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楠
近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對外貿易已經成為了必然,我們有必要、有理由對外貿易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而循環經濟正是其中最具有研究意義的一項內容,它包含著完善循環經濟立法、促進企業能源消耗轉型等內容。本文就根據我國目前循環經濟對外貿易政策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行業內部的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引言
循環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現階段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的重要新型經濟模式,怎樣才能借助這種發展的積極優勢,打好走出去的戰略發展牌,是我們必須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完善循環經濟相關立法
首先,務必要盡快提升法律等級,讓循環經濟從法律層面得到最大化的支持。現階段來看,我國各個省份和地區的政府部門都認識到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必要性,一系列文件和指導意見相應出臺。如《關于加快循環經濟發展若干意見》《循環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等文件相繼成型,也確實為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問題在于這些文件并不能作為法律法規發揮應有的作用,法律效力十分有限,沒有強制性和約束力。假如能夠將這種文件升級成法律法規,那么必定能夠讓循環經濟的發展效果更上一層樓,對外貿易也勢必迎來新的發展。其次,要對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統一,解決不同法律法規沖突的問題。目前來看,很多省份開始或者已經制定了循環經濟的有關法律法規,但是循環經濟究竟如何促進對外貿易發展還不明確,法律法規的條款之間很多時候都會出現沖突和矛盾,這種技術性問題不得到有效解決,循環經濟對外貿易政策研究將難以為繼。另外,目前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中。存在大量的不符合實際需求、執行困難的條款和內容,這些問題必須要得到徹底的解決,否則對外貿易政策的合理性無從保障。
三、擴大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規模
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發現,我國中部某省份在本世紀初就開始了循環經濟建設的嘗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到2010年左右就已經基本建成了循環經濟的一系列示范發展區,而截止到2018年該地區已經建成答應的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十幾個,循環經濟園區和循環經濟開發區比比皆是,其中還有很多民間資本進行投資建設的項目。不難看出,這種循環經濟的嘗試性發展有效的提升了該省份經濟建設的水平,使之走在了全國其他省份的前列。同時,這一系列循環經濟園區的建成,有效的提升了該省份在對外貿易競爭中的競爭優勢,也帶動了一大批優秀的出口型企業發展,這些企業涵蓋了建筑材料、化學工業、農業生產等多個行業,使原有的省份內部的經濟小循環變成了市場大循環,有效的提升了外貿出口的競爭力。
四、優化企業能源消耗結構
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能源結構還是偏重于煤炭,而天然氣及其他清潔能源的使用頻率并不高,只有一些經濟發達的大省才在天然氣資源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而想要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盡快改變這種問題,推動企業能源消耗結構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采取直供點供等不同方式,為天然氣用氣企業提供供氣服務,降低企業在使用天然氣的成本,真正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的新型能源結構并沒能快速、如期的建立起來,一些沒有修通天然氣管道的地區,存在燃氣特許經營項目的相關權限問題,擁有特許經營權的權利主體勢必會做出某些行動以阻礙直供點供的落實。不難看出,想要真正的解決我國煤炭大量使用、清潔能源無人問津的問題,我們還面臨著巨大的且不可規避的挑戰,落實企業能源結構優化的發展目標、促進清潔能源建設仍然是任重道遠。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區的政府部門必須要不斷對能源結構進行調整,監督和促進綠色能源經濟的建設,推動循環經濟的落實,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長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除了上述幾點內容之外,目前我國一些省份還開始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嘗試,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性文件,明確規定“支持企業擴大加工、轉型發展”等內容,希望能夠對企業的優化加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這種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一旦形成規模,將能夠形成鏈條式的影響力,產業配套能力和加工貿易優勢將會向著相關企業延伸,這顯然能夠有效的解決產業融合的一系列問題。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貿易加工進行支持,鼓勵這些企業不斷進行創新、不斷嘗試,促進設備改造升級和技術研發,從而讓簡單的初級工業品擁有更突出的經濟附加值。而想要保證企業創新效果,就必須要從高素質人才培養入手,因而許多大學現在也已經投身其中,在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的前提下,幫助企業建立更加可觀更加科學的外貿模式。
六、結語
總而言之,循環經濟是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不同的省份有著不同的實際經濟建設基礎。所以說只有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從法律法規、貿易轉型、優化能源結構等方面分別入手,對循環經濟對外貿易政策進行分析,保證循環經濟能夠穩定、高速的發展。(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