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王紅偉 陳玉坤 于立娜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吉林 長春 130021)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易造成下肢動脈內膜增生變厚,使下肢動脈管腔狹窄,嚴重者發生閉塞,導致病變下肢出現間歇性跛行、涼、麻、疼痛,嚴重者發生潰瘍或壞死〔1〕。ASO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病變在下肢血管的表現,為常見的外周動脈性疾病(PAD)的一種〔2〕。腔內介入治療以其微創、手術成功率高、恢復快等優點,在下肢腔內介入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3〕。但是介入治療并不能逆轉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有些患者術后仍然會發生內膜增生或是支架內再狹窄(ISR),ISR多發生在腔內治療后3 ~ 6個月〔4,5〕。Buerger 運動是Buerger〔6〕1926年提出的,可以提高腳、下肢動脈的血液循環〔6,7〕。本研究將Buerger運動應用于ASO行下肢股腘動脈支架植入的患者,觀察對患側肢體血液循環及支架通暢率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12月行下肢股腘動脈支架植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共100例,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男44例,女6例。對照組50例,男42例,女8例。觀察組每天運動達到3次或3次以上者48例。對照組有1例患者失訪。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n(%)〕
1.2納入標準 ①行下肢計算機斷層動脈造影(CTA)檢查確診為ASO患者;②首次行下肢股動脈或腘動脈支架植入術;③術后沒有嚴重并發癥發生,意識狀態清醒,能進行口頭及書面交流,依從性較好,可用電話聯絡,且自愿參加本研究。
1.3排除標準 ①Fontaine 分期Ⅳ期者;②惡性腫瘤,預期壽命無法估計者;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嚴重受損者;④精神病史或不能用電話聯絡溝通者;⑤肢體活動受限,無法進行運動。
1.4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主管護士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Buerger運動指導。具體方法如下:在患者出院前1~3 d,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包括心臟功能、肺功能、運動能力等。教會患者及與其一起生活的家屬Buerger運動的具體方法,并反復練習直到患者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颊叱鲈汉? d左右及以后每個月給予電話隨訪。對依從性差的患者增加電話隨訪頻率。Buerger運動具體要求如下:第一步:患者平臥,雙下肢抬高45°,堅持 2 min,如果堅持不住可以用被子或其他物體支撐,比如床頭或墻面。第二步:患者坐在床邊,雙足下垂,并以踝關節為中心做背屈、跖屈、內翻、外翻四組動作,四組動作為一個循環,每次至少做6個循環。第三步:患者平臥休息5~10 min,下肢蓋被保暖。每天堅持至少做3次,每次運動強度以患者身體無不適為宜,運動時間沒有嚴格要求,建議是三餐后30 min。
1.5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6個月踝肱指數(ABI)。ABI測定采用彩色超聲多普勒血流儀。側支循環形成及支架是否通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支架內狹窄程度達到50%即為支架內再狹窄。
1.6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ABI測量值比較 術前、術后7 d內兩組ABI測量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6個月觀察組ABI測量值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01)。見表2。
2.2兩組患側肢體側支循環形成及支架通暢率比較 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患側肢體側支循環形成及術后3、6個月支架通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觀察組側支循環形成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見表3。

表2 兩組ABI測量值比較

表3 兩組患側肢體側支循環形成及支架通暢率比較〔n(%)〕
Buerger 運動是下肢動脈缺血性疾病的一種檢查及治療方法〔8〕??梢源龠M側支循環的形成,改善下肢血運,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和康復〔9〕。張榮花等〔10,11〕將此運動應用于骨折術后的患者,患肢腫脹、疼痛及血液流變都有所改善。王淑珍等〔12,13〕應用此運動加速了燒傷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朱麗萍等〔14,15〕把此運動應用于下肢創傷、骨折患者的康復訓練。Chang等〔16〕的一項研究發現了Buerger運動能促進糖尿病足潰瘍的愈合。Aggarwal等〔17〕也將Buerger運動應用于PAD患者的康復治療。Chang等〔18〕將此運動與健康促進計劃聯合改善高風險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神經血管病。
ABI測定為無創檢查,被廣泛應用于下肢動脈缺血性疾病的患者??梢院Y查或判斷病變嚴重程度及患者的預后等。ABI減低能客觀反映PAD病變的進展及程度〔19〕。本研究結果證明Buerger 運動可改善下肢血流。但是術后7 d、3個月、6個月ABI測量值之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可見手術也不能逆轉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但是術后ABI測量值較術前有明顯提高,證明ASO患者行支架植入術治療是一種有效手段。
本研究表明Buerger 運動促進了ASO患者股腘動脈支架術后患側肢體的側支循環形成。當仰臥位抬高患肢時,下肢靜脈血迅速回流,下肢動脈缺血更趨嚴重,當足下垂時,下肢動脈迅速被血液充盈,人為造成缺血再灌注,加速側支循環的建立〔20〕。
ASO患者的治療,一直是個難題,特別是動脈遠端缺血的患者,盡管介入治療飛速發展,但仍有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可能,Buerger 運動是一種簡單易學,沒有創傷的運動療法。特別是老年患者,在家就可以練習。盧莎等〔21〕對ASO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指出患者每日進行Buerger運動可改善肌肉新陳代謝和微循環。本研究不足是隨訪時間過短,對于支架的通暢率是否有改善不確切,仍需要大量的隨機對照試驗來確定Buerger 運動的具體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