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昕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鄭州 450062)
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形式多樣的線上學習資源不斷充斥著學習者的眼球,豐富的互聯網學習資源可以使學生快速獲得想要了解的知識,同時,傳統的大學課堂上的各種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學生學習興趣低,課程設置學習周期長,難以再短期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等。原因主要在于傳統的大學課堂沒有為教師提供足夠的講授與訓練的時間,造成學生無法對知識深入學習,甚至有的學生根本沒學會,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滿足其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增長學習需求呢?很顯然,通過單純的改變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這需要對大學教育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大規模線上學習資源的出現,也為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希望與生機。
2.1.1 慕課
慕課,即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縮寫,意為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慕課最早出現在2008年,是由加拿大的兩位學者,G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共同設計的,課程名稱為《聯通主義與聯通知識(Connectivism&Connective Knowledge)》,之后再全球范圍內逐漸興起,2013年進入中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8月,全球慕課數量達到6000門,中國的慕課數量達到1700門。(站德臣)
簡單來講,慕課就是將教學制作成數字化資源,通過互聯網進行教授和學習的一種開放式的學習環境,本質上是一種與線下課堂相對應的網絡課堂。其特點主要包括,受眾群體廣泛;學習時間地點靈活;技術手段豐富多樣,形象生動等。而最重要的是,與線下課程相比,慕課學習沒有強制性要求,從而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2.1.2 其它線上學習資源簡介
翻轉校園App是專為廣大師生打造的教育生活平臺,在我校實行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主要用于課上考勤,發布學習任務,習題,測試,開展線上討論等。“翻轉外語”是一款微信小程序,主要用于發布與英語學習相關的詞匯,語法,聽力,寫作等任務,監督學生完成任務進度,測試及討論等。以上兩種線上學習方式,連同慕課,貫穿于我校整個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改革過程中。
互聯網的便捷,慕課及其它線上資源的個性化,自主性和開放性等優勢無疑受到當下很多不同年齡段,不同領域的學習者的青睞。然而,單純的線上學習,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滿足學習者的需求了呢?對于現階段的在校大學生而言,沒有了教師的當面指導,沒有了同伴間面對面交流,沒有了實體的集體學習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是否能夠完全掌握每門課程的知識呢?顯然是不可行的。那么,翻轉課堂的概念便應勢而生了。
所謂的翻轉課堂就是指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師講生聽”的課堂模式向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為目的的課堂形式的轉變。它是區別于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課堂的,其課堂形式可以多種形式的,如:線上慕課學習+課堂討論;線上慕課學習+課堂練習;線上練習+同伴互評等,其目的主要在于增加師生互動,增加學生再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
翻轉課堂本身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受限的,但結合當下互聯網的應用與普及,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特點,以及學生相關學科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等情況,目前的大學教育改革是需要借助于線上學習的,通過線上學習與實體課堂的有效結合,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其創造更多的主動學習的機會。簡而言之,翻轉課堂就是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的結合,從而實現課前教學與課堂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美國著名的教育評價學者布魯姆把學生認知領域的發展劃分為如下幾個層次:認知,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與評價(如下圖)。半世紀以來,這一套體系對全世界的教育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基于這一認知體系,課前的線上學習主要是為了完成知識的認知與領會;而線下的課堂教學則主要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能力,即應用,分析,評價與創造等。

布魯姆認知目標分類體系
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是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分模塊教學中的第一部分,整個語法教學共共分為八個模塊,即:簡單句,并列句,時態,語態,非謂語,名詞性從句,形容詞性從句,副詞性從句。剛剛升入大學的學生經過了初高中的英語學習,對英語語法學習并不陌生,應該是具有一定的語法知識基礎的。基于此種情況,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則采取了課前線上英語語法基礎學習,加課堂中解疑,鞏固,提升相結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讓學生課前通過線上學習完成低層次的認知,課堂上則主要針對其高層次水平的認知的提升。
3.2.1 課前準備與指導
1)針對每一個具體的語法模塊,教研組的全體教師集體備課,共同商討本模塊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并根據討論結果制作PPT。利用我校現有網絡平臺“翻轉外語”發布相應語法模塊的教學內容(包括音頻及視頻),并在“翻轉校園”app上傳與之相對應的前測,后測及作業,以供練習和測試。下載“中國大學慕課”,“學習強國”等app,查找對應的語法模塊課程,作為現有線上學習資源的補充,在上課之前進行線上基礎語法知識學習。
2)針對學生的課前線上預習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單,如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到什么程度等。以便教師更好的檢測學生學情,更有針對性的上好每一個模塊的語法課。
3.2.2 課前線上學習指導
1)課前通過微信等通訊手段通知學生通過“翻轉外語”網絡平臺學習相應的語法模塊,了解該模塊的基礎知識,對該模塊下的基本語法規則做到“心中有數”。觀看后將所學語法知識分組討論,匯總該模塊下的基本語法規則,并以組內選派代表的方式在課堂上呈現。
2)相應的語法知識學習完畢之后,通知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翻轉校園”平臺上的對應語法模塊的前測。待系統生成測試結果后,要求每個學生總結錯題,通過組內討論,明確該語法模塊知識的不足與困惑,由各組組長匯總本組成員的語法問題上交老師。
3.2.3 學情分析與課中教學
通過“翻轉校園”前測結果生成的數據,分析各班學生對該語法模塊的掌握情況,結合小組上交的語法問題匯總,明確學生們在該語法模塊下的欠缺與困惑之后,進行二次備課,修改教案和教學PPT等,重新調整教學計劃。
在課前線上自學與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之上,按照二次備課計劃有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1)檢查學生課前線上自學情況,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對于學生梳理與總結不到位的地方,教師進行補充和完善。
2)針對課前學習及前測時遇到的問題與困惑,進行分類講解,通過練習鞏固知識點。
3)在學生理解并掌握了該模塊下的語法基本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深化,如相似語法點的對比分析,易錯點的識別,講解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使其深層次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
4)通過提問,讓學生總結該語法模塊的基礎知識,重難點。同時,為了更好的檢測課堂學習效果,在該語法模塊講解完畢后,要求學生在“翻轉校園”平臺上完成本語法模塊的后測,并反饋測試結果,對于學生掌握不牢固的語法點給與再次補充講解,并通過布置課后線上練習作業,鞏固重難點。
5)課程結束前,總結本次教學內容,布置下一次線上預習任務。
通過開展“線上學習+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教學改革模式以來,無論對于老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是一場挑戰。是新觀念對觀念,新方法對舊方法,傳統對流行的劇烈碰撞。然而,在這種新的變革下,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英語語法學習后,綜合素質都有了較大提升,但作為新事物,它在實踐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簡述如下:
大部分學生能夠用心學習,保質保量的完成線上學習任務,但也有部分同學自控能力不強,無法抵擋網絡娛樂的誘惑,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瀏覽其它網頁,聊天等等。顯然,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是實施線上學習的一大難題。
小組合作是翻轉課堂教學中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針對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分組討論,貢獻集體智慧,確實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然而,在開展翻轉課堂的的小組活動時,有時討論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問題體現在,組內成員合作不夠主動,討論不夠深入,討論時間固化等等。因此,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實現小組合作的高效性,也是當前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之一。
至從開展教學改革以來,教師們無論是自身的學科素養和信息技術素養,還是課堂管理能力等都有了顯著提升。然而,也經常能聽到有些教師抱怨道:課前既要制作微課,教學課件,又要設計課堂教學;既要建立題庫,發布線上學習任務,又要搜集前測結果數據,調整課堂設計等等。課前準備時間太長,這無疑是教學改革中遇到的一大難題。
其次,教學微課與教學課件的制作,要求老師們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講授英語的老師多數只具備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這無疑為老師們課前準本帶來了困難。
最后,翻轉課堂對信息技術的依賴很大,課堂上經常要播放音頻,視頻,PPT,有時網絡或硬件設備出現問題會出現課堂難以操控的局面。
正如上述所言,目前在剛剛開展教學改革的情況下,制作線上學習內容,備課時間長,課堂設計與管理等,較之以往的傳統課堂相比,確實為教師們開展教學帶來了困難,增加了工作量,但這種狀態不會一直持續。隨著教學模式的日益成熟,網絡優質資源的不斷豐富,學習平臺技術的不斷升級與完善,必定會逐漸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解放教師的工作時間,同時,學生們的學習需求會不斷得到滿足,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從而實現教師的最終工作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