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代敬語體系發達,而現代日語之中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敬語發達。本文擬通過對比漢日敬語的界定與構成,即中文中的敬辭、謙辭、禮貌語,及日語中的尊敬語、自謙語、鄭重語,來淺析漢日敬語中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關鍵詞】漢日敬語;表敬方式;敬謙詞;尊己卑人
《現代漢語詞典》中定義敬語為:含有恭敬口吻的用語。敬語的定義分為狹義的敬語和廣義的敬語。所謂狹義的敬語,即有著禮貌色彩的詞匯、句子等。而廣義的敬語則是指除它以外的、非語言的表達形式。如動作。敬語是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之中一直存在的、具有歷史又普遍的表達方式。坂川山輝夫曾言,敬語是“語言美的最高峰”、“人際關系的方程式”。
一、漢語敬語的界定與構成
在我國,敬語的名稱有數十種。除了“敬語”,還有禮貌詞、客氣語、客套辭、客套語、敬稱式等稱呼方式。自先秦時期開始,中國古代哲人們對于敬語便有了頗多關注。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孔子所代表的儒教崇尚“貶己尊人”思想,古人在不同場合、地點也講究不同的禮數。因此,中國古代漢語中的敬語系統十分發達。但是在進入了現代社會之后,由于人們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等種種轉變,使得現代漢語中的敬語體系與古代相比受到了弱化。
在漢語之中,敬語主要分為以下三類:敬辭、謙辭、禮貌語。以下將以親屬稱謂性敬謙辭為例:對其構成進行簡單論述。
1.敬辭
學術界對于現代漢語的敬辭界說方法一向眾說紛紜,主要分為三種界說:“恭敬”說、“禮貌”說、“敬兼禮”說與。其表敬方式主要依賴詞匯來實現。以下以親屬稱謂性敬語為例:。
(1)先+~:對于己方已故親屬的敬稱
(2)尊+~:對方親屬的敬稱
如上,以“尊”為開頭,表示對于對方親屬的尊稱。也包含著“卑己尊人”的意味。如1中尊稱對方祖父為“尊翁”,尊稱對方父親為“尊公”等。
(3)令+~:對于長輩、同輩或對方晚輩親屬的敬稱
如上,以“令”為開頭來尊稱他人親屬的情況也十分常見。
2.謙辭
謙辭是含有謙卑之意的詞語,主要用于指代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例:如:“拙見、舍弟、鄙人”等。
(1)家+~:對別人謙稱己方的親屬
(2)舍+~:對于輩分低于自己或同輩但年齡比自己小的親屬的謙稱。
陳松岑曾表示,“謙、敬詞雖然有一些容易相混,但是絕大多數,兩者的界限還是很清楚的。如果遇到某些不甚清楚的謙、敬詞時,主要可以從用法上區分是用于自稱,還是用于他稱,自稱應該是謙詞,他稱應該是敬詞。”
3.禮貌語
禮貌語則被分為了廣義、狹義。廣義的禮貌語是指說話有禮貌。而狹義的禮貌語是指特定語言社群中某些現成的詞語。如:“你好”、“歡迎光臨”、“請”、“能否”等。
二、日語敬語的界定與構成
眾所周知,日本的敬語具有很完備的系統,也十分發達。這是日本語的一大特征。論其起源,較為廣泛的一種說法則是其起源于古代日本人的言靈意識以及日本森嚴的等級制度。直到現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交際之中,敬語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巨大。
1.尊敬語
尊敬語的定義為:“說話人對話題人或聽話人給予高級禮遇、對話題人或聽話人對言行、性質、狀態及其所屬事物表示恭敬時使用的一種敬語表達方式?!?/p>
尊敬語的表達形式分為多種,下面筆者取最常用的幾種情況簡短說明。
(1)尊敬語名詞
A人稱代詞
例:どなた、先生等
B名字、職務后加敬稱或人名后加敬稱
例:田中さん、綾瀬先生等
C尊敬語接頭辭(お、ご、貴等)后加名詞
例:貴社、御禮、ご注文等
D名詞后加尊敬語接尾詞(殿、様等)
例:田中殿
E尊敬語接頭辭后加人稱代詞加尊敬語接尾詞
例:お母さん、お客様等
尊敬語名詞的表達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在此略去不做描述。
(2)尊敬語動詞
A不規則變化的尊敬語動詞
例:上がる、いらっしゃる、なさる、召す等
(a)お·ご+Vます形/サ変動詞語干+になる
(b)お·ご+Vます形/サ変動詞語干+なさる
(c)お·ご+Vます形/サ変動詞語干+です
C尊敬語助動詞
例:れる、られる、でいらっしゃる等
D 尊敬語補助動詞
例:て(で)くださる、て(で)いらっしゃる等
(3)尊敬語形容詞形容動詞:多由接頭辭+形容詞
例:お美しい、お偉い等
2.自謙語
自謙語是以向聽話人表示謙遜或向自己行為的設計對象簡介表示敬意的一種敬語表達形式。其使用對象一般為上級、客人等上位者。
自謙語的主要表示謙恭的表達形式為以下幾種。
(1)謙稱名詞
A人稱代詞
例:わたくし、家內、せがれ等
B自謙語接頭辭(弊、拙、拝等)后加名詞
例:弊社、拙作、拝見、小店等
(2)自謙語動詞
A不規則變化的自謙語動詞及慣用詞組
例:上がる、伺う、承知する、お目にかかる、存じ上げる等
B規則變化的自謙語動詞
お·ご+Vます形/サ変動詞語干+する/いたす/申し上げる/願う
C自謙語補助動詞
例:て(で)いただく、(さ)せていただく、て(で)あげる等
3.鄭重語
鄭重語:“通過對話題的事物內容和語句的尾部進行鄭重的表現,使自己的語言具有恭謹、莊重色彩?!?/p>
(1)助動詞
鄭重語助動詞主要是通過句尾的“ます”、“です”、“でございます”等來表達客氣的語氣。
(2)部分自謙語動詞
例:參る 申す 存じる等。
(3)鄭重語補助動詞
例:て(で)まいる て(で)おります等
三、漢日敬語特點的異同
第一、漢日語的表敬方式中,都有著十分明顯的敬謙詞。不論漢語中的敬辭、謙辭還是日語中的尊敬語、自謙語,其內核都是一樣。而除專有詞匯之中,也都有著運用街頭辭、接尾詞等特征。
第二、詞素上看,漢日敬語之中又許多相同的表敬或表謙詞素。如“尊”、“御”、“拙”等。
而除上面所述的共同點之外,漢日敬語也有許多不同點。
第一、從表敬方式來看,漢語敬語之中主要依賴詞匯來進行表敬。除詞匯之外,還有許多禮貌語句,如“能否請您”等。而日語敬語中,在敬語的專有名詞之中的用法十分豐富,還包括助動詞的用法。詞匯之外,還有著許多敬語句型。這是漢日敬語的一大不同。但是日語敬語的表敬方式雖然豐富系統,但是不免瑣碎繁雜。
第二、從使用情況來看,漢語敬語的黃金年代在于古代。古時的漢語敬語十分豐富,所舉例:句也都是摘自古代小說文章。進入現代,除書面語之外,用于口頭的漢語敬語隨著年代發展而有些衰微,現在多用于十分鄭重的場合。而日語敬語廣泛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從所舉例:句中也可見在現代也十分常用,不僅在鄭重的場合,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場景中也多有使用。
漢日敬語存在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但是總體來說,無論是漢語敬語和日語敬語有多少不同,都有著同一個主心骨:那就是“尊己卑人”這一中心思想。這一思想最初見于《禮記·禮運》中的:“夫禮者,卑己而尊人”。這是敬語不變的中心。
【參考文獻】
[1]劉宏麗.現代漢語敬謙辭.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2]吳敬梓.儒林外史.三晉出版社,2012.
[3]李汝珍.鏡花緣.華夏出版社,2009.
[4]劉金才.現代日語敬語用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5]陳松岑.禮貌語言初探.商務印書館,1989.
[6]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作者簡介:張歌(1995—),女,日漢翻譯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日漢翻譯、日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