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
摘要: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調查和訪談的方式,歸納兼職教師結構、建設、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專任教師存在的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研究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和專任教師聯合培養的對策,共提出6大對策,以達到高職院校專兼職教師共同提高教學、科研及育人的目的,其政策建議已被學院的教務處、科研處等職能部門所采納。
關鍵詞:兼職教師;專任教師;聯合培養;對策
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教師是教學質量保障的第一環節。高職院校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決定了其必須走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培養學生這條道路。
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是:采用理實一體化的項目化或案例化教學,而且要求引進企業項目。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另外,高等學校的教師不僅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傳授學生職業素養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讓學生畢業后能適應企業,并能從容面對工作和處理工作上事情。而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直接從高等學校應屆碩士或應屆博士引進的,他們缺乏企業從業經驗,無法傳授學生企業項目和企業所需要的能力。雖然高職院校要求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或暑寒假下企業實踐,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大,并不能和真正在行業、企業工作的能工巧匠相提并論[1]。
為彌補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的問題,通常都會聘請行業、企業的能工巧匠在本職工作以外作為兼職教師來承擔一部分的教學任務,尤其是跟企業緊密結合的實踐性教學,更需要由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承擔[2]。所以聘用兼職教師是許多高職院校解決師資隊伍結構性短缺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學團隊,使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合作,從而實現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一、兼職教師的定位和存在的問題
(一)兼職教師的定位
教育部1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教師,逐步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所謂兼職教師,是指高職院校從校外聘請的能夠獨立承擔某一門課程或部分課程的教學和指導(包括理論或實踐教學),具有較強實操能力和一定教學指導水平的人員。兼職教師主要具有三方面特點[3]:
1.結構參差不齊:兼職教師既有行業企業專家、能工巧匠、企業高層領導,也有普通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
2.角色多元化:兼職教師擔任學校的客座教授、主講教師、實驗實訓指導老師,也擔任工作室指導教師、頂崗實習指導老師、校外實訓指導老師等多重角色;
3.作用多形式:兼職教師承擔了課程教學和實踐指導,主要形式有開展講座、建設課程、編寫教材、指導教學、開發實訓裝置、拓展基地、研究課題等;
(二)兼職教師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查閱了國內文獻,另一方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調查和訪談的方式,總結本校兼職教師出現的一些問題,兼職教師的教學過程可控性差和管理難度大是成為兼職教師的素質與管理的核心問題,主要表現在:
1.隊伍缺少長期規劃,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高職院校聘請兼職教師存在著缺少長遠規劃,很多專業或任課教師都是臨時性通過校企合作關系或私人關系找的兼職教師,并無通過招聘選拔產生,因此所聘請的兼職教師的整體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存在著年齡梯隊嚴重失衡、知識結構不理想、學歷和職稱層次偏低等情況。
2.兼職教師的歸屬感不強,教學團隊融合度低
兼職教師是專業教學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工作量已占到了總工作量的20%以上。目前兼職教師卻很少參與專業教學活動和研討會,與專任教師也很少交流,專兼職教師很難形成合力,另外很多學校也沒有安排兼職教師的辦公室,兼職教師的歸屬感不強,專兼職融合度較低。
3.工作規范、質量標準缺失,教學和指導行為隨意性大
大多數高職院校對于兼職教師都出臺過兼職教師聘用和管理辦法的文件,但是對兼職教師工作規范、質量標準卻沒有明文規定,所以導致兼職教師教學工作和指導行為隨意性較大,很多兼職教師存在著不懂課程設計,照搬教材進行授課,教學過程實訓內容較少,調課次數過多,對學生作業布置較少,課后指導較少等問題。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大一部分兼職教師對教育教學規律不熟悉,對學生的心理特征不了解,缺乏教學的基本技能,很難把自身的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傳授給學生,難以勝任兼職教師的崗位。因此,從高職院校兼職教師與專任教師的教學問題和管理方法出發,研究兼職教師與專任教師聯合培養的對策,成為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高職院校兼職教師與專任教師聯合培養的策略
(一)樹立校企融合、專兼結合的建設理念
首先學校應樹立起“校企融合、專兼結合”的教學理念,與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理念吻合。學院應根據招生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系統有規劃地建立專兼職教師隊伍,每個專業組織專業老師從校企合作單位,選出企業的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擔任本專業的專業課教學,并選拔出一名專業技術過硬的、在行業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的專業負責人,發揮兼職教師專業負責人的作用,主要在專業每年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參與專業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等方面的教研活動、開展專業講座、課堂教學、教學改革、課題研討、兼職教師推薦和聯系、輔助落實頂崗實習學生等方面發揮出多元化的作用。
(二)建立專兼結對,互助提高的教師隊伍
各專業可在同門課程或相近課程中為兼職教師配備結對專任教師,建立一支專兼結對,形成專兼配合的課程組團隊。一方面,有利于專兼教師共同研討課程的項目設計,將企業項目轉化為課程項目,為更好地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大學生,專兼教師相互溝通,共同制定課程標準、課程整體設計、單元設計、材料收集等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專兼教師取長補短,專任教師將教學方法、教學課件、信息化教學等技術和文件與兼職教師分享,兼職教師將企業項目與專任教師分享,兩者相互溝通,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創建專兼結對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專任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分配一定比例的課時,讓結對兼職教師給學生上課,兼職教師結合工作給學生安排該課程相關的專業實踐項目或開展專業前沿講座等內容,專任教師要求跟堂聽兼職教師的課,課堂上協助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訓項目和管理課堂紀律,課后與兼職教師交流聽課意見和建議,一方面,能增強兼職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專任教師來說,也提高了其專業實踐指導能力。
(四)搭建各種專兼職教師交流、合作與管理的平臺,探索多元化管理模式
1.搭建專兼職教師共同指導的校企“雙導師”制工作室
“工作室”是在深入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新型、有效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種校企合作、產學研融合的雙導師制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導師共同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人才,指導學生參與企業項目研發、參加各種競賽、新苗計劃項目等課題、大學生科技活動等。
2.組建行業交流平臺、研討會、學術交流會,提高專兼職教師交流
專任教師可利用專業研討會、專業高峰論壇、學術交流會這些平臺和會議多結交企業家朋友,多與企業的能工巧匠、高技能水平的技術能手交流,從而多引進行業、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加入到兼職教師的隊伍中,補充兼職教師隊伍;另外,通過參加會議和平臺,增加專兼職教師深入交流的機會,提高專兼職教師合作的機會。
3.建設信息化管理的網絡系統,提供專兼職交流的網絡平臺
通過信息化網絡系統進行管理,以便于分院及總院教務處工作人員查看、聯系等工作。另外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的網絡系統,包括開發兼職教師資源庫系統平臺開發,建立兼職教師庫系統,具有遠程指導、作業提交、管理反饋、技術交流、學習交流等功能,專任教師可通過網絡系統指導和協助兼職教師完成教學管理。建立類似人事交流QQ群或微信群的網絡平臺,這樣就有利于群發通知,收資料,以便專兼職交流。
(五)組建專兼教師項目團隊,共同申報和研發課題
組建專兼職教師團隊,讓兼職教師參與到課程建設中,在課程載體選擇、教學內容重組、教學資源建設等課程建設的主要環節融入行業、企業要素更能體現產教融合。另外,專兼教師也可共同申報各類科研項目(包括縱向和橫向課題)、共同發表論文和申報專利。
(六)建立專兼結對、共同考核的制度文件
對于兼職教師的教學質量每學期都會進行考核,兼職教師的考核由二級分院進行考核,可從教學工作量、學生評教、督導評價、專業主任評價、專業貢獻度、綜合素質這幾方面進行評價。對于不合格的專兼職教師,將不再聘任為專兼職教師;對于優秀的兼職教師,評選學校的“企業名師”和“技術能手”等優秀兼職教師并予以表彰;對指導頂崗實習學生和現代學徒制的兼職教師有一定的勞動報酬,通過這些舉措來激發兼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也可針對專兼結對制定共同考核的制度文件,比如專兼職教師兩者在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都做得不錯的,對該專兼結對的教師進行評比,評選“優秀專兼教師結對獎”,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總結
作為分院的科研師資秘書,負責分院專兼職教師信息的收集、整理、登記等工作,因此對兼職教師的信息比較了解,另外對分院專兼職教師招聘、師資隊伍結構、政策、教學、考核等比較了解。通過國內文獻查閱和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總結高職院校專兼職教師在教學和管理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6條高職院校專兼職教師聯合培養的對策,以達到高職院校專兼職教師共同提高教學、科研及育人的目的,并提交了其政策建議,被學院的教務處、科研處、人事處等職能部門所采納。
參考文獻:
[1]孫紅艷.高職兼職教師功能厘定與支持系統構建策略——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8):65-67.
[2]張天熙.高職教育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理念和策略[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