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佳 呂奉陽 王建哲 潘漢欽
摘 要:某款車型因CCB安裝點動剛度不足導致汽車方向盤產生抖動風險,本文基于此原因對CCB車身安裝點進行結構優化及動剛度分析。對車身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重新優化了前輪罩、CCB安裝支架等零件結構,通過提高車身安裝點動剛度降低了汽車方向盤抖動的風險,提高了NVH性能,滿足了目標要求。得到相關結論,對后續CCB安裝點車身結構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CCB安裝點;動剛度;車身結構優化
1 前言
汽車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擁有汽車作為代步工具,隨之也帶來很多的問題和挑戰,汽車的振動與噪聲就是其中之一[1]。方向盤抖動和儀表盤抖動、座椅振動都屬于制動抖動,嚴重時整個車身都在發生抖動,這些都增加了駕駛員疲勞和誤操作的可能性,同時也影響了整車廠的聲譽,增加了質保費用和維修費用[2]。汽車制動過程中引起的方向盤抖動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制動系統、車身、副車架、懸架等與之相關的所有部分[3]。
方向盤抖動現象是因為振源通過車身傳遞路徑傳給接受者,而源頭相關的激勵不易控制,所以通過設計優化傳遞路徑中的車身結構是提高NVH性能的重要方法。本文在車身結構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通過對儀表板橫梁(以下簡稱CCB)的幾個安裝點進行優化設計,提高了安裝點的動剛度,進而切斷了方向盤抖動的傳遞路徑,規避了方向盤產生抖動的風險。本文對某款車型方向盤抖動的現象進行分析,發現車身CCB安裝點結構動剛度不足。因此基于CAE分析分別對CCB的幾個安裝點進行分析,得到不同的安裝點的等效動剛度,進而優化該款車型的車身結構,多次分析優化得到最佳方案。
2 問題描述
本文基于某款車型計算,分析發現CCB前安裝點和左右安裝點均存在動剛度不足。CCB前安裝點和左側兩個安裝點位置如圖1所示,右側兩個安裝點與左側對稱,本文不再體現。
3 CCB前安裝點分析與優化
對BIW模態分析發現得到S形彎曲模態為54.07Hz;分析發現在前輪罩前端處應力變形集中,進而導致CCB前安裝點動剛度不足,具體模態分析如圖2所示。
進行分析優化車身,得到兩種方案分別如圖3、圖4所示;方案1增加的橫梁,上面搭接到上邊梁,下面只搭接到前縱梁焊接邊上;方案2增加兩個橫梁,分別搭接到前縱梁和上邊梁;導入到Hypermesh里進行網格劃分,分析后得到CCB前安裝點IPI曲線,如圖5所示。
從圖5的CCB前安裝點IPI曲線中發現,在54Hz時方案二的波峰值大大降低,采用方案2。
4 CCB左右安裝點分析與優化
由于左右對稱,本文只體現CCB左側的上下安裝點的結構優化和分析結果。經分析研究,CCB側面安裝點Y向安裝可直接連接A柱內板,動剛度效果最優。本文基于某車型工藝約束,Y向安裝儀表板匹配困難,采用X向安裝導致安裝點動剛度不足,所以在X向安裝基礎上進行分析優化來提高安裝點動剛度。
原有方案如圖6所示,兩個安裝點位置如圖所示,分析得到動剛度不足,進行結構優化,三個方案如圖7、圖8、圖9所示。其中方案1把兩個支架合拼到一起進而增加剛度;方案2在方案1的基礎上增加支架,緊貼A柱內板為了增強安裝強度;方案3把重新設計支架,更改為盒子狀形式。分別對三個方案進行分析計算。
NVH分析結果如圖10—圖15所示。
根據IPI曲線,可以看出方案3為最優方案。方案3左上、左下安裝點的等效動剛度,如表1、表2所示,與原方案相比提升明顯,滿足NVH目標。
5 結論
某款車型因CCB安裝點動剛度不足導致汽車方向盤產生抖動風險,本文基于此原因分別對CCB車身安裝點進行分析。對車身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重新優化了前輪罩、CCB安裝支架等零件結構,通過提高車身安裝點動剛度降低了汽車方向盤抖動的風險。總結設計經驗如下:
1)通過加強輪罩和上縱梁及前縱梁連接,可以提高車身扭轉剛度,進而可以提高CCB安裝點動剛度。
2)工藝允許的情況下,CCB側面安裝點優先采用Y向安裝。
3)盒子狀支架結構對安裝點動剛度提升明顯。
參考文獻:
[1]徐兀.汽車振動和噪聲控制[M]. 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2]楊翠麗. 汽車制動方向盤抖動分析與對策研究[D]. 華南理工大學,2012.
[3]汪東斌.基于CAE技術的汽車儀表板和轉向系振動特性研究[D]. 合肥工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