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崟?張慧?何仙慧
摘 要:高校教育應當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并為當地發展服務,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直接反映了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的需求缺口越來越大。高職院校財會專業順勢而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財會人才的形勢嚴峻。論文從專業群對接產業鏈服務地方經濟的戰略角度出發,通過個案研究,著重闡述彈性學分制改革下,我院會計專業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加強課程建設,構建的“能力+素質”、“專才+通才”的卓越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及途徑,以適應學院特色專業群建設需求,服務蘇州及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
關鍵詞:財會專業;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教育應當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并為當地發展服務,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直接反映了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就直言不諱地提出了服務能力提升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首要任務。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蘇州整個經濟社會也在持續高速地發展。從戰略全局看,蘇州走在“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和“兩個率先”發展的前列,具有堅實基礎和先發優勢。然而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人才保障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使得會計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會計職能及會計人員的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具有國際化、信息化、管理化的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高職院校是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再局限于會計核算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而是應順應時代潮流,從財會人才的社會需求出發,從供給側改革,突出專業特色,錯位培養信息化、管理化、國際化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一、蘇州現代服務業財會人才需求現狀
人才是第一資源。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充分發揮人才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中的第一資源作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關鍵在人才,需要打造一支與全創新鏈、全產業鏈相匹配的大規模、多層次、高素質人才隊伍。
會計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分支行業。當前,蘇州的會計服務市場需求很大,并呈現出中低端人才供大于求、高端財務人才緊缺的態勢。統計顯示,目前會計從業人員中,普通的財務人員供大于求,已經呈現出疲軟的態勢,而高級的會計從業人員卻十分短缺。蘇州全市從業會計中,擔任一般會計的人員共50538人,占總人數的20.90%;擔任會計主管的人員共18811人,占總人數的7.78%;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人員共3494人,占總人數的1.45%;擔任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的人員共2758人,占總人數的1.14%;無行政職務和其他會計人員共166178人,占總人數的68.73%。
有預測顯示,未來十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成為行業常態,極大地降低財務運作成本,財務智能機器人將取代人工更好地完成基礎財務業務。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將直接影響會計人才的供需變動,中國傳統會計崗位削減80%,管理會計崗位上升2/3以上的比例。在中國未來的5年里,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會非常短缺,從現在的數據看,缺口達到60%。
二、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人才市場的需求是高校培養會計人才的源動力。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這是當前高職教育及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的重要抉擇。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化,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企業對財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企業的財務職能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對財務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財務共享中心、財務機器人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會計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變革,會計行業人才需求的質量和數量都發生了巨變。我們都必須正視自身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順勢而為,積極面對挑戰,把握機會,及時調整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及人才培養方案,努力為會計行業輸送符合需求的人才。結合蘇州及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態勢及人才需求,基于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專業群建設指導思想,會計專業積極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高職教育功能出發,為社會輸送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
1.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新定位
為了順應新時代會計行業發展需要,響應國家人才戰略,適應“一帶一路”建設人才需求,會計專業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積極探索,從供給側改革創新,針對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生源質量重新定位了會計專業的人培養目標:培養適應蘇州及長三角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關注生源結構多元化趨勢,確立全面發展、系統培養、多樣成才、終身學習的觀念,構建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增量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向中小企業、金融行業、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共享中心、非營利組織、等企事業單位一線崗位及管理類崗位,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懂財務、會管理、熟業務、講誠信、善合作的信息化、管理化、國際化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
2.會計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方案新構思
美好的目標是靠實施良好的行動計劃來實現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從宏觀的層面闡述了培養什么樣的會計人才的問題。但如何培養人才還需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來施行。
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思如下:根據會計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的特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依托“一帶一路”建設財會人才戰略培養計劃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會計專業面向崗位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冰山模型理論,遵循“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原則,構建會計專業“專業技能+素質拓展”的人才培養機制,完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總之,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旨在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與發展,讓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更好地“成人”。
三、會計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機制構建
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是江蘇省政府、蘇州市政府指定的現代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設有31個長三角區域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急需的專業。因此,構建與蘇州區域經濟產業調整相適應的特色專業群及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服務蘇州、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現代服務業所需的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及價值。
1.基于“能力+素質”的動態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社會會計人才需求分析及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遵循“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原則,結合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彈性學分制管理理念,構建會計專業“專才+通才”的動態課程體系。具體而言:底層平臺課主要涉及經濟、金融、管理、法律、計算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思政、體育、外語等課程,旨在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及綜合素質;中層主干課主要開設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稅務會計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財務管理、審計、會計專項實訓、會計綜合實訓等專業必修課課程,著重培養學生會計專業素養及專業技能,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高層拓展課主要結合專業群建設目標,開設電商、國際商務、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核心素養課程,供學生結合職業規劃進行選修,拓展學生職業視域,擴大學生就業領域。
2.現代信息化的教學實施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演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社交網絡、搜索引擎以及手機APP等互聯網工具讓學習變得更為靈活和個性化,網絡教學(學習)資源日益豐富,教和學的模式、內涵、手段等都在不斷革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共建共享網絡優質教學資源,實施OTO混合式教學,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個性化發展的職業教育理念。
3.基于冰山模型的“卓越人才培養
根據冰山模型理論,結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及專業教學實施,從價值觀、自我認知、角色定位、個性特質等方面夯實、厚積學生的潛在素養,并通過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深度解讀“1+X”模式,創新崗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從個性發展及長遠發展的角度,基于個體職業規劃,培養學生“做正確的事”并“正確地做事”的能力及素養,通過教學供給側改革輸送適應新常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卓越財會人才。
四、小結
近年來,我國會計行業的法規政策和制度準則正在快速更新與完善,并逐步與國際接軌,蘇州經濟也在持續保持高水平發展,各行各業對會計人員都提出更高的崗位能力要求。高職院校順應時代潮流,通過教育供給側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為社會輸送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財會人才已勢在必行。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會計專業通過重新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創新與完善面向崗位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施行“能力+素質”、“專才+通才”的卓越人才培養方案,必將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出大量適應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莉崟.基于服務地方經濟的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高博會計專業為例[J].納稅,2019,13(13):196-197.
[2]林敏莉,陳燕明.職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調研報告[J].財會學習,2019(01):153-154.
[3]向美英.基于冰山模型的會計人才工匠精神能力素質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8):95-96.
[4]陳莉崟.適應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以高博國際商務學院為例[J].納稅,2017(34):107+110.
[5]《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http://www.zfxxgk.suzhou.gov.cn/sxqzf/szsrmzf/201603/t20160329_696699.html.
[6]蘇州會計行業現狀分析http://www.subaonet.com/2018/0613/ 2244136.shtml.
作者簡介:陳莉崟(1978.12- ),女,漢族,籍貫:山西忻州市,碩士研究生,職務:系副主任,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