各項規章制度等進行考核評估,并請專業人士專題講解護理糾紛案例,強化護士履行法定職責的意識,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斷強化護士的責任感、提高其風險防范能力。②組織安全法制教育活動:對科室常發生的差錯事故,組織科室護士進行分析討論,并得到最后的整改措施,對媒體報道的有關案例摘選出來進行討論,提高護士對風險管理的認識。③定期開展護理操作示范、培訓及考核,不斷提高護士的業務技能。④建立常見護理風險的應急處理程序與專科護理流程,結合腫瘤胸內科工作實際,對多發、常見的一些公共突發事件以及相關疾病應急預案,常用的基礎操作告知程序等進行強化培訓。
1.3? 評價內容
①分別在2017年7—12月(培訓前)及2018年1—6月(培訓后)這兩個時間段內選出腫瘤胸內科患者200例,比較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②護理管理前后兩組護士癌痛控制護理活動評分[3]:采用疼痛控制護理活動問卷進行評價,包括疼痛評估、藥物鎮痛管理、非藥物鎮痛管理與治療溝通和宣教4個維度,得分越高表示表現越好。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護理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護理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2.5%明顯低于管理前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護理管理前后兩組護士癌痛控制護理活動評分
護理管理后護士在癌痛控制護理活動4個指標上的評分評價均要高于護理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對護士開展的精細護理培訓模式,主要是指培養其對腫瘤患者護理的能力、對設施的掌握運用和管理能力、對專科技術的應用能力[4]。對腫瘤胸內科專業護士加強護理管理培訓,能使其進一步提高自身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術操作水平,使其在應對臨床護理工作時,有足夠的風險意識與識別能力,繼而降低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率當中潛存的人為因素,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保證臨床護理質量[5-6]。該研究結果發現:護理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2.5%明顯低于管理前8.5%。
疼痛管理培訓對于提高腫瘤胸內科護士癌痛管理知識意義重大,因為在影響到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各種因素當中,疼痛是最突出的一點,也是造成患者抑郁、焦慮、失眠等癥狀的主要因素[7]。護士對于疼痛的認知與態度也直接決定著其對患者疼痛護理的實施,而通過疼痛有關教育,是能夠提高護士疼痛管理態度的,從而也有利于幫助患者控制疼痛[8]。該研究結果發現:護理管理后護士在癌痛控制護理活動4個指標上的評分評價均要高于護理管理前。
綜上所述,在腫瘤胸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護理模式,有利于保證護士護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媛,江琴.精細護理在腫瘤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1):11983.
[2]? 陳小虹,王冰.精細護理模式在腫瘤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1):143-144.
[3]? 王曉紅.精細護理模式開展于腫瘤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8):3-5.
[4]? 張華萍.探討精細護理模式在腫瘤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1):84-87.
[5]? 安長霞.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9):223.
[6]? 梁迎.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的價值分析與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3):159-161.
[7]? 范萍,張成鳳.手術室規范化護理配合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效果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3):221,226.
[8]? 王娟,李娟利,祁珊珊,等.精細化管理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醫藥前沿,2017,7(33):249-250.
(收稿日期:20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