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召安(青海民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鄭州蔚然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引言:在關于企業的運轉和經營過程中,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是兩個最基本的內容。以往的企業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持,因此往往耗時而且耗力,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新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層出不窮,為企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支撐,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和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的建設方面,因此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在企業的管理方面,它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現階段的企業管理工作過程中,以往出現的許多不方便之處,例如各個單位之間工作與溝通的不利以及通知上的不到位等等,如今都可以通過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方法來得到解決。第二,通過利用這種高度發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還可以為企業節省一大筆開支,進而幫助企業控制投資成本,提高資金的流動。具體來看,以往企業在管理方面的投入主要在于管理人才的招聘上。以往由于缺乏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因此管理崗位眾多,而且每一個崗位都需要管理學方面的專業人才進行負責,這就勢必加大了企業的人才投資成本。例如,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分工和合作,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溝通,都需要大量的員工負責。此外,每個部門具體負責的事物還有區分,往往存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這是不利于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的。隨著信息化和網絡化智能管理系統的建立,以上的兩個問題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也將大大減少企業在管理方面的開支。信息化的系統建設對于企業管理來講最后一個優點就是方便了企業與市場的聯系,從而使得企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把握當前市場的脈搏,做出最快、最正確的決策。信息化的系統帶來的最重要的一個變革就是信息傳遞速度的加快,這不僅僅體現在企業內部的管理。現在通過網絡,企業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到企業自身所在領域的發展狀況,并且針對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做出對策。可以說,能夠搶占市場先機,走在該領域的時代發展前列的企業,一定是最早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 那些企業[1]。
企業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包括:
第一,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把握能力和速度。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石。在當今社會,對于一個企業來講,最大的創新無疑是在互聯網領域。無論是新型的電子商務企業,還是傳統的舊式企業,在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之下,都必須主動順應時代的發展,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經驗模式,不然就一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信息化對于一個企業來講,有兩個方面的好處,第一就是提高了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的效率,使得企業從原來的“以人為主”的管理模式變成了如今的“以物為主”的管理模式;第二個好處就是提高了企業對于整個市場的把握能力,從而讓時代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快。在這樣一個時代,一切信息的傳遞都變得快速起來,尤其是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往的企業宣傳在沒有信息化的時代,往往比拼的是線下廣告的投放力度,但是在現代化的今天,網絡營銷已經以壓倒性的優勢取代了線下推廣,成為了現在所有企業最熱衷的領域,這是信息化時代帶給每個企業的最重要的變革。處在這樣的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對于每個企業來講即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一些小企業能在這股信息化大浪潮中取得技術的先機,建立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那么它將完全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走在時代的前列;相反,如果有些大企業故步自封,不愿意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那就必將不可避免的走向末路。
第二,可以提高企業與市場、與客戶之間的聯系。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建設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把握能力,從而搶占市場的先機。同時,基于信息化的建設,在企業的市場調查和與客戶進行業務溝通之時,利用科技的手段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現在的交易基本都是在網絡上完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僅僅對于某些電子商務企業來講,對于一些傳統企業也是如此。而且在后期如果消費者或者是其他的業務伙伴需要與企業進行溝通之時,可以直接在網絡上完成,這也方便了企業的工作。
第三,有利于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
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設不僅僅對于企業的外部經營大有幫助,對于內部的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前文提到過的對于提高企業各個部門的溝通和協調上。其次,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建設,還對企業搜集各種信息幫助極大,這也對于企業進行自身的管理和建設大有裨益[2]。
對于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上,在具體的建設階段,許多大中企業都會遇到一些問題,重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企業的創新意識問題。當今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時代的變化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快,這也就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仍然有許多企業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去主動的進行管理模式上的變革,反而在企業內部進行小修小補,這是不行的。如果要想走在時代發展的前列,那就必須提高企業本身的創新意識,尤其是在信息化、網絡化方面的創新[3]。
第二,信息化的企業監督和管理體制有待完善。在我國,現階段企業的監督和管理體制還較世界其他發達國家而言較為落后,信息化的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還不到位。同時,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性,往往其他發達國家適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并不適用于我國,這就導致了先進的企業安全監督和管理體系的引入方面的困難。
第三,企業相關的監督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缺乏。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相對于其他領域來說,我國在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方面,其相關法律法規還不甚完善,有許多地方需要補充和修改,所以許多企業就利用這一漏洞投機取巧,從而導致了各種丑聞事件的發生[4]。
第四,企業管理方面的人才招聘和人才培養問題。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無論是在傳統的企業時代還是在現代化的新時代。所有的先進技術都是由人創造的,因此提高新技術和創新能力,根本上講還是要有相關領域的高科技人才。企業方面要重視對于人才的培養,尤其注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的交流及合作。
第一,提高企業管理方面信息化技術的創新。首先對于企業的要求就是要具備現代化的創新意識,尤其是信息化思維模式的建立。在管理方面的應用最為重要。必須首先建立起信息化、網絡化的企業管理體系,省下多余的資金來進行人才方面的培養。
第二,安全方面的重視程度要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講優點是無需贅述的,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和缺點需要各個大中小企業的注意,最突出的方面就是企業信息安全方面。信息的泄露在現代化的今天已經是擺在各大網絡公司面前的頭等問題,因此加強企業的內部信息系統安全方面的建設也顯得十分重要。
第三,重視相關從業人員的培養。在招聘的問題上,企業要注意不僅僅要求管理人員要有相關的管理學方面的專業基礎,并且還有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能力。在內部技術人員的培養方面,企業可以提供資金派遣優秀的技術人員到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進行交流和學習,并且不定時的進行員工管理技能的培訓,以此來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第四,企業方面應該加大技術上的投資力度。信息化時代,各種智能化、網絡化的技術層出不窮,企業方面應該加大技術方面的投資力度,例如現在應用很廣的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
現代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它相對于傳統的企業經驗和管理而言有著許多突出的優點,相關企業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技術方面的開發,同時加強相關技術人員的培養和體制上的完善,這對于其日后的發展其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