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原 陳斯寧 江穎 夏澤 周穎 林偉楠 朱林 李健哲 唐芳玫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 1呼吸內科,廣西 南寧 530011;2神經內科;3黨辦;4腫瘤放療科;5藥學部;6檢驗科)
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是目前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左右,而35%~40%的NSLCL患者在診斷時已經是局部轉移或者癌癥晚期〔1〕。由于NSCLC晚期具有分期晚、病情復雜、并發癥多、預后不良等特點,內科化療是治療的主要手段〔2〕。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型NSCLC的靶向藥物主要是針對EGFR的抑制劑,如吉非替尼,但這類藥物在治療的同時會損傷人體正常細胞,而且會導致許多不良反應及耐藥性,在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近年來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中藥方劑也開始逐漸應用于肺癌的治療。補肺化瘀湯具有補肺益氣、活血化瘀的功效,對于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4〕。本研究旨在探討補肺化瘀湯聯合吉非替尼治療晚期EGFR突變型NSCLC的近期療效和轉移復發情況。
1.1一般資料 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呼吸內科、腫瘤科就診的晚期EGFR突變型NSCLC患者1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92例,兩組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議通過,并與患者或其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1.2診斷標準

表1 兩組基本資料對比
1.2.1西醫診斷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政司編寫的《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5〕;符合國際抗癌聯盟制定的TNM分期(2009年第7版),經組織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診斷的ⅢB或Ⅳ期非小細胞肺癌,均有客觀病灶作為可觀察和評價的指標。
1.2.2中醫辨證依據 參照衛生部2002年制定發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及《中醫虛證辨證參考標準》〔7〕中關于支氣管肺癌的分型標準,符合氣虛血瘀證者。
1.3納入標準 ①符合西醫及中醫癥候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8~70歲;③Karnofsky(KPS)評分≥60分;④無手術指征,未行放療、化療者;⑤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⑥有EGFR基因突變;⑦病人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療、依從性好者;⑧心、肝、腎和造血系統功能基本正常;⑨對所用藥物無過敏史。
1.4排除標準 ①嚴重的心肺基礎疾病;②胃腸道疾病影響藥物吸收;③伴有慢性濕疹等皮膚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5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70047,0.25 g×10片)治療,一日1次,1片/次,30 d為1個療程,口服,空腹或與食物同服。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補肺化瘀湯治療,方劑成分為:黨參20 g、黃芪15 g、生地黃15 g、紫菀10 g、川芎10 g、赤芍12 g、丹參10 g、前胡10 g、杏仁10 g、莪術10 g、三棱10 g、半枝蓮10 g、白花蛇舌草15 g、鱉甲10 g、甘草6 g,用500 ml水煎成200 ml,分裝2袋,真空包裝,100 ml/袋,每次1袋,2次/d口服,連續服用30 d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10個月,并連續隨訪2年。
1.6觀察指標與臨床療效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證候積分、凝血功能、KPS評分、進展情況、復發和轉移情況、總生存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6.1臨床療效對比〔8〕瘤體大小變化 對比治療前后胸部X片、CT,測量病灶大小,根據WHO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評價療效。即完全治愈(CR)、部分好轉(PR)、穩定(SD)、疾病進展(PD)。客觀緩解率(ORR)=(CR+PR)/總例數×100%。
1.6.2中醫證候評分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擬定癥狀分級量化標準。
1.6.3凝血功能對比 治療前后取患者清晨空腹血5 ml,采用STACOMPpact全自動凝血/纖溶分析儀(法國Stato)檢測患者血清纖溶蛋白原(FIB)和D-二聚體(D-D),并記錄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
1.6.4生存質量評定標準 依據KPS評分〔9〕行為狀態評分標準判定得分越低,健康狀況越差。
1.6.5進展情況、復發和轉移情況、總生存情況對比 患者連續隨訪1年,記錄患者各項事件的發生時間及例數。無進展生存(PFS),是指從入組開始到發生任何事件的時間,包括死亡、疾病進展(包括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改換化療方案、改為化療、加用其他治療等種事件。記錄患者生存時間、死亡病例數及時間。
1.6.6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不良反應根據國家癌癥研究所(NCI)不良反應〔10〕進行評估和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6.7安全性觀測 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于治療前和每個治療周期后各觀察記錄1次。對檢查指標異常者進行對癥處理,必要時調整方案。具體標準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臨床試驗常見毒副反應分級標準。
1.7隨訪 1個療程治療結束后即進入隨訪期,隨訪以面談為主。隨訪內容主要:①生存情況;②治療情況;③評價當前身體狀況;④當前的臨床癥狀、舌脈象及中醫證候;⑤理化檢查;⑥影像學檢查;⑦NCI不良反應;⑧下一步隨訪計劃,每次隨訪時都明確告知研究對象下一次隨訪的時間。
1.8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秩和檢驗、χ2檢驗、t檢驗、Log rank檢驗。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兩組臨床療效分級間有統計學差異(P<0.001),其中研究組ORR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PT、APTT、FIB和D-D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PT、FIB和D-D均顯著升高,APTT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PT、FIB和D-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APTT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n=92〕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1)P<0.05,下表同
2.3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及中醫證候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KPS和中醫證候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KPS評分均顯著升高,中醫證候評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KP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及中醫證候評分對比分)
2.4兩組進展情況的對比 對照組中位PFS為4(3,8)個月,研究組的中位PFS為6(4,10)個月,研究組PFS明顯高于對照組(Log-Rankχ2=10.09,P=0.002),見圖1。
2.5兩組患者復發和轉移情況對比 對照組中位復發時間為16(14,18)個月,研究組中位復發時間為22(21,24)個月,研究組的中位復發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Log-Rankχ2=20.616,P<0.001),見圖2;對照組中位遠處轉移時間為16(14,19)個月,研究組遠處轉移為20(18,21)個月,研究組遠處轉移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Log-Rankχ2=28.510,P<0.001),見圖3。
2.6兩組總生存情況對比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總生存率分別為71.74%(66/92)和57.61%(53/92),研究組的死亡風險明顯低于對照組〔HR=0.603,95%CI(0.371~0.981),P=0.040〕,見圖4。

圖1 兩組無進展生存率比較

圖2 兩組復發率比較

圖3 兩組遠處轉移發生情況比較

圖4 兩組總生存率比較
2.7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n=92〕
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增加,已逐漸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嚴重的惡性腫瘤之一〔11〕。由于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人口老齡化等原因,肺癌所致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我國惡性腫瘤首位〔12〕。目前對于晚期EGFR突變型NSCLC的治療最常用的仍然是化療方案,但由于化療藥物治療是缺乏選擇性,常常會導致患者血液毒性、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13〕。中藥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干預腫瘤細胞生長、延緩患者的耐藥性、改善患者不良反應,對于晚期EGFR突變型NSCLC的治療具有積極的作用。
吉非替尼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晚期EGFR突變型NSCLC的化療藥物之一,是EGFR的抑制劑,已有多項研究〔14~16〕證實其對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中醫學認為〔17〕,肺癌通常是由于人體正氣虛損、陰陽失調、肺臟腎臟等功能失調等引發患者氣血瘀滯、痰凝毒聚與肺部所致。NSCLC在中醫學上屬于“息積”、“肺積”、“息賁”等范疇,本虛標實,患者肺氣虧損、氣血瘀滯于肺部,在治療上益補肺益氣、活血化瘀〔18〕。補肺化瘀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中生脈散、《永類鈐方》中補肺湯,本方劑中的黨參黃芪具有益氣、補肺臟虧虛的功效;山藥能夠健脾益肺止咳,麥冬、百合養陰潤肺;浙貝、具有開郁散瘀化痰之功效,而當歸能夠養血活血;桃仁破血行血祛瘀、蘇子降氣消痰、牡丹皮活血化瘀、赤芍止痛;甘草具有益氣及調和諸藥的作用。這些藥物合用能夠起到補脾益肺、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的作用。現在藥理學證實〔19〕,黃芪含有多種苷類、氨基酸、多糖、黃酮、微量元素等多種物質,能夠起到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以及抗腫瘤的作用。黨參多糖、麥冬、赤芍等成分亦有抑制腫瘤的作用,而山藥、桃仁、當歸等成分具有提高患者抗腫瘤免疫活性。而百合能夠祛痰止咳平喘,所含多糖成分亦具有抗腫瘤的作用。馮原等〔20〕研究亦表明,補肺化瘀湯能夠顯著改善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
NSCLC患者常常伴有凝血功能異常,患者體內高凝狀態主要是由于體內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患者纖溶、抗凝系統失調,而手術、放化療等常常會加重這一狀態。本研究結果表明,化療會加重患者凝血功能失調狀態,但補肺化瘀湯能夠較少化療對機體的損傷。PT和APTT主要反映體內內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的含量及活性,FIB含量越高越容易引起癌栓形成及腫瘤轉移,D-D主要反映體內凝血、纖溶活化的狀態,這幾項指標常用來反映體內凝血功能。補肺化瘀湯能夠調節患者血管內皮因子,改善患者血管內皮,進而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此外,表明補肺化瘀湯能夠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本研究與梁媛等〔21〕研究結果亦相符合。補肺化瘀湯聯合吉非替尼治療晚期EGFR突變型NSCLC具有較好的近期生存情況〔22〕。究其原因,補肺化瘀湯中藥湯劑能夠補肺益氣,調節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化療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延長復發和轉移時間。此外,本研究表明,補肺化瘀湯聯合吉非替尼治療晚期EGFR突變型NSCLC能顯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皮疹主要是由于體內濕熱外體于表的表現,而補肺化瘀湯能夠益氣活血、補肺化瘀,改善患者皮疹功能。此外,補肺化瘀湯屬于中藥湯劑,作用溫和能夠減少患者因化療藥物引起的腸胃不適,減少患者腹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