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紅


[摘要] 目的 分析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的規范化管理效果。方法 該院消毒供應中心于2018年1月開始對外來器械實施規范化管理(研究組),與2018年1月前對外來器械實施的常規管理(參照組)進行對比分析,針對外來醫療器械包15個(共925件)及患者各150例進行觀察,分析兩組管理方式的管理效果差異。結果 兩組管理后對比的外來器械包合格率、醫院感染發生率、外來器械清洗質量合格率、護理人員對各類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評分、護理質量管理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消毒供應中心在對外來器械實施管理過程中給予規范化管理的管理效果較為顯著,能顯著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管理質量。
[關鍵詞] 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177-02
外來器械主要是指由器械供應商租借給醫院、能夠重復使用的用于與植入物相關手術的器械,外來器械具有價格高昂、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專業性強、器械體積大、重量大及頻繁流動等特點[1]。醫院不對這類器械進行采購主要是由于這類器械使用率較低、更新換代較快及價格較高等,消毒供應中心在從醫療器械供應商處租用器械后應給予相應的清潔消毒處理,減少醫院感染現象的出現[2-3]。有效的管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規范化管理對于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的管理價值,該院消毒供應中心針對醫療器械包進行了相應的管理及分析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消毒供應中心于2018年1月開始對外來器械實施規范化管理(研究組),與2018年1月前對外來器械實施的常規管理(參照組)進行對比分析,針對外來醫療器械包15個(共925件)及患者各150例進行觀察,15個外來醫療器械包中主要包括髖關節包、微創1號包、微創2號包、腰椎1號包、腰椎2號包、頸椎前路包等類型。參照組1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79:71,年齡22~79歲,均值為(41.17±3.69)歲;研究組1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80:70,年齡20~78歲,均值為(41.15±3.78)歲。該次參與觀察的護理人員為同一批,共8名,其中護士3名、護師3名、主管護師2名。
對兩組手術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參照組外來器械實施常規管理,主要包括常規的清潔、消毒、包裝外來器械等基礎操作。
針對研究組外來器械實施規范化管理,具體如下:①成立外來器械管理小組:在消毒供應中心選擇8名護理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組建一支外來器械管理小組,并選擇1名護理人員作為組長,定期組織護理小組強化相應的思想教育,提高護理人員對外來器械管理必要性的認識,學習相應的外來器械包裝、消毒、清潔、運輸等各個環節的管理規范及標準,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引導護理人員完全了解外來器械的管理標準及規范,在培訓后實施相應的考核,將考核與績效掛鉤,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②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及接收流程:外來器械管理過程中應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建立外來器械專崗負責制的管理方式,管理時間固定在中午12:00-19:00之間,要求操作者規范著裝,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嚴格審查外來器械供應商的各類器械許可證、質量檢驗報告等,在外來器械進入醫院后設立專人檢驗,并登記出入消毒供應中心的外來器械信息,保證器械來源途徑。消毒供應中心在接到手術通知后應立即通知供應商準備器械的配送,保證在術前1天下午15:00之前器械安全送至,檢驗完成后實施相應的審查(對外來器械、植入物、動力工具的名稱、規格、數量、清潔度、功能及完整性等進行審查),由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與手術室器械護士對器械使用者、手術名稱、患者信息等進行核查,無誤后簽字確認,根據外來器械的結構特點及清洗要求實施分類清洗操作。按照器械配置清單上的內容及要求由雙人對器械名稱、數量及規格等進行核對。③實施規范化外來器械清洗、滅菌、消毒及包裝管理:針對外來器械實施嚴格的管理,拆開清洗外來器械,采用水流沖洗、超聲清洗、手工清潔等相結合的清洗方式,提高清洗質量。外來器械包裝過程中應檢查外部完整性及清潔度,仔細檢驗外來器械的組裝、零件等,保證器械完整性,并在包裝上填寫相應的手術患者信息、器械名稱、包裝者名稱及有效期等信息,規范包裝流程。最后,針對外來器械進行滅菌處理,實施監控滅菌過程,檢驗合格后打印滅菌清單,并填寫完整信息。每月組織一次會議針對清晰、包裝、滅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出、分析及解決,提高管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管理后外來器械包合格率、醫院感染發生率、外來器械包清洗質量合格率、護理人員對各類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評分、護理質量管理評分等指標。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外來器械包合格率、醫院感染發生率、外來器械清洗質量合格率
兩組管理后對比的外來器械包合格率、醫院感染發生率、外來器械包清洗質量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類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評分、護理質量管理評分
研究組管理后的護理人員對各類器械使用技能考核評分、護理質量管理評分明顯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外來手術器械由于其特殊性屬于高度危險性醫療器械,存在較為嚴重的醫療安全隱患,若不及時進行有效管理將會導致醫院感染現象的出現,為了提高醫療管理質量及減少醫院感染現象的出現,消毒供應中心必須對外來器械進行嚴格管理[4]。
消毒供應中心在對外來器械進行規范化管理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在首次接收外來器械時應確認準入清單,檢查說明書的匹配度,對器械處理條件及能力進行評估,根據配置清單核對名稱、數量及規格等信息[5],準備好相應的物品并規范著裝,在消毒供應中心指定的獨立區域接收器械。常規接收過程中應在CSSD去污區獨立區域接收[6],接收時保證與其他器械獨立擺放,清點、核對及檢查器械配置情況,在雙方簽名確認后留檔。在清潔、滅菌及包裝過程中嚴格根據滅菌方式、器械大小、數量、數量及規格等選擇與其適應的包裝材料進行包裝、清潔及滅菌處理,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對外來器械的管理水平[7]。該研究顯示,實施規范化管理后的研究組管理后的各項觀察指標明顯優于實施常規管理的參照組,說明規范化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在針對外來器械實施管理過程中應采用規范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質量及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少霞,鐘鳳蘭,胡秀琴.優化流程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黑龍江醫藥,2017, 30(1):66-67.
[2]? 溫麗,李杏.優化流程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11):105-106.
[3]? 張麗娜,雷智麗,朱文微,等.優化流程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 16(12):298-299.
[4]? Canullo L,Tallarico M,Chu S,et al.Cl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Protocols Employed for Customized Implant Abutments: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100 Universities Worldwid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2017,32(4):774-778.
[5]? 張良潔,辛超峰,王艷艷.消毒供應中心對外來器械的管理規范化探討[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7,23(5):125-126.
[6]? 金逸.外來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室規范化管理的效果評價[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8):239-240.
[7]? 楊德芝.消毒供應中心外來手術器械質量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4):132-141.
(收稿日期: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