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濱 李文婷
【摘 要】為了能夠重建海上絲綢之路,我國結合目前世界格局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政策思想,這也給國內金融業今后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契機。我國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國家,自身經濟金融的發展對于“一帶一路”的重建將會起到十分積極的幫助作用。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就對“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進行了針對性分析論述。
【關鍵詞】“一帶一路”;金融發展;金融效應
1.引言
金融國際化無論是對于一個國家還是對于一個地區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其對于該地區的整體金融國際化發展將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從宋元時期我國就開始了與其他周邊地區的貿易往來,在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史當中占據著極高的地位。我國在最近幾年憑借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不斷的對自身相關政策措施進行積極的完善,力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外資,有效的對自身金融進行拓展。而隨著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思想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更是給我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但是在這種良好機遇的大背景下還應當正視我國金融業自身在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比較多的制約因素,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的話必然會導致自身發展受到影響,因此必須結合具體的制約因素制定較為有效的措施,而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所展開的。
2.制約“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發揮的問題
2.1外貿數量型增長面臨挑戰,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弱
目前我國進出口農產品以及工業制品的企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而這也造成了出口產品種類方面呈現出了一定的結構單一的情況,而且在這些企業當中主要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個良好的品牌優勢,很多出口到國外的商品主要還是以中低檔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及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一些技術含量以及附加價值較高的產品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十分的大,這也導致了其自身的結構矛盾相對來說比較突出。
2.2外資利用率低,資金到位不及時
雖然在最近幾年我國的投資環境得到了十分良好的改觀,但是其自身的投資軟環境與外向型經濟國際化發展的需求相比較的話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目前我國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所制定的一些優惠政策還存在著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一些政府的職能部門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或是工作效率低下或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在對相關政策進行落實的過程中往往給外商企業設置了多個障礙,在執行的力度方面也存在著大打折扣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直接就導致了自身的招商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
其次就是很多政府部門在對相關事務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互相推諉的情況,導致政府在進行掌上因子的過程中很多之前面向外商或者外部資本的承諾最終落空,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在外傷心目當中的信譽與公信力,導致了很多外商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熱情不足的情況。
2.3產業國際化發展層次和水平較低,國際貿易環境壓力增大
自從改革開放政策正式實施以來,我國的第一、二、三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化發展機遇,整體國際化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從最近那幾年我國企業所出口的產品來看,主要還是以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這些產品在整個國際商品產業供應鏈當中處于中下游水平,這些產品在與國際市場進行競爭的過程中普遍缺乏一定的競爭力,缺少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所以很多時候這些企業都是單純的依靠價格競爭以及價格戰立足于國際市場當中,但是這些產品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潤普遍來說比較低,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雖然最近幾年企業的出口量始終保持著比較高的增長速度,但是與之相反的是經濟效益卻有減無增,對于我國整體經濟的貢獻度相對來說比較小。
3.發揮“一帶一路”經濟金融效應的對策
3.1提升出口產品競爭力
首先需要做到的一點就是應當不斷的提升我國企業的產品出口競爭力,其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在大力國際化發展傳統貿易的基礎上積極引進一些先進的外部技術。在這里所闡述的傳統貿易主要指的就是一般貿易,其是一般意義上的貨物的進出口,通過相關數據顯示傳統貿易仍然是目前我國相關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過程當中的一種主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外向型經濟國際化發展戰略當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企業在今后的健康國際化發展,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國際化發展外向型經濟。
3.2加強外資利用率
同時在對外商投資進行有效利用的過程中還應當在質量以及水平上進行有效的完善,相關政府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應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和重視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使得一些外部資本能夠更加主動的投資到我國企業當中,從而形成一個較為良好的“乘數效應”,有效的促進外商投資項目規模在今后得以進一步的擴大,進而帶動相關產業以及行業的不斷國際化發展。另外還需要做到的一點就是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有效的轉變引資思路,從而最大程度上的改變過去較為單純的主要以追求數量型的增長模式,不斷要將資金引入到相關企業內部。同時在引入的過程當中還應當對資金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最大程度上的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從之前的追求規模犧牲環境有效的轉變成為如今的集約的可持續性國際化發展模式。
3.3優化產業結構
通過之前的相關論述能夠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還是集中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當中,而這些產業在國際市場經營競爭的過程當中,其所能夠獲得的利潤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目前我國的第三產業的一些金融服務業當中,相關的企業的投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對外投資所能夠帶來的產出效益也相對來說比較低,因此相關政府應當積極的擴大投資領域以及投資規模。
4.總結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對“一帶一路”所產生的經濟金融效應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制約其效應發揮的影響因素,最后針對性提出幾點建議對策。
【參考文獻】
[1]張晨迎. 論“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J]. 中國經貿, 2017(2).
[2]張博覃. 關于“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分析[J]. 全國流通經濟, 2017(26):60-61.
[3]賴卓清 . “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分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8.
作者簡介:李濱(1994—),女,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現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李文婷(1993—),女,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現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