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碧鷺
近日,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才裝飾”)發布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上市。此次上市擬募集資金7.53億元,主要用于建筑工業化裝飾品部件生產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所募集資金中的5.3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比超過70%。
招股書顯示,2017年和2018年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15%和52.99%,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75.62%和38.93%。在營收和凈利潤均大幅增長的情況下,補充流動資金竟成為其金額最高的上市募投項目,德才裝飾對資金渴求程度可見一斑。而這與其薄弱的造血能力及奇高的應收賬款均有關系。更為關鍵的是,報告期內,德才裝飾財務數據存在諸多疑點,需要公司給出合理解釋。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德才裝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77億元、22.03億元、33.7億元、17.7億元;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58.14萬元、6499.4萬元、9029.76萬元、6249.9萬元,報告期內,其業績呈上升趨勢。
然而,業績雖然表現良好,但現金流情況卻并不樂觀。報告期內,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534.38萬元、-5308.77萬元、2772.52萬元、-21096.95萬元,在這三年半的時間中,其經營活動累計流出大約2.71億元的現金,也就是說,該公司大幅增長的凈利潤并未給其帶來現金的增長,反倒是“失血”不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才裝飾此次擬募集的7.53億元資金中,有5.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方面造血能力不足,而另一方面德才裝飾的應收賬款也不低。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應收賬款分別為8.95億元、11.38億元、13.99億元和16.11億元,占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高達81.96%、85.26%、 83.76%和78.96%。
報告期內,其應收賬款增長將近一倍,這就意味著在資金本就不足的情況下,其大量資金還被客戶所占用,使得其不得不大量融資,進而導致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報告期內,分別高達77.10%、77.66%、77.98%和76.66%。
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時刻考驗著其償債能力,而過高的應收賬款,使得其匯款壓力巨大,再加上糟糕的現金創造能力,德才裝飾的資金鏈狀況著實令人心懸。
據招股書披露,德才裝飾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2.03億元,按照其收入構成來看,主要為裝飾裝修業務和房屋建筑業務,按照相對較低的11%計算增值稅稅率,則其當年的含稅營收約為24.45億元。按照財務勾稽關系,這個規模的含稅營業收入應體現為同等規模的現金流入和經營性債權的增減。
在當期合并現金流量表中,德才裝飾2017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6.2億元,當年德才裝飾預收款項增加了2430萬元,剔除該金額的影響后,當期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金額為15.96億元,將其與含稅營收相勾稽,相差約8.49億元,理論上,這部分應該體現為同等規模經營性債權的增加。
2017年末德才裝飾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含壞賬準備)合計為13.48億元,僅比上年年末增加了2.78億元,跟8.49億元的理論金額相比,有5.71億元的差距。
以同樣的邏輯分析其2018年的數據,也存在類似異常。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德才裝飾的營業總收入為33.7億元,考慮到當年增值稅的變化(自2018年5月1日起,相關增值稅稅率由11%下調至10%),按月平均計算收入后,估算出其當年含稅營收約為37.18億元。而當期德才裝飾“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6.86億元,剔除5789萬元預收款項增加額的影響后,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約為26.28億元,這相比37.18億元的含稅營收要少10.9億元,理論上該差額應體現為同等規模經營性債權的新增。
2018年末,德才裝飾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含壞賬準備)合計為17.21億元,相比上年年末僅增加了3.73億元。很顯然,這比理論上應該增加金額少了7.17億元。
德才裝飾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小于營業收入,差異主要原因為客戶以承兌匯票、房產結算工程款,公司將部分收到的票據背書、房產用于支付材料采購款、勞務款或購置長期資產等,該結算未產生現金流,不作為銷售現金流入所致。那么,這樣的表述能否解釋我們上文所核算出的勾稽差異呢?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采購勾稽關系來簡單驗證。
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德才裝飾向前五名原材料供應商采購金額為1.98億元,占總原材料采購額的13.36%,由此可知,其全年原材料金額約14.79億元,算上增值稅后(增值稅稅率同上),可估算出其全年的原材料含稅采購金額約17.21億元。
除此之外,2018年德才裝飾向前五名勞務供應商采購的金額為6.35億元,占總勞務采購的42.96%,由此可以計算出全年的勞務采購總額為14.79億元,該部分的增值稅稅率為6%,由此可估算出其全年勞務含稅采購金額為15.68億元。兩項采購共計32.88億元,理論上,該部分含稅采購一方面會體現為現金流的流出,另一方面則會導致相關經營性債務的增減變動。
2018年,德才裝飾“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24.41億元,(本期預付賬款變動額甚微,無需考慮),與含稅采購金額相較少了8.47億元,這也就意味著本期其經營性債務將會出現同等規模的增加。
翻看其資產負債表,2018年其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較上年度僅增加了6.53億元,這比理論應增加額少了大約1.95億元之巨。
上文我們曾提到,德才裝飾表示,其曾將部分收到的票據背書、房產用于支付材料采購款、勞務款或購置長期資產,因此,如果上文中營業收入與現金流的勾稽差異是由此而產生,那么理論上,采購總額與現金流的勾稽差額以及長期資產的增加金額應當大于或者接近營收與現金流之間的勾稽差額,那么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招股書顯示,2018年德才裝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合計為1.84億元,較2017年僅增加了3733.43萬元。此外,當年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為0,即當年不存在資產出售,另外雖然存在固定資產折舊等因素影響,但期初與期末影響到的金額也應該大致相同,因此,即使這新增加的3733.43萬元長期資產全部來自于承兌匯票背書購買和房產換購,再算上這1.95億元采購與現金流之間的勾稽差異,合計也不過2.32億元,相較7.17億元的營收現金流勾稽差額,仍然有4.85億元無法解釋。
以同樣的方式核算其2017年采購數據,也存在類似情況。
2017年其向前五大原材料供應商采購額為1.19億元,占材料采購總額的比為12.43%,由此推算出全年原材料采購總額為9.55億元,按照17%的增值稅稅率估算,采購總額為11.17億元;2017年其向前五大勞務供應商采購額為4.18億元,占勞務采購的比為44.31%,由此推算出全年勞務采購總額為9.44億元,按照6%的增值稅稅率估算,其勞務含稅采購金額大約為10億元。材料與勞務兩項含稅采購合計共21.17億元。
同期其“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4.77億元,扣除預付賬款變動后與含稅采購金額相較少了6.53億元,理論上,該金額將導致其經營性債務的增加。然而,德才裝飾2017年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較上年僅增加了5.13億元,比理論應增加額少1.4億元。
2017年,德才裝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較2016年增加了2202.37萬元,即使該金額全部來自于承兌匯票和房產,再算上1.4億元的勾稽差額也不過1.62億元。而當年沒有現金流和債權支撐的營業收入則有5.71億元,二者仍然相差4.09億元之巨,顯然,這無法用承兌匯票背書及房產支付長期資產來解釋,這個“鍋”承兌匯票和房產背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