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的代表性傳承人,他是中醫針灸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和引領者,他被稱為中國針灸界的泰斗,他就是中國針灸學會高級顧問、工程院院士程莘農教授。
一場瘟疫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
程莘農(1921.8.24—2015.5.9)院士出生于江蘇省淮安市一個書香門第,父親程序生是思想進步的知識分子。
程莘農6歲那年,家鄉開始流行一種痢疾,許多鄉親因缺醫少藥相繼染病而死。短短幾天時間,郊外的荒野一下子堆起了無數的新墳。
見此情境,程序生領悟到要想國家發展、民族富強,國民必須要有健康的體魄,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經過幾天慎重考慮,他對程莘農說:“你以后還是學醫,當一名為百姓去病除疾的郎中吧!”望著父親凝重、嚴肅的表情,程莘農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從此,程莘農跟著父親開始接觸中醫的基礎知識。
不開藥方也能治大病
解放后,中醫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醫生成了受人尊敬的職業。29歲那年,程莘農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江蘇省中醫學校。他下定決心,要在中醫領域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晴空。
程莘農意識到,作為一名針灸醫生,即使不開藥方也能治大病。當時,醫學界許多人把經絡看作是玄之又玄的學問,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人體內還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經絡存在。為此,程莘農把研究重點放在了查證經絡研究上。
最終,程莘農利用中醫理論結合病人的臨床癥狀畫出了人體經絡表。配合程莘農進行這項研究的是衛生部科教司的一位同志,他用現代的醫學儀器為病人檢查身體。后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兩種檢查結果竟然有80%以上相吻合。由此,程莘農用實踐證實人體經絡是客觀存在的。這一發現對我國早期經絡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獨創“三才針法”
程莘農在總結了在針灸界流傳的108種針法后,獨創了帶有程氏特色的“三才針法”。他解釋說:“‘天、地、人為三才。天就是淺,人就是在中間,地就是深。實際上為患者行針大多時候只要掌握好淺、中、深三步就夠了?!彼萌裴樂ㄖ斡幕颊叨噙_數萬人。
1994年,程莘農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9月8日,程莘農被國家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00年,程莘農當選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名譽院長。難能可貴的是,程莘農院士80多歲高齡時,仍然堅持每周一、三、五到中醫研究院針灸所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