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倩

[摘要] 高危妊娠作為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的關鍵成因,同樣作為孕產期開展保健工作的重點難點。建檔立卡加強保健衛生服務管理工作開展的專業規范性,也便于對孕婦在孕期的健康宣教隨訪指導相關資料全面收集。再者需要對孕婦做定期的產檢,及時對不同孕周時產婦的高危因素精準篩查,監測胎兒在宮內的具體生長發育情況,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及缺陷率。近些年社區也逐漸加強對重點孕婦管理工作的重視度,該文將抽取長寧區婦幼所于2016、2017兩年來的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登記表,分析重點孕婦的管理狀況。
[關鍵詞] 重點孕婦;管理;風險類別;孕產期保健;高危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167-02
[Abstract] High-risk pregnancy is the key cause of maternal and perinatal death, and it is also a difficult point for health care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le card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normativ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and also facilitate the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pregnant women's health education follow-up guidance during pregnancy.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gular check-ups for pregnant women, and timely screen the high-risk factors of women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weeks, monitor the specif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etus in the uterus, and reduce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defect rat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the empha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key pregnant women. This article will extract the maternal system health management registration form from Changning District Women and Children's Institute in 2016 and 2017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key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 Key pregnant women; Management; Risk category; Health care during pregnacy and delivery; High-risk pregnancy
根據國家衛生計劃規范要求,結合孕產期的保健工作開展,命名原本的高危孕婦為“重點孕婦”,并且對于不同孕婦做出妊娠風險預警評估,根據孕婦本身的不同程度妊娠風險,劃分為紅、紫、橙、黃、綠風險預警。其中前3個均為高風險,黃色為低風險,綠色為正常無風險。孕產婦及圍生兒的病死率作為對國家、地區在經濟、衛生、文化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的重要衡量指標,高危妊娠者的死亡率較非高危妊娠遠遠較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開展孕產婦保健管理工作的首要關口,因此提高對重點孕婦的管理質量至關重要[1]。該次研究抽取當地區婦幼所2016、2017兩年期間收到的社區轉診單以及助產機構報告單的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登記表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長寧區婦幼所于2016、2017兩年的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登記表。
1.2? 妊娠風險評估方法
每一位孕婦在孕期過程中分別做3次風險預警評估。首次風險評估是社區衛生服務對孕早期階段孕婦做出的風險預警評估,社區醫生通過參照“妊娠風險預警初篩表”[2],并運用觀察、詢問、檢查等多種方法,對孕婦的自身病史、自我感覺以及身體的具體特征表現,來發現孕婦的疾病及風險,篩查疑似重點疾病,填寫“重點孕婦轉診單”前往專業醫療機構檢查確診,如若經過檢查排除疾病可能性,轉回至常規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在產科出診第2次風險預警、在孕婦的孕期28~32周第3次的風險預警評估,均由孕婦的接產醫院進行。
2? 結果
2.1? 重點孕婦發生情況
在統計的2年來共計7 213名孕婦,根據孕婦總數來看,2017年的孕婦數量較2016年有所增加。
2.2? 重點孕婦管理情況
兩年來共計管理了7 213名孕婦(表1),其中經過篩查發出紅、橙、紫高風險預警的有21.05%,有78.19%的孕婦低風險預警。兩年來的高危風險預警篩出率比較接近,分別為19.5%、21.1%、20.9%。
2.3? 不同風險類別重點因素
黃色預警中以瘢痕子宮、年齡超出35歲、不良孕產史作為前3位重點要因;橙色預警中以甲狀腺方面疾病、高齡、BMI≥28 kg/m2作為前3位重點要因;紫色預警中以梅毒、急性肝炎、HIV感染作為前3位重點要因;紅色預警中以血小板減少、各類心肌病、重度再障病情未緩解為前3位重點要因。
3? 討論
孕產婦及圍生兒的病死率作為對國家、地區在經濟、衛生、文化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的重要衡量指標,高危妊娠者的死亡率較非高危妊娠遠遠較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開展孕產婦保健管理工作的首要關口,因此提高對重點孕婦的管理質量至關重要。經該次研究結果發現兩年來管理孕婦的數量較多,2017年較2016年的孕婦管理總數明顯增加,自2016年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也明顯增加了孕產婦數量,重點孕婦的管理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不僅增加了管理難度,還增大了孕婦管理的工作量,需要對孕婦管理的工作經驗不斷總結作出改進。且該次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高危產婦管理中,發出紅、橙、紫高風險預警的有21.05%,有78.19%的孕婦低風險預警。兩年來的高危風險預警篩出率比較接近,分別為19.5%、21.1%、20.9%。這表明了隨著孕婦數量的逐年遞增,應當重視孕婦的規范管理,及時對孕婦做出相應指導并適時就診,從而逐漸落實并增強孕婦的健康宣教及管理[3]。經了解其中外來及流動產婦占比兩年來產婦總人數的68.1%,證明流動產婦的數量與日俱增,整體流動性較大,因此也存在較大的管理難度。應當加強對流動性產婦的健康宣教,轉移地區流動孕婦信息至共同戶籍地管理,還要開拓多渠道人員,加強對孕婦情況的宣教管理,提升孕婦的孕期意識認知[4]。
在展開重點孕婦管理中,首先需要及時發現孕情,通過定期召開醫療助產保健會議,展開轄區內的孕情排查工作。并經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助產機構、服務機構等多渠道,對妊娠婦女及時發現并展開保健宣傳。重點需要對并未上報的高危產婦及時排查并立案管理。其次需要督促孕婦建立圍產手冊,及時將孕婦的保健信息納入至健康管理中[5]。建檔立卡加強保健衛生服務管理工作開展的專業規范性,也便于對孕婦在孕期的健康宣教隨訪指導相關資料全面收集。再者需要對孕婦做定期的產檢,及時對不同孕周時產婦的高危因素精準篩查,監測胎兒在宮內的具體生長發育情況,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及缺陷率。所以想要確保母嬰健康安全,需要重視系統化規范性的產前檢查,孕婦還需要對提早確定分娩機構,遵循待產醫療機構的醫囑定期產檢,及時掌握母胎情況。最后還可實施分級管理,重視建設婦幼保健三級網,始終將保證母胎安全為工作重點,還應當對弱勢群體加大健康教育管理的關注度,提升重點孕婦衛生保健工作的及時公平有效性。根據孕婦有無高危因素定期管理,展開衛生保健宣教,并在孕婦孕晚期電話隨訪了解詳情,規范管理記錄個案。
綜上所述,應當重視重點孕婦管理,從而通過加強衛生保健知識健康宣教,優生檢查健康教育,及時到院診斷就診,從而降低孕產婦圍生兒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劉文奕,翟敏,張雪文,等.濟寧市流動孕產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項目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6,10(5):390.
[2]? 程詩洋.上海市長寧區26例危重孕產婦孕產期保健管理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5):2998-3001.
[3]? 姚慧,丘小霞,夏紅衛,等.2010-2013年廣西高危孕產婦的管理監控情況及其高危因素變化分析[J].廣西醫學,2015(9):1258-1261.
[4]? 楊清麗.官渡區2015-2017年孕產婦管理工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200-201.
[5]? 譚嚴,周密,閆晶晶,等.生育政策調整初期重慶市孕婦建卡現狀及影響因素[J].海南醫學,2018,29(19):67-70.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