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老年人人口在總人口中比例的增加,中國老齡化社會程度不斷加深。因為年齡在60歲及其以上的老人身體、心理機能都會逐步下降,所以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的設計對于當今社會尤其重要。而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設計出現的原因,從而看到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出現的意義。
【關鍵詞】老齡化社會;室內空間設計;適老性;無障礙
一般來說,老齡化社會的產生都和國家老年人口數量有關。雖然在聯合國傳統標準中,老齡化社會是指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但現代社會人們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勞動力的稀缺,讓聯合國開始上調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把新標準規定為65歲老人占總人口的7%,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盡管當今時代,老年人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比以前好很多,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難以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再加上許多老年人不愿意輕易離開自己的居住場所,所以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設計的出現對于當今老齡化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出現的原因
作為以群體生活為主的生物,人類出現的每種室內居住空間都有它特殊的社會背景,而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被設計出來就有著復雜的社會背景,而以下幾點就屬于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出現的主要原因。
1、老齡化社會情況的加重
因為中國國情的緣故,中國曾經實行過鼓勵生育和計劃生育的措施。不過,這兩種措施出現的某些偏差,導致中國老年人數量的增加,以至于出現了中國老年化比較嚴重的現象。從幾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間的統計來看,英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用了80年,美國則是60年,而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竟然只用了18年,也就是1981-1999年期間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的速度還在加快,可見中國要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確需要采取大量措施。除了老人數量增加的問題之外,中國老人中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數量也會進一步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設計出合適的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足以減輕老齡化社會產生的某些壓力。
2、社會進步導致人們對居住條件需求的增強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老年人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而中央“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也讓老年群體成為社會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再加上國家各種政策的扶持,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識也日益上升,追求多樣化的產品,而養老地產開始出現在大家視野之中,成為最易見效的突破口和切入點,讓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成為更多老年人的居住選擇。
3、老人身體對于無障礙適老性室內設計的適應性
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下降和心理狀態的改變,老年人對于居住空間舒適性的要求會日益增加,而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的設計,正是從老年人身體心理的情況出發的,帶有強烈的人文色彩,從而提高老年人的身體能動性,增加老年人的自信心和對于自己的心理認同感,讓老年人對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有極高的適應性。
二、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出現的意義
1、方便老人生活
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是針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產生的,在這種空間里,每個細節都體現了照顧老人的想法,比如起居室各種家具之間的間隙高度和家具們的獨特設計,可以讓老人能夠避免不必要的傷害,而臥室廚房又能夠讓老人養成不錯的生活習慣,減少生病的次數,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2、增加老人歸屬感,減少孤獨感
社會節奏的加快,會讓老人們的親屬不得不努力工作,有時候甚至不得不忽視老人的日常生活,而老人也會因為親屬角色的缺失產生孤獨感,從而產生心理壓力。而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的趣味性,可以讓老人感受到熱鬧和關懷,從心理上提升成就感和歸屬感,能夠更好地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同時,這種空間不會約束老人的活動想法,讓老人進行適當地活動,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增強老人的活力。
3、減少獨生子女壓力
因為政策緣故,許多老人的贍養責任都只能靠獨生子女自己承擔,再加上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產生的工作壓力,讓獨生子女的贍養壓力很大,有時候甚至工作期間都要擔心老人自己在家時的狀態。而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作為專門為老人設計的空間,讓老人即使獨自在家也可以行動自如,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而老人也可以利用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為子女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加老人的愉悅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的確適合如今這個老齡化社會,不僅能夠給老人們打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也能夠為了幸福生活奮斗的人們減輕壓力,減少后顧之憂,讓社會朝著更加美好先進的方向發展。而且,無障礙適老性室內居住空間也增加了人們的住房選擇,提升了房屋的多樣性,為住房市場增強了一定的活力,幫助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清華《適老性住宅設計策略分析》[J]規劃設計2016.12.
[2]朱愷群《適老建筑設計探析及啟示》[J]武漢勘察設計2016.1.
[3]任薇《探討老年住宅適老性室內設計的要點》[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4.5
作者簡介:孫曉(1982—),女,漢族,重慶市人,本科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從事的工作: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