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隨著國內經濟的繁榮,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速,城市規模越來越大,發展越來越好,推動了人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有了巨大的變化。與之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在悄無聲息的沖擊人們的視線。在此背景下,環境污染成為限制人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的一大障礙,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分析環境污染,噪聲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也是發生比例最高的污染,它在城鎮化進程加快后也不斷加劇。所以,如何在城鎮化進程加速的環境下減輕噪聲污染成為一個極為熱門的話題。本文主要在對噪聲污染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明確了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指出如何監測噪聲污染以減輕噪聲污染帶來的傷害,為有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意見。
關鍵詞:噪聲污染;環境監測;危害;策略
中圖分類號:TB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0-0003-02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噪聲污染變得更加嚴重。為了減輕噪聲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對于噪聲污染進行監測是十分必要的。在目前技術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監測技術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具體的監測過程中,監測人員必須對噪聲污染形成一定的認識,明確其特征和給人們造成的危害。想要讓監測取得相應的效果,必須要遵照監測部門編制的各項規則,采用GIS信息監測技術或CDMA IX信息監測技術等。利用實踐比較,挑選出最為合適的監測技術,執行相應的監測措施,這樣執行噪聲污染監測才能夠得到更加準精確的數據,以此為基礎對噪聲污染控制提出的意見才會更加有效,所采用的噪聲污染改善措施也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因此,本文著重對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監測技術給予全方位的分析。
1 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的相關概念
通常情況下,噪聲污染給環境帶來的改變并不是直觀地展現出來,它會有一個累積的過程,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起環境的變化。因此,人們多會將噪聲污染定性成為物理污染。它的特征包含如下的內容:即時性和暫時性。前者指的是噪聲污染的出現和終止和污染源有非常直接的關系,在噪聲設備開始運轉的時候,噪聲污染就會出現,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影響,而設備只要停止不再運行,噪聲就會隨之消失。污染也就不再出現。而后者指的是污染帶來的危害不會隨著污染源的消失而消失,它不會在原本的危害上疊加造成更重的傷害。只要噪聲源不長時間運轉,噪聲也就會同步消失。噪聲污染盡管不會給自然環境帶來化學變化,造成化學污染,但依然會給人們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這些傷害大多是間接造成的。一般的噪聲污染不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但是依舊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噪聲污染而言,它的污染范圍和噪聲源有直接的關系,污染源的集中或者分散對于噪聲有非常直接的影響。在現實城市環境中,噪聲污染源是極難判定的,種類極多,且大多分散。所以,要想徹底控制噪聲污染源,難度是非常大的。要對噪聲污染進行監測,工作人員只能通過監測所得數據來評估噪聲的相關情況。另外,噪聲污染屬于間接性污染,具備一定的多發特征。在不同的場合,對于不同的人群,對于噪聲的認定也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聲音超過一定分貝限制才是噪聲,但是,對于某些人而言,聲音的分貝是在限度之內,然而它的頻率和持續的時間超過了限度,甚至是發生在不適合的時間段和地點,民眾的正常生活就會受到影響,這樣它也可以稱之為噪聲。此外,聲音成為噪聲也和受眾的情緒相關,在人的心情不好,甚至是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即便是非常舒緩的音樂也會被認為是噪聲。從此可知,噪聲是極難處理的。在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監測的時候,重點把生活生產和交通噪聲當做重點監測對象。
2 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給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2.1 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假如城市環境噪聲污染長時間存在,被環境影響最為突出的就是人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對于人體的傷害,首先體現在聽力方面。人們長時間處于噪聲污染的侵擾之下,會出現一些不同的癥狀,例如,耳鳴、耳聾或者是聽力下降等問題,然而這些癥狀大多是在噪聲污染存在的時候才出現的,而在噪聲污染終止之后,人們脫離了這樣的環境,盡管聽力方面可能還會存在一定的不適的情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上面所提及的各種不適應的情況就會慢慢褪去,尤其是生理方面的影響。同時,心理方面所受到的影響,假如人們長時間處于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的情況下,人們就會覺得煩躁,極易暴躁,易怒,繼而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能力下降,工作情況也不太理想,繼而造成更多的心理問題。
2.2 對動物健康造成的影響
在城市環境中,假如噪聲污染長時間存在,在給人們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對動物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依據各項調研數據得知,動物的健康問題在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程度加劇的情況下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和人類不一樣,動物受到的生理影響更加突出。假如動物長時間處于造成污染的環境之內,它們的動物笑話和中樞神經會遭遇極為嚴重的侵害,甚至有的動物的分泌系統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害,繼而降低其生育能力,或者造成動物死亡。比如,雞。依據調查數據,假如養雞場修建在機場的周邊,雞的生育能力就會下降,其產蛋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2.3 干擾社會的正常發展秩序
假如想要給現代化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就需要人們有更強的能力,并且要努力地投入到工作環境之中。而要達成這一目標,人們就必須生活在非常舒適的環境之中。假如長時間居住在充滿噪聲污染的環境之中,他們開展工作的秩序就會被擾亂。這是由于在此種類型的環境之中,在工作中無法集中注意力,極易發生暴躁的情緒。假如將此種情緒帶到工作的過程中來,就會明顯降低工作的效率,輕則是重大的經濟損失,重則危害社會的正常秩序,限制它的發展。城市環境噪聲污染不但給人類和動物帶來威脅,而且對對之進行監測的器械設備的精確度也會造成威脅,讓監測儀器所得到的數據不夠精確。同時,部分建筑物假如長時間處于噪聲污染的環境之中,也許會發生墻體開裂,甚至是坍塌的情況,如此勢必會給國家和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妨礙社會的正常發展。
3 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監測技術分析
3.1 城市環境噪聲污染所運用的監測技術
在城市環境噪聲監測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確保監測資料的即時性和有效性,這就要求通過領先的信息和科學技術才能夠實現。這些技術和監測技術的集成,導致噪聲污染監測變得更加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得到明顯的提升。當前,運用在噪聲監測方面的技術是自動監測技術,其著重通過自動監測系統來監督整個城市的環境聲音。此系統綜合性極高,能夠同時從多個監測點出發展開信息互動。多個監測點信息收集,傳輸時間始終同步,監測過程不會發生間斷。因此,監測部門始終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城市環境的噪聲污染狀況。只要某個地方的噪聲排放超過了相應的限制,監測部門就應該采用一定的監測技術,處理噪聲污染源,讓這一地區的噪聲污染能夠適當減小。在噪聲監控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從噪聲源著眼,盡可能地限制噪聲的出現,也可以選擇從傳播途徑出發,通過調整途徑,降低噪聲的分貝,減緩噪聲傳播速度,讓民眾感受到的噪聲污染明顯降低。此外,城市規劃人員也應該參與進來,協助工作人員采用更合適的管理方法。
在噪聲污染監測管理信息化的進程中,監測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通過集成系統展示出來。比如,GIS、CDMA IX等技術。想要讓這些技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監測點的確定極為關鍵。挑好監測點,就能夠對污染形成追蹤式監測,掌握它們的一舉一動。同時,監測人員需要依據環境的差異確定所使用的監測種類,比如,監測點要設置在墻內,還是墻外,綠化帶附近還是要遠離等,這些必須依據現場環境的具體情況,確定要采用的監測類型。假如必須遠離綠化帶,便于讓設備正常運轉。只要發生異常的情況,就必須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出現更高的分貝,產生更為嚴重的噪聲污染。同時,有關的噪聲污染監測系統必須要做好運營管理,讓監測技術一體化,讓城市環境噪聲污染信息收集和處理等實現一體化。在自動監測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妥善運用這一技術,讓噪聲污染可以得到控制。
3.2 監測人員必須明確污染的情況
對于監測人員來說,要做好監測工作,工作人員必須確定好自身的監測任務,確定自己要達到的監測目的,也就是明確噪聲污染的環境,準確掌握污染的具體情況,并以此為基礎評判區域的噪聲環境質量水準。從評價判斷的數據可知,得知噪聲污染將會發展的走向,繼而采用高效的預防手段,讓這一地區的噪聲污染被調控在相應的范圍之內。聲源噪聲控制方式效果最為理想,這是從源頭上去限制噪聲的出現,但是此種方式的可執行程度較低。因此,控制人員大多通過聲波或者隔音設施來降低聲音的分貝,讓其不會產生太大的威脅。監測工作應該是全天24小時堅持。在監測對象的四周,應該設置對應數目的監測點,并限制相應的聲效等級。在監測手段執行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先確定噪聲源。在白天的時候,工作人員應該把車輛和工廠的噪聲當做重點監測對象,而在晚上,則需要對全部的時間段做出監測。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均應該避免不正常的工作,這樣得到的監測結果才具備真正的參考價值。
3.3 交通噪聲監測對象
在城市環境噪聲監測的過程中,交通噪聲也是重要的監測對象。在城市交通系統中,交通元素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污染。監測人員要去監測這樣的對象,并依據監測得到的數據,歸納交通噪聲轉變的情況。在安排監測點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確保選擇的監測點具有一定的代表價值,將之安排在不同種類的道路交叉點。不同的交通車輛種類、速度乃至重量等都有一定的差異。國家對其限定的噪聲排放標準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必須做好監測分區工作,讓監測得到的資料能夠表現出交通噪聲空間分布狀況。交通噪聲監測頻率以年度為單位,每年一次,春秋季節都需要進行。公眾場合以及干線地區是噪聲污染監測的重點對象,此這應科學確定監測點。在安排監測點的時候,并不是說一定要越多越好,在改變其配置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減少監測點的配置。而監測的高度和距離地面的高度都應該和道路種類保持一致。
3.4 功能區域噪聲監測設置
在城市之內,布置有多個功能分區,他們的噪聲源和噪聲分布乃至分貝的高低等都會有所不同,必須做好分區工作,科學執行監測技術。然而不敢是哪個功能區域分配的監測點,均要有相應的原則。也就是監測點的分貝需要和對應的噪聲參數保持一致。監測點必須長時間進行監測,做好設備的養護工作。
4 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環境中噪聲污染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要想改善噪聲污染的效果,必須對噪聲污染做好監測工作。以此來提升噪聲監測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鄭裕俊.城市環境噪聲污染與監測技術[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8):75-76.
[2] 許愿,張明棣.城市環境噪聲污染監測技術分析[J].綠色科技,2019(14):149-150.
[3] 彭蘭慧.城市環境噪聲污染與監測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07):39+42.
[4] 彭佃欽.城市環境噪聲污染與監測技術探討[J].節能,2019,38(0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