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劉宇新
10個女人9個貧血,貧血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如果你以為貧血是小事,那就大錯特錯了,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分院院長劉宇新表示,小小貧血背后可能隱藏大問題。
別把貧血不當回事
《黃帝內經》記載:“精脫者,耳聾……血脫者,色白”“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倦怠安臥”,這些都是對貧血癥狀的描述。如果你感覺前段時間身體還不錯,而近來卻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眼花、心慌、胃口變差、睡眠不好;原來面色紅潤,近來卻肌膚萎黃沒有血色;原來可以一口氣爬5樓,近來爬2樓都覺得氣短……這些都在提示你可能貧血了,中醫稱為“血勞”、“血虛”或“氣血不足”,它包含的范圍比西醫的“貧血”要廣。
“臨床上判斷是否貧血,一般要先看血紅蛋白(Hb)濃度。我們的血紅蛋白是攜帶氧氣的,隨著血液循環滋養著人的各個器官。貧血時器官組織會處于一個缺氧或相對低氧的狀態,導致器官功能發揮不足或損傷組織細胞,造成嚴重后果,譬如早衰、出現貧血性心臟病導致壽命減少等。”劉宇新說。
貧血背后原因不簡單
氣血對女人尤為重要。有的人戲稱女人是每月流血7天都不會死的動物,雖說不會“死”,但每月一次的流血,也是女性貧血高發的重要原因。
“雖然說月經是女性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等疾病由于經期延長、經量較多,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充,就會導致身體的血液大量的流失,從而引發貧血的問題。反過來,貧血也會造成宮寒、不孕等。”劉宇新還特別提醒道,除婦科疾病外,隱藏在貧血后面的問題可能不簡單,因為貧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預警信號,比如慢性腎炎,就是以貧血為首發表現;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惡性腫瘤如胃腸癌、胃癌、糖尿病等,也首先表現為貧血。因此一旦發現貧血,應去找血液科醫生進行檢查,揪出導致貧血的“幕后黑手”。
單純缺鐵性貧血食療有方
“貧血分為很多類型,因失血造成的單純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理。”劉宇新表示,可以多吃點鐵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像是動物內臟,牛肉、瘦肉、蛋黃等,飲食搭配要合理,不要總吃蔬菜水果不吃肉,適量的吃點肉,補充蛋白質和鐵元素,能夠預防貧血。同時,多吃點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能夠促進身體對鐵的吸收,很多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像是紅棗、阿膠、獼猴桃、干果、龍眼肉等,經常適量的吃點,也能夠預防和改善貧血的癥狀。
劉宇新最后提醒,如果是有貧血情況的女性,平常的時候建議隨身帶著些糖或是巧克力,如果是出現了頭暈的情況,可以及時的吃兩口,癥狀能夠得到緩解。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