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暢
【摘 要】國有企業是我國的經濟市場當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對經濟的調節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肩負著維持我國的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責任。但是在我國的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以來都面臨著很多挑戰。金融風險已經是我國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項挑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國有企業面臨的風險,同時也討論了金融風險對我國國有企業所產生的影響,之后提出了如何對金融風險進行防范的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金融風險;風險防范與控制
目前我國的經濟主體在面對和金融相關的不同的活動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國的經濟主體也因此出現很多損失,同時也受到了各種不利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就是金融風險。一般來說,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同時具備商業和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無論是對我國的國民經濟進行調節,還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能夠產生重要的作用。如果國有企業因為金融風險而導致出現運行問題,那么很容易會讓國民經濟產生惡劣的影響,導致整個市場經濟出現混亂。
一、國有企業金融風險的類型
1、投資與融資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源之一。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作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擔負著極為重要的責任,因此在經營的時候,國有企業對于資金的管理不可謂不苛刻。特別是在投資風險方面識別和防范需要尤其重視,投資風險主要是代表了想要投資的一方為了能夠實現某種目標而進行一系列的財務活動。而這樣的財務活動引導致了極大的虧損,甚至使得企業破產。一般來說,在企業獲取資金方面,融資占有極大的比例,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都必須要經歷融資環節。同樣,融資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項極為嚴重的考驗。融資風險一般是代表了企業在籌集資金的時候,因為對資金的使用失敗,無法償還借債而產生的風險。一般來說償還債務的能力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是具有一定差異的,所以不同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進行和實力相當的融資決策和投資計劃,只有這樣,才能夠盡量的避免因為投資以及融資失敗而產生的風險[1]。
2、利率與匯率
匯率風險也可以被叫做匯兌風險,一般來說是一種和經濟實體有關的資產或者是負債,也有可能是一種企業的收入和費用。人民幣對于我國國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人民幣的匯率產生的波動,而導致的外匯價值出現變化,對于國有企業在經營或者是財務狀況方面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企業進行跨國貿易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訂單交付的時間超出計劃范圍的情況。如果人民幣的對外匯率降低,那么進口后在交易的時候,其貨幣就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那么企業就很容易面臨虧損的影響。不僅如此,折算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匯率風險,如果很多國家的匯率都出現了波動,那么人民幣的折算總額也會出現一定的風險,利率和匯率之間的風險是相互聯系的,市場利率因為變動而產生的不確定性,會使得市場的經濟主體出現很多的損失。國有企業在進行經營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都會因為經濟環境發生改變,或者是銀行的政策出現轉變而導致出現市場利率的轉變,這也很容易使得國有企業出現一些匯率風險[2]。
3、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風工具的風險和我國的基礎金融工具是相互呼應的。衍生金融工具一般來說是建立在我國的基礎金融工具之上,其價格是根據基礎金融工具出現的轉變而產生變動的一種衍生出來的金融產品。衍生金融工具一般來說能夠有效地幫助國有企業在發展的時候避免因為市場風險而導致損失,根據自身不同特性,可以有效地幫助國有企業配置資金。因為衍生金融工具對于操作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也很容易因為操作失誤而造成企業面臨巨大的風險,甚至讓企業的盈利出現問題。同時衍生金融工具也可以全面的放大基礎金融工具帶來的風險,因此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時候,需要正視其巨大利益的背后所產生的巨大的挑戰。而且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避免市場風險所帶來危害的時候,也需要重視因為衍生工具自身所帶來的危害。
二、金融風險對國有企業的影響
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在金融風險背景下的合理的資金籌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金融風險基礎上,資金的投資利用達到最大的價值,才能使企業能夠達到經濟目標,同時也可以得到長遠的發展。對企業來說,資金的使用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金融風險。一般來說,金融風險如果爆發之后,很容易使市場遭受極為重大的打擊,國企因為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旦金融風險背景下出現了經營困難的問題,那么很容易使得社會也出現很多負面影響,甚至導致失業率暴增。如果國有企業在遇到了巨大的經風險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市場穩定,政府就必須要通過財政支出來化解出現的問題。可以認為,金融風險的防治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是幫助我國維持國民經濟增長的必要的策略。
三、國有企業防范與規避金融風險的對策
1、融資風險控制
為了能夠讓我國的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合理的防范融資風險,國有企業需要在進行融資的過程當中,盡量提高自己的風險管理意識,同時也要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融資風險機制。首先,在融資的過程當中,對于風險的判斷是極為重要的,企業需要實施更加科學的風險判斷模式,對融資當中的風險預警需要合理的評估。同時企業也要預測自己有可能在融資當中遇到的不同的風險,針對遇到風險的強弱來培養自己內部風險管理隊伍的專業水準。同時也要根據自己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隊伍,來斷定在目前的市場環境當中自己真正的實力,判斷企業能夠面臨的融資風險的具體程度。其次,我國國企業需要選擇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融資模式,盡量壓縮投資成本。隨著目前我國的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全球化,大部分先進的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方式都在不斷變得更加復雜多元。但是無論使用任何一種融資方法,企業需要承擔資本是一定的,所以企業需要首先考慮不同的資金及具體來源。同時,要了解自己實際的資金需求和經營特點,以此作為基礎,來尋找更加符合自身發展的融資成本。最后,需要對融資的具體需求有一定的估量, 同時也要控制自己資金投放的時間,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企業因為資金斷流,而需要承擔的償債風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