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革命時代的到來,催生了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中去。信息資源通過網絡流通,更加便捷,更加快速,傳統的經濟環境受到了網絡經濟的沖擊,其對于經濟環境、經濟活動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越來越深入。經濟環境的改變,企業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升級,對成本核算的方式和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當前網絡經濟環境的現狀的前提下,對成本核算方法適應網絡經濟的方式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關鍵詞】網絡經濟;成本會計;成本核算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引進和使用,帶來了經濟環境的改變,經濟狀況的革新,其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實實在在滲透到了相關的方方面面。在網絡經濟環境下,傳統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已經無法更好的服務于現代企業的經營目標。
一、網絡會計出現的背景
從工業革命開始,整個社會經歷了三次革命,第一次的工業革命帶來了改變生產方式的蒸汽動力。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的電力,再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給經濟生活帶來了顛覆,其大大的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改變了企業的生產模式,也對傳統的成本會計核算提出了改變的期望。
網絡經濟的環境下,企業能夠通過網絡獲取及時的享有各種信息資源,要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生存下去,就必須保證自身與市場的同步性。
二、網絡經濟對于經濟環境的影響
1、信息資源共享下形成了新的經營形式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信息產業的飛速崛起,使得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發生了重大變革。網絡不僅僅承載了信息的溝通,而且開創了新的經營平臺,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上發展了起來。
網絡信息時代,時間和空間的近乎為零,這使得商品的交易發生在時間上、空間上都包含了更廣的范圍。信息的傳遞可以做到短時間內跨越比傳統經濟中更遠的距離,信息資源的交流可以做到迅速準確,市場行為發生的時間和空間上相對來說更為自由,電子商務這種新的經濟組織和經營形式急速發展壯大,對整個傳統經濟的發展帶去了沖擊,迫切要求傳統經濟形式的徹底洗牌。
2、個性化經濟使得企業“零庫存”成為可能
在傳統經濟環境中,所有的產品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批量化生產,同質化生產,存貨的存在不僅導致了資源的閑置,也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但是在網絡經濟的環境下,信息溝通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市場能夠形成需求多樣化的經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信息流通速度快,為適應市場的瞬息萬變,企業必須靈活的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產,需求的多樣化要求生產以及服務的個性化,需求拉動生產,由后向前安排生產,使得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形成“零距離”的關系,“零庫存”模式成為可能。
3、知識資源成為網絡經濟中重要的生產因素
網絡經濟環境下,知識資源作為新的重要的成本組成部分在企業競爭中逐漸占據主要位置。除了傳統成本核算中,材料的消耗,人工的耗費以及制造費用的消耗之外,信息經濟環境下,知識資源優勢獲取已經成為了企業在當下激烈的競爭中獲取的絕對優勢。知識資源已經成為了出材料、人工、制造費用之外,重要的成本組成部分,并且逐步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和認同。
三、網絡經濟對于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影響
1、網絡經濟對于傳統會計基礎的影響
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以貨幣計量是傳統會計理論中常見的四大主體。基于網絡經濟視角,會計核算的環境和條件所出現的變化比較顯著,主要體現在:
會計主體模糊,在網絡經濟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網絡的全面覆蓋,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企業不斷進行重組、兼并、強強聯合,實現跨行業、跨區域的聯合,不斷進行優化,主體變化較快,從而變得模糊,與嚴格限制了會計工作的具體范圍的傳統會計有很大的不同。
持續經營及會計分期假設逐步瓦解,在網絡經濟時代中,信息流動速度快,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復雜,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中,企業必須隨時掌握自身企業經營的相關動態。在這樣的要求下,會計核算方式應該是即時的,具有及時性的。會計核算從靜態的模式發展到動態的模式,財務信息的呈現變得更加迅速、準確。
貨幣計量的不穩定性,傳統意義上的會計貨幣計量是假定幣值穩定不變的。但是在網絡經濟環境下,信息的流通性使得全球一體化得以輕松實現,這樣又加劇了經濟環境的復雜性,極有可能造成貨幣幣值的波動,從根本意義上撼動了貨幣計量的會計基礎。
2、生產費用無需在完工產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網絡經濟下,需求推動生產的模式,使得企業“零庫存”得以實現,生產費用無需在完工產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生產技術的革新,提高了生產效率,壓縮了生產周期,成本核算周期與生產周期保持同步,簡化了成本核算流程。由此可知,網絡經濟給整個會計核算環境帶來了顛覆式變革。
3、“以需定產”采用變動成本法核算成本
在當前信息環境下,信息資源在市場上得到充分的利用,供需雙方都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了解相應的信息,可以根據相應的信息做出決策。個性化需求在市場中愈來愈凸顯,由需求決定生產,采用變動成本法核算成本,將利潤與銷售量掛鉤,強調了銷售的重要性,將市場的需求放在企業生產的中心,按需生產,根據銷售量合理確定成本,規避企業風險。
四、順應網絡經濟的成本核算新方式
為順應網絡信息時代的市場,產品成本核算的方式需要不斷改善,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增加成本核算包含的內容
將人力資源、技術、知識、信息等無形資產納入核算范圍,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的資產由有形化向無形化轉變,導致成本核算的中心也隨之變化。企業之間的競爭,早就已經脫離了基本的有形資本的優化,更多的是在于無形資本的充分運用帶來的附加價值。無形資產在企業運營中越來越重要,不同于傳統經濟核算將無形資產直接歸類于管理費用。新的成本核算,應該根據不同情況,合理的將符合條件的無形資產計入產品成本,重視無形資產的完整的科學合理計量。
2、運用作業成本法
網絡經濟環境下,企業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特點明顯,高新技術產業,流程也日益復雜,按照傳統核算方法難保成本核算結果的準確性。作業成本法以作業為基礎,對各種主要的間接費用采用不同的簡介費用率進行產品分配的成本計算方法。傳統成本核算中,間接費用的分配總是以一個總量為基礎,不夠準確。按照相關不同的作業量有區別的進行分配,能夠提供某種產品具體消耗間接費用的信息。
3、成本會計核算和國際接軌
網絡經濟時代,信息圈子擴大,經濟全球化影響明顯,成本會計核算應該與國際接軌,在傳統的成本核算的基礎之上,借鑒國外成本核算的經驗,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積極融入國際市場,順應信息條件下市場發展的趨勢。我國經濟環境不斷開放,與國際的聯系不斷加深,經濟模式越來越向國際靠攏,為了適應不斷走向國際的經濟環境和經濟模式,會計核算也要不斷改善,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
五、總結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革新了市場的經營模式,也對傳統的會計基礎以及方法進行了根本的改變。網絡的發展對于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是整個經濟管理領域的一次革新,引領著財務管理發展的新方向。信息經濟環境的不斷完善,也推動了會計理論的不斷進步和完善,未來的財會管理會越來越貼合市場,
【參考文獻】
[1] 孟欣. 網絡經濟下成本會計的發展與成本核算[J]. 商場現代化,2017(5)
[2] 劉秀. 網絡經濟下成本會計的發展與成本核算[J]. 福建質量管理,2016(16)
[3] 賴小英 .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核算[J].當代經濟,2014(10)
[4] 張君. 網絡經濟下成本會計的發展與成本核算[J].經濟師,2014(4)
作者簡介:龔嫄(1988—),女,土家族,湖南張家界人,職務/職稱:講師,學歷:碩士,單位: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新經濟環境下成本會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