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增大和改進農村金融市場,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是解決農村現狀的根本方法。也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
【關鍵詞】金融創新;農村經濟發展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農村經濟發展十分重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小康社會的建立,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也逐漸的顯現出來。進入新的時期后,我們國家十分重視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出來。農村經濟發展資金匱乏,農村金融發展緩慢等都是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而我國的農村金融市場長期以來屬于相對滯后狀態,金融市場的萎縮導致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遲緩。增大和改進農村金融市場,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是解決農村現狀的根本方法。也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的歷史事實,證明了金融支持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屬于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數量較多,三農的發展問題對我國總體發展全局來講,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其緊密聯系著國民經濟的健康成長、政治和社會的安定。同時,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成長,可以確保我國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所以,三農問題已經變成牽制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成因。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在于發展經濟,隨著對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的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農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我國堅持將農業作為重點任務去落實。雖然從改革開放開始,農村經濟機制的變更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但是,在建設我國新農村的過程中,農村金融發展較為落后,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村事業社會的發展也相對緩慢,農民之間的收入相差較大,農村資金不斷流失、農村貸款困難等現象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因此需要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結構做出適當調整,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金融作為堅強的支持后盾。目前,從正規的金融渠道很難滿足我國農戶對資金的需求,農戶把大部分存款放進正規的金融機構,但很少從正規的金融機構中進行貸款。
二、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途徑
1.農村金融與城鄉協調發展。重視三農問題,城鄉協調發展是我黨和國家政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提出的。重視三農問題、協調城鄉發展首先要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農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主體地位,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不被侵犯。確定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的正確定位和關系,建立政府、市場、農戶、金融相互協調發展的模式。推動農村農業產業化進程,注重協調發展,重視金融支持在農村農業產業化進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政府的領導作用。政府的正確領導、引導、指引才能正確處理三農問題,才能加快農村的農業產業化進程。因此建設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高效的政府金融協調組織,能夠更好地為農村的建設做出貢獻。
2.正確理解農村金融的重要性。勞動分工是促進生產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金融發展可以通過對勞動分工的促進,并進而促進經濟的增長。發達的城市和不發達的農村最大的區別就是分工水平的差異,如果投資不是用來發展適當的分工模式和提高分工水平的話,則投資于物質資本品、教育或研究并不能自動地提高未來的生產力;因此,圍繞資本概念的關鍵問題并不在于我們投資多少,而是什么樣的分工水平和模式被用于機器、教育以及研究的投資上。農村金融功能想要發揮真正的作用必須從科學上定義。必須要定位在社會分工上、生產的專業化水平上。與此同時,由于地區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的農民思想傳統的不同。因此農村的金融機構要根據我國國情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制定符合農村符合區域經濟的各類金融產品。農村的金融資金要設立透明、公開、公正、長期、有序的資金鏈條,政府機關、金融機構、社會各個投資機構都要加大對這條資金鏈的管理和監督,確保資金鏈條的長久有效。
3.農村金融的建立要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目前農村金融的主體是農村信用社。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不能盲目的、強硬的將其他商業銀行拉入農村。通過加強、改進、完善、擴大現有的農村信用社,可以推動其他商業銀行重新回歸農村。商業資本和社會資金也會重新流入農村的產業革命上。扶植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農村信用社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實現。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建設一些符合農村現狀的中小金融機構。放寬政府對金融,尤其是農村金融的監管強度。通過農村自由合作社的形式鼓勵農戶以集體或者個人的形式開展新型的農村金融業務。這樣,通過扶植農村現有金融組織,鼓勵開設非官方金融組織等方式。可以有效活躍農村的金融市場,增加農村金融市場的現金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創新金融新產品和金融服務
1.健全創新的激勵約束機制。金融機構要盡快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需求,加強農村信貸產品的創新,不斷開發系列性、多樣性的金融產品,豐富農村金融產品市場。金融機構需要建立一套考核機制,此機制應具有創新性、獎勵性和激勵性等特點,并全面覆蓋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全部流程。與創新有關的部門和成員,應該全部被納入到激勵與考核體系當中進行統一考核。各級政府應從財政撥款中撥出部分經費,用來成立和補貼金融創新獎勵基金,特別是對創新成果顯著的本地金融機構進行獎勵。通過這種方式,來調動金融機構和具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創新激勵的服務理念,健全的創新激勵約束機制,把創新效益發揮極致,同時使金融風險降低到最小。
2.豐富農村金融的服務產品。各級銀行在此過程中要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實地調研,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調整金融機構設置。利用各種靈活多變的方式,創新農村貸款模式,擴大農戶的各級各類貸款,增大各類金融服務產品的覆蓋面,進一步提升農戶對小額貸款等新型金融服務產品的認可度。通過各種途徑,加大和改進農村農戶的貸款方便程度??梢岳玫胤秸抛u貸款或者以集體的形式貸款。地方政府要重視微小金融機構在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微小金融機構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農村金融業。
3.建立完善農業保障體系??陀^的講,不斷加快農業保險制度的建設,增加農業保險種類,是我國農民增強抵御農業風險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政府的正確引導,可以改變農村目前的金融現狀。一是在政府的監督下設立商業性質農業保險和政策性質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金融體制。二是通過財政補貼對參加保險農戶提供一定的費用補貼。加大農戶的投保熱情。三是政府牽頭開設新型的保險與信貸相結合的創新型金融業務。為農戶的農業生產免除后顧之憂。通過這些手段可以有效的分散農業風險,降低農業風險指數。同時也為農戶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
4.優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要改變貸款行業的現狀,要敢于下放貸款審批權限,對該權限的下放還要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為了滿足農村農業生產的特殊要求,可以適當減少中間流程和審批環節。與此同時,應當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在農村的建設,盡快建立現代的農村金融支付系統。提高和擴大大小額支付范圍,為涉農企業和農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務。增強農村銀行的結算功能,加快農村的電子商務和非現金結算等方面的普及和推廣。研究生產適用于農戶、農業生產方面的新興金融服務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