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嘉明(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跨境物流的控制力優勢。跨境電子商務的自建跨境物流能夠自主控制商品運輸的各個環節,高效的協調跨境物流當中的各個節點,能夠借助跨境物流企業內部的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來組成各節點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而且,對跨境物流與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產業鏈進行管理,這能夠提高海外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從而保障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整體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跨境物流是直接面對海外消費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規范、更標準化的跨境物流服務能夠降低一些海外消費者在購物決策的不確定性,以及跨境購物的商品質量安全。有規范化、標準化的物流服務能夠增強海外消費者的決策確定性。
相比而言,我國以郵政包裹為主的第三方跨境物流配送模式,運行中包裝破損或者貨物丟失的情況經常發生。這是因為在我國物流郵政系統沒有擺脫傳統的國際物流運輸模式,從產品驗收到最終交付往往需要經歷多次過境運輸,這令快件包裹的損壞現象時常發生。但若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建立跨境物流配送中心或海外倉,它將能夠有效協調跨境物流和跨境物流運作的動態監控。此外,通過建立海外倉庫,貨物也可以按照海外市場的需要發貨。
信息化建設優勢。雖然中國國內物流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信息化程度越高,但跨境物流涉及兩國內和國際市場,在不同市場的物流發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在物流配送系統的信息化程度參差不齊,很難對貨物實時跟蹤。但隨著海外倉的建立,信息系統負責跨國企業建設,每一個海外客戶可以查詢根據訂單在線分配,從而實現整個包裹跟蹤,提高跨境物流信息化水平。
高投入成本劣勢。若在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配送中心,則同時需要企業負擔投資建設和存儲成本,而這些成本管理影響海外業務的數量。比如,當企業所生產的是季節商品時,每月訂單量不夠穩定,因此不適用于跨境電商海外倉或跨境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
覆蓋面過低劣勢。海外倉庫或邊境倉庫的建立,緩解了跨境物流發展的薄弱環節,增加了產品的海外銷售類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跨境物流運輸的總體成本。然而,目前無論在中國或海外跨境物流倉庫倉庫邊界發展都不太順利,只在北美洲、澳大利亞和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或者在新興市場國家如巴西和俄羅斯才容易實施,而在高稅收和人才缺乏的國家地區并不利于海外倉的建立。
缺少管理人才劣勢。對于跨境物流模式的建立需要配備通曉不同語言的跨國企業人員,并且其需要具有對外貿易管理技能。不過,海外跨境物流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招聘大量的當地勞動力,和大多數國家相關服務人員少,大幅度提升了人員工資成本,這無疑增加海外倉庫操作難度。
海外建倉風險劣勢。無論是歐洲還是在新興市場,海外倉的建設都存在的法律風險。在法律上,海外倉庫應該是從境外倉庫向當地消費者交付貨物,是一種雙方交易,必須依法繳納消費稅、營業稅或者綜合稅。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并對中國出口商提出了法律警告。此外,海外倉庫的運作需要雇用本地人,因此符合當地勞工法和工會組織的要求。當貨物需要銷毀時,海外倉庫還涉及環境保護問題,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在歐洲和美國,法律對稅收、勞動和環境保護有嚴格的要求。
歸核化戰略優勢。對于選擇第三方跨境運輸物流的跨境電商企業,只需要甄別更高效的物流外包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將負責在流通過程中處理涉及跨境包裹,通過稅務稽查等問題,有利于跨境電商發展其主營業務,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借助專業的第三方跨境物流服務,可以解決企業發展初期跨境物流服務水平不足的問題,能夠迅速減少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跨境物流的初期投入成本。
覆蓋區域范圍優勢。全球網絡專業的國際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都是自主建立起來的,采用強大的IT 系統和全球本地化服務,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也能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務。
運輸過程反饋遲緩劣勢。跨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會根據企業自身發展而選擇跨境物流配送計劃。而且,第三方物流企業將適應廣大企業客戶的需求,調整跨境跨境物流配送計劃,降低部分企業的物流外包效率。
物流中心建設優勢。跨境物流聯盟是多家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跨境物流的風險。此外,與自建的跨境物流模式相比,跨國物流聯盟的不同企業能夠提供不同地區的物流資源,以更高的專業化程度能夠降低物流配送過程中的風險。
跨國物流的控制優勢。與第三方跨境物流模式相比,企業對跨國物流聯盟的物流配送模式有了更多的控制,為海外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跨境物流服務。此外,跨境物流聯盟模式受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影響較小,為海外消費者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
區域覆蓋面優勢。在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能夠相比單家企業而成立更大范圍的跨境物流配送體系,可以進一步拓展企業的區域覆蓋范圍。
聯盟成員選擇劣勢。跨國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直接競爭關系不易整合,選擇合作伙伴的成本較高。另外,由于跨境物流聯盟模式,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都為聯盟發揮了均等的作用,每一家企業都意圖在聯盟中發揮主導作用。所以在跨境物流聯盟的控制權分配問題上,阻礙了該模式的發展。
通常情況下,出口規模大并且資金雄厚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更有充足的資源來自建跨境物流配送體系。海外業務量則成為了是否選擇自建跨境物流配送體系的重要指標,如果企業將冗余現金流投入于跨境物流建設,可以實現以下目標:
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速,而在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百花齊放,在國際市場上的電商競爭已經處于白熱化態勢。企業自建的跨境物流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海外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搶占更多的國際市場。
境外消費者忠誠度。在海外的消費者在整個電子商務的跨鏡在消費過程中,直接影響到跨境物流服務水平及對海外消費者網上購物和網上購物的滿意度,滿意度的影響了消費者的忠誠度,只要海外消費者會對品牌有一定的習慣便會提高消費者的轉換成本,從而為購買的消費者增加用戶粘性。這也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通過自建物流體系能夠掌握更多海外消費者消費行為數據,更有效的識別海外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便能夠實施更高效的營銷策略。
地域垂直跨境小型批發零售企業規模與和傳統的大型跨境交易平臺企業相差較大,但他們也存在改善跨境物流效率的迫切需求,而他們比較適合跨境物流聯盟模式來降低物流風險。這是因為,小型批發零售企業的資金規模和營收能力存在限制,對垂直跨境小型批發零售企業不可能自建跨境物流系統。因為對于這類跨境企業所能承受的成本和風險邊界約束較高。不過,地域垂直跨境小型批發零售企業之間的商品銷售地區統一,共同建立物流中心降低了運營成本和企業風險,還能夠擴展到跨境物流服務網絡。
綜合門戶的跨境業務量小的批發和零售企業的資本實力和管理能力有限,跨境小額批發和零售企業人才短缺,主要可以實現更有效的增長策略,或通過跨境第三方物流模式的選擇。這類企業由于自身實力有限,在開發階段或成長階段相對應,它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發展自己的物流配送網絡,與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跨境合作的成本,企業可以減少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
此外,跨境物流服務水平的高低對海外消費者購物滿意度的直接影響,因此在不同水平的跨國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確保跨國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選擇的高水平,保持一定的海外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