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現階段我國農村手機網絡普及率較高、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急需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網絡濫用問題嚴重,采取文獻查閱、問卷調查、觀察訪談三種形式,對手機網絡的使用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與生活的影響進行調研。調研發現,目前來看,手機網絡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消極影響略突出于積極影響。兒童與家長對網絡正面作用認識的不足、監護人監管能力的不足、農村教育文化資源的匱乏,成為消極影響更突出的重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的的解決方案,以提高農村留守兒童手機網絡使用水平、改善監護人監管方式、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手機網絡濫用問題。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智能手機;網絡使用
2019年兩會期間,青少年網絡安全保護與監管措施成為重要議題。近年來,青少年網絡安全不良事件頻繁發生,成為亟待關注與解決的問題。然而,目前對“手機網絡的影響”這一課題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青少年,缺少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本文通過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的網絡使用狀況及家長的監管狀況,針對其問題提供建議,以幫助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手機網絡的濫用問題。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與觀察訪談,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濱湖村,面向當地農村留守兒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88份,其中有效問卷151份,占比80.3%;并對當地農村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進行觀察訪談,共有有效訪談23份。
一、手機網絡使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消極影響略突出
56.29%的農村留守兒童表示,手機網絡對其的消極影響突出于積極影響。
1.手機網絡使用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觀察訪談顯示,30%的農村留守兒童可以用手機進行簡單的學習活動,如搜題、查找資料等;5%的農村留守兒童可以用手機進行較為系統的學習。至于生活方面,留守兒童表示,手機網絡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幫助獲得了新朋友,便于聯系父母。
2.手機網絡使用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
觀察訪談顯示,在可以用手機學習的兒童中,有八成兒童會直接抄寫搜題軟件給出的答案,這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不利影響。至于生活方面,“影響正常作息”、“與親友交流減少”、“因上網與家長發生沖突”是最突出的三大消極影響。
二、手機網絡的消極影響突出的原因
1.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對于孩子網絡使用的監管不到位。
圖3中,藍色點表示“有引導”,紅色點表示“無引導”。橫坐標為該地區農村青少年平時玩手機時間,縱坐標為地區農村青少年假期玩手機時間。每個數據樣本點來自于根據調查問卷所設置的區間采用平均分布的方式近似獲得,以為使用統計方法對以上三個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
21.19%的學生沒有受到過任何引導控制,這使他們受到網絡不良信息侵蝕的概率大大上升。另外,雖說有71.52%的學生受到過家長的引導控制上網時間,31.79%的學生受到過學校老師的引導控制上網時間,但從鄉村學生受網絡不利影響的數據可見,這些引導并不到位。
2.農村留守兒童及家長對手機網絡的正面作用認識不足。
隨著社會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手機網絡在孩子成長學習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調研結果顯示,有近60%的孩子表示,不知道手機可以用來學習;70%的家長不知道手機的學習作用,少數知道的家長也表示“因為網絡有太多不良信息,即使手機可以用來學習,也不贊成孩子常玩手機”。如何讓更多的孩子與家長客觀全面地看待手機網絡,充分利用其積極作用,需要思考。
3.農村教育文化發展相對落后,留守兒童課外活動匱乏。
在訪談中,近70%的孩子表示,在課余時間里想讀一些書。然而,濱湖小學作為濱湖村唯一一所學校,學生總量高達200余名,卻連一個小小的圖書角都沒有。其次,濱湖小學位于都昌縣濱湖村,當地交通不便,沒有出租車,電動車和一天兩班的公交車是主要的出行工具多數孩子們表示,長距離成為阻礙他們到縣城的圖書館的重要原因。孩子們放學后也沒有補習班和才藝班,除了出去和同學玩之外,就只有手機幫助他們打發時間。
三、相關建議
1.宣傳手機網絡的積極作用,促進孩子、家長形成對手機網絡的客觀態度。
筆者向家長與孩子介紹了手機網絡對于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積極作用,包括“小猿搜題”、“作業幫”等學習軟件,教會他們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學習軟件,并建議鄉村學生使用手機網絡來彌補農村教育文化資源的匱乏,幫助其正確使用手機網絡,以獲得更充足的學習資源,激發其探索世界的熱情。
2.對監護人提出可實踐性建議,幫助其更好地監管孩子的手機使用狀況。
監護人應當加強溝通,增進對孩子心理情況的了解,幫助孩子健康性格的養成;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教會其明辨是非,幫助孩子適度上網,合理利用;應支持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網絡,利用好手機網絡的積極作用,激發其對世界的探索欲望并進行正面引導。
3.聯系當地政府,共建文化項目,補充教育文化資源。
在九江市都昌縣濱湖村,物質扶貧工程已經初見成效,但精神扶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課外學習的資源、興趣發展的資源的匱乏成為留守兒童沉迷網絡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議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在農村文化發展和基礎教育上適當傾斜資源,建立圖書室,為孩子提供更充足的繪本與圖書;建設“少年宮”等文化場所,為孩子提供更多興趣培養的機會。
四、結論
手機網絡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然而目前來看,消極影響略突出于積極影響。兒童與家長對網絡正面作用認識的不足、監護人監管能力的不足、農村教育文化資源的匱乏,成為手機網絡的消極影響突出的重要原因。為解決這一問題,需監護人、當地政府與留守兒童共同努力。伴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農村留守兒童將會是我國社會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如何引領他們科學地使用手機網絡,充實度過學習和假期生活,是社會應當長期關注的話題。
【參考文獻】
[1]張放.留住親情 守望未來——江西九江市農村基地校留守兒童調研報告[J].小學教學研究,2015(05):4-5.
[2]厚涵.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網絡游戲成癮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8,13:131-130.
[3]李鑫淼,楊惠雯,李美瑤.短視頻對留守兒童心理發展的不良影響初探[J].中外企業家,2019(21):175-176.
作者簡介:劉抒悅(1999—),女,漢族,河南焦作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本科在讀,英語專業。
項目基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91141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