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川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福清 350300
(一)量刑時缺乏一個完整指導性量刑規范性文件。目前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補充八種常見犯罪量刑指導意見二》這兩種規范,總共就涉及到23種罪名,涵蓋范圍小;量刑起點設置區間范圍大,比如強奸罪的量刑起點為3至5年,搶劫罪的量刑起點是3至6年;存在量刑計算方法規定不明確、不細化等問題。
(二)多數值班律師沒有提供良好的法律幫助、法律意見,無法為精準量刑發揮應有的作用。多數值班律師只是作為被追訴人是否自愿認罪認罰的見證人,沒有對案件的證據、事實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故很少對檢察人員的量刑提出自己看法與意見,也無法做好檢察人員與被追訴人的橋梁作用。
(三)在做認罪認罰量建議時,用的幅度刑的量刑建議偏多,用的確定型量刑建議偏少,用的確定刑包括確定罰金、確定緩刑考驗期的基本沒有。主要原因在試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前,檢察人員基本沒有用過確定主刑,更別提確定罰金與確定緩刑考驗期了,同時確定主刑、確定罰金、確定緩刑考驗期對檢察人員的法律定量分析要求急劇提高,檢察人員缺乏經驗,擔心過于具體的量刑建議得不到法院的采納。
(四)在做認罪人罰量刑工作時,有時會對不同階段被追訴人認罪態度,采用相同減幅的量刑建議,不能起到鼓勵被追訴人及早認罪的法律示范作用。
(五)在做認罪認罰量刑工作時,部分檢察人員沒有做好被追訴人的法律解釋工作,影響量刑建議穩固性,被追訴人易反悔。部分檢察人員讓被追訴人簽署具結書等文書時,只是簡單告知適用認罪認罰制度,就能從寬處理,否則就從重處理。被追訴人在這種情況下,自愿簽署了具結書,事后被追訴人容易對認罪認罰反悔。
(六)對于庭審過程中新事實、新情況的出現,不能及時更改量刑建議,導致量刑建議未被采納。比如在庭審中才達成賠償協議,被害人才諒解,或者才發現有新的其他從輕、減輕的情節,檢察人員不更改量刑建議,導致量刑未被采納。
(七)不同檢察人員之間,檢察人員與法官之間對同一案件的事實、情節量刑觀點不同,導致同案不同判,量刑建議不被采納。這是由于每個檢察人員、每個法官自身的價值觀、人生觀的不同,導致對同一案件看法不同,極易產生這種現象。
(八)被追訴人同意接受認罪認罰量刑建議,法院宣判后部分被追訴人又提出上訴。一方面是被追訴人確實是同意認罪認罰量刑建議,但為了留在看守所執行剩余刑期,利用上訴來使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內以達成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是被追訴人想利用認罪認罰從寬的效果,先獲得從輕處理,待法院宣判并實現從寬處理后,又想利用上訴不加刑的原則,繼續尋求更輕的判決,這嚴重浪費了司法資源,將完全滅失了認罪認罰的制度優勢。
(一)強化案件偵查指導工作,收集完整充分證據,為進一步做好量刑打好基礎。針對提起逮捕的案件,應當充分做好批準逮捕與不批準逮捕后補充偵查提綱,以便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時,證據已收集充分完整;對于部分疑難案件,做好提前介入偵查工作;對于公安機關直接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及時有效地做好審查起訴中的引導偵查工作,確保案件證據質量,確保案件事實清楚。
(二)完善量刑指導規范,為檢察機關量刑、法院審判提供統一、有效、精準的量刑基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應該依托現有的審判案例進行大數據分析,并做好相關省份的試點工作,逐步擴大納入量刑規范化的罪名,做到成熟一批,推廣一批,最終以達到罪名全覆蓋,同時應當進一步縮小量刑起點,進一步細化量刑的量化標準。
(三)應加強司法局對值班律師的培訓,明確值班律師的責任,提高思想認識,促使值班律師做好認罪認罰量刑協商工作、提供法律幫助工作。值班律師不僅僅是被追訴人在適用認罪認罰制度是否自愿的見證人,更應該是參與人。律師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前,必須做好閱卷工作,提出有理有據的恰當量刑建議,這樣才能在量刑協商時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四)統一檢察人員的思想認識,做好認罪認罰精準量刑工作。加大對檢察人員的量刑業務培訓工作,形成統一思想,達到對案件的處理有比較一致的看法。針對偵查階段就認罪的被追訴人最多給予30%的從寬幅度,針對審查起訴階段的才認罪的被追訴人最多給予20%的從寬幅度,針對法院審理階段才認罪的被追訴人最多給予10%的從寬幅度,對罪大惡極,惡性程度高的被追訴人最多給予5%的從寬幅度或者不予從寬,對認罪后翻供的被追訴人不予從寬。在適用程序上,優先適用速裁程序,其次是簡易程序,對符合適用速裁程序而拒不同意的被追訴人,可降低5%的從寬幅度。
(五)應引入被追訴人社會調查制度與看守所羈押表現情況,為精準量刑提供一個新的參考依據。卷宗只能判斷出本案中被追訴人的行為特點、主觀惡性,這只是被追訴人行為表現的一面,不能全面判斷出被追訴人平時的為人、表現,而社會調查制度、看守所羈押表現是其平時表現的有益補充。
(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時,應加強對被追訴人的解釋工作,增強被追訴人對量刑建議的認同感。第一、檢察人員應當告知被追訴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條件、法律效果;第二、檢察人員應告知被追訴人,其所涉案件的事實、情節、量刑的基本情況,著重告知不適用認罪認罰建議的量刑與適用認罪認罰制度建議量刑以及量刑的計算方法,從而讓被追訴人清楚了解認罪認罰制度的優勢所在;第三,檢察人員應告知被追訴人應享有的訴訟權利,如自愿簽署權、提出意見權、反悔權、上訴權等,應著重告知其反悔、上訴所帶來的法律后果,即其反悔、上訴后不能享受量刑從寬,原建議的從寬量刑存在被更改、被加重的后果。
(七)檢察機關應加強與法院溝通,提高量刑精度與量刑采納率。第一、法院作出不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前,應與檢察機關溝通,告知其不采納的原因,詢問檢察機關是否更改量刑建議,在檢察機關不更改量刑建議時,依法作出判決,并在判決中詳細敘述量刑未被采納的理由。第二、檢察機關與法院應組織定期召開座談會,針對相關罪名、不采納的量刑的案件進行剖析,查清其緣由,并制定統一的標準,尤其是相關罪名緩刑考驗期、罰金數額判定的標準,這進一步為檢察人員量刑時適用確定緩刑考驗期、確定罰金數額提供可供參考的依據。
(八)行使檢察機關的監督權,保障認罪認罰精準量刑的正確實施。對于法院不采納認罪認罰中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又未提出正當理由的,應予以抗訴。對于被追訴人利用認罪認罰制度獲得從寬處理,反悔或上訴的,對于庭審中反悔的,依法賦予檢察官當庭更改量刑建議的權力,對于判決后上訴的,依法提請抗訴,依法加重被追訴人刑期,樹立認罪認罰制度的權威性,告誡被追訴人認罪認罰制度并不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法律漏洞,督促被追訴人不抱僥幸心理,知道要有一以貫之的認罪態度,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從寬。
綜上,通過完善認罪認罰量刑建議的相關制度,定會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起到最大節約訴訟資源,最大提高訴訟效率的效果,也會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為對國家與被追訴人來說一個雙贏的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