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人階級的地位、發展與先進性問題
一是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問題:有人認為,企業職工下崗、待業,怎樣體現主人翁?有人認為,企業改制或民營企業里,說了算的是董事會、是老板,職工與企業是勞動關系,時常還有不穩定感,體驗不到主人翁地位。很多職工不愿自己子女當工人,這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
二是關于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問題。有人認為現在工人階級中,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占據了相當比重,而他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從事的也往往是普通崗位的工作,難以說得上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三是關于工人階級的發展問題。目前農民工成了產業工人的主體力量,而農民工還沒有完全融入工人階級,還存在不少制度上的障礙,農民工問題不很好地解決,不僅影響工人階級自身的發展壯大,還會影響工農聯盟的穩定。
四是關于工人階級的團結統一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新研究成果《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中,將中國當代社會劃分為“十大階層”。即: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城鄉無業、失業和半失業人員階層。有人認為,不同階層有不同利益訴求,這會影響工人階級的團結統一。
怎么看?
關于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問題
——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沒有變
——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的地位沒有變
——工人階級享有廣泛的管理國家、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權力沒有變
——對工人階級的權益維護保障更加到位
——廣大職工在勞動關系上有更大的自主權
——工人階級的生產生活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關于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問題
——工人階級先進性的相對性
——工人階級先進性的整體性
——工人階級先進性的趨勢性
——工人階級先進性的發展性
關于工人階級的發展問題
當前關鍵是處理好農民工問題。從農民中轉移人口加入到工人階級隊伍,這是工人階級發展壯大的重要路徑。
國家統計局、全總調研數據:
2016 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2億,其中外出農民工1.69 億。
制造業占30.5%;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5 個行業,農民工合計占比近80%。
“80 后” 是 農 民 工 主 體,占41.7%,高于“80 后”城鎮職工6 個百分點;“90 后”農民工占26.5%,高于“90 后”城鎮職工15.5 個百分點。新生代農民工占60%以上。
農民工面臨的困境
生活成本高:工資低、房價高受教育程度及職業技能不足
基本公共需求難以保障:子女教育、社會保障
解釋變量:“營改增”、企業外購商品和勞務作為解釋變量。“營改增”作為虛擬解釋變量,當虛擬變量的取值為1時,表示樣本企業已實施“營改增”政策;當虛擬變量的取值為0時,表示樣本企業未實施“營改增”政策。由前文可知,不管是稅負變動還是盈利能力的變動都與企業外購商品及勞務息息相關,因此本文選取外購商品及勞務作為第二個解釋變量。
權益維護困難重重:欠薪、工傷、職業病防治
情感與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邊緣感、弱勢感、無奈感
新生代農民工與傳統農民工相比較的變化
外出就業從改善生活向追求夢想轉變
權益訴求從基本勞動權益向追求體面勞動、發展機會轉變
職業角色認同從農民向工人轉變
維權方式從個體式維權向群體式維權轉變
關于工人階級的團結問題
人的稟賦的差異性
社會分工的必然性
社會運行的有機性
階級利益的一致性
結論:工人階級的內部分層是客觀存在的。內部分層并不必然影響工人階級的團結統一,關鍵是協調維護好各個階層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