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在過去的設計專業英語教學中,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并且實踐教學不足,學生難以將英語知識運用到產品設計領域中。面對現存的問題,筆者認為可將產品設計流程與專業英語教學進行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興趣,而且能通過提高實踐教學實效讓學生明白專業英語與產品設計之間的聯系,從而培養出更多國際化、高素質人才,也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國際化水平。
關鍵詞: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對策
一、引言
高校的設計專業在招生渠道和專業性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會造成該專業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偏弱的情況。從傳統的英語教學實情來看,該專業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普遍較低且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隨著產品設計的國際交流不斷增多,設計類人才也需要向國際化方向培養,確保產品設計專業學生能夠具備國際間設計交流的能力[1]。而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教學中需要提高重視,并且除了基礎日常交流英語學習以外,專業英語課程也需要與專業實踐相結合。鑒于設計專業學生英語基礎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等情況存在,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則顯得尤為迫切。
二、當前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所采取的依舊是通識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學習成效的考核也為傳統的應試形式,導致專業英語學習淪為應試學習,對該專業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需求有所忽視,并且對專業英語在實踐中的使用不夠關注,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對英語課程興趣不足的主要原因[2]。縱觀當前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現狀,主要存在如下幾點問題。
(一)對專業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課程參與度較低
雖然應試教育現狀在多年的發展下有所改善,但是依舊未能徹底改變這一大環境,而且英語教學也多數采取灌輸式教學。此外,相較于新加坡、印度而言,中國的語言土壤環境實際上并沒有英語的生存機會,絕大多數學生的日常交流語言工具不會用到英語,所以外語水平也參差不齊。在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聽起來非常吃力,難以聽懂。
(二)專業英語實踐能力較弱,傳統專業英語課程與專業運用相脫節
這一點在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尤其是當學生有機會去參加國際性設計比賽時,無論是賽事報名還是作品提交,都會明顯感受到學生對語言問題的不適應,難以將所學的專業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到產品設計實際操作中。
(三)學生專業英語學習延續性不足
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英語的使用僅僅局限于專業英語課程,而在其他課程領域中毫無使用英語的意識與習慣。可見,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存在不足,急需改革完善。例如,除了專業英語課程外,其他專業課程中的設計說明、作品展示等都可用英語陳述。
三、產品設計流程中專業英語的實踐運用
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除了要設置基礎英語課程之外,還要結合該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開設相應的專業英語課程,以確保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英語水平能夠同步提升,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為了激發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需要讓學生認識到產品設計流程中專業英語的實用性。具體來講,從如下產品設計流程中可以看出。
(一)與甲方溝通
產品設計人員需要面對的甲方客戶類型眾多,既有留學回國的人士,也有國外客戶,所以在于甲方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僅會進行郵件往來,還有可能現場展示PPT或是面對面交流。如果能夠通過中英文雙語展示與交流,不僅能夠體現出設計者的專業性,也能讓客戶產生親切感,傾向于合作。
(二)市場調研
產品設計前期需要對客戶的需求充分了解,所以需要從不同渠道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工作,那么市場調研則成為了產品設計不可或缺的環節,更是設計人員對將要設計產品的參考。而市場調研對資料的收集同樣需要用到英語知識,因為很多資料國內并無相關內容,唯有通過國外的資料庫才能收集到更新、更多的資訊[3]。例如,食品包裝設計這一領域,國外在保鮮技術方面要領先于國內,所以只有通過對國際市場的調研和資料的篩選,才能確保設計的時代感和科技感。
(三)概念構思
準備工作完成后則要對所設計的產品有一定的初步構思,而構思的完善同樣要進行大量設計的閱覽,這其中一定會涉獵到出自國外設計師之手的作品。倘若我們的專業英語知識不過關,便會對設計師蘊含在產品中的內涵不甚理解,只能夠通過翻譯軟件去淺顯了解。所以,為了避免在借鑒設計師理念時出現偏差或是出現調研不夠深入的情況,需要加強對專業英語的學習,以透過優秀設計作品激發設計靈感,完成概念構思。
(四)設計效果
一般來講,設計草圖主要由設計人員手繪,是其產品設計的直接表現。當然,越來越多的產品設計專業學生會通過建模軟件去呈現效果,或是直接利用3D雕刻機去打造產品模型。而目前許多產品設計軟件多為國外公司研發,雖然會有中文版提供,但是大量插件和教程并未漢化,而這些在設計中十分必要。例如,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等先進的大型機器系統均為英文,為保證操作的正確與熟練,則必須要求學生具備過硬的專業英語功底[4]。
(五)產品成型
在產品設計成型之后,往往需要為產品設置中英文的說明書,倘若設計人員的專業英語功底過硬,那么便可最為準確地對產品的使用方法及設計理念進行闡述,內容方面便可做到精準無誤,更利于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產品成型后還需繼續跟進與展開市場推廣工作。在此過程中不僅要面對國內市場,還需要做好拓展國際市場的準備,其中便涉及到與國外客戶的溝通交流問題,而專業英語知識的掌握便能讓客戶在溝通中對產品特性更加了解,更利于產品市場的拓展。
四、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對傳統的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應當以產品設計流程作為基礎,因為如今產品設計向國際化方向發展,也要求所有設計專業人才需要擁有過硬的英語能力。而產品設計專業的英語教學改革需要將重點放在如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提高英語學習內容的實用性上。要想達成這兩項目標,僅僅通過提高師資力量和更新教學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想學、樂于學且學以致用。所以,筆者認為需要將產品設計流程融入到專業英語教學中,以提升教學改革的實效,解決專業英語教學與產品設計實踐相脫節的問題。
(一)激發學英語學習興趣
在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活動開展前,需要融合課程需求進行備課,對產品設計案例進行模擬,依據產品設計流程中英語的使用程度去引導學生在案例中學習。同時,還可結合舉辦的各類產品設計比賽以及英語課程需求,以比賽的形式去展開課堂教學。如果條件允許,學校還可積極尋求與設計公司的合作,充分結合當前產品設計市場的需求去創設教學案例,確保學生所學專業英語知識與社會接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通過獎勵制度的設置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并且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去制定更多設計案例,提出更多備選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擁有高度自主的選擇,提供主動思考與探索的機會,從而達到“樂于學”的效果,全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二)提高學生英語實踐能力
將專業英語知識與產品設計流程進行融合,教學方法也需要合理選擇與變通。作為教師,需要找到符合班級學生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想學”。例如,可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習小組,各個學習小組進行明確分工,通過開展市場調研、PPT制作以及方案陳述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去發現并解決問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對專業英語課程進行考核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考核方式進行多元化設計。例如,設置模擬課堂,教師可給出一個具體的設計主題和完整的模擬交流平臺,在學生進行產品設計后,全程用英語陳述自己的創意、設計目的、設計過程,并且設想如何說服國外客戶購買自己的產品。如此考核不僅極具創意,而且具有挑戰性、實用性,與過去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全盤應試的考核方式相比,學生更能體會到專業英語學習的實用價值。
(三)確保英語使用的延續性
除了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能夠體現出專業英語的使用價值外,還應當基于產品設計流程去擴大專業英語使用范圍。例如,在公共設施的設計課程中,可在前期的調研中對國外公共設施的發展史進行查詢;在實習課程中,應當利用所掌握的專業英語知識去制作英語簡歷,確保能夠獲得更多外企實習機會;多參加IF、紅點設計大賽,產品設計說明用英文書寫等。這樣就能夠確保學生對英語使用的延續性,不由自主地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從而在英語這一媒介推動下學習到更多國外先進的產品設計專業知識。
五、結語
產品設計專業英語課程具有特色性、實用性等特點,通過不同語言去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夠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產品設計流程,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實踐運用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尚處在探索階段,對這一教學改革對策的研究不能停滯于此,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研究,才能夠確保現代高校學生的培養朝著國際化方向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芳,吳志軍.產品設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1).
[2]劉靚.論藝術設計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J].大觀周刊,2012(45).
[3]李富娜,楊林偉,陳出云.藝術設計類教學中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A01).
[4]方曉東.藝術設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之初探[J].華章,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