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生
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遼寧 錦州 121000
大數據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下,信息的網絡化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存在著信息泄露的危險。因此,在實踐中,需要不斷完善刑法制度,發揮《刑法》對公民權利的保障作用,有效地遏制日益增長的侵害公民信息安全的案件發生。
根據信息安全的內容,我國刑法在信息安全保護方面分為三部分。第一,對于國家信息安全的保護。在這方面,《刑法》作出了詳細的法律規定,并制定了相關法規進行保護。第二,商業信息安全保護。對于商業信息的保護,我國《刑法》第219條也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并結合《民法》進行了有效的保護。第三,關于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雖然《刑法》中對我國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作出了一系列的法律規定,但是隨著經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泄露偷盜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還是層出不窮。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作出調整和完善。
現階段網絡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猖獗。在利益的驅使下甚至形成了地下產業鏈,公開叫賣個人信息。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國目前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主要依據是《民法》,《民法》關于公民隱私權方面的規定主要建立在“補償性”基礎上,對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懲罰大多以經濟補償代替,這種方法過于溫和,缺乏震懾力,無法有效地遏制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因此,《刑法》需要轉變理念對公民信息安全保護的相關法規作出調整,使其對不法分子產生震懾力,以此來保護公民的信息安全。
我國的《刑法》中對于公民信息安全的相關法規安排的不太規范,有些條文在運用的時容易產生沖突,無法起到有效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目的,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關于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的犯罪行為沒有規定具體的量刑標準,在實際量刑中自由裁定,行為手段和法條解釋無法一致,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刑法》中關于公民信息安全的相關法規。
新時代下,網絡信息包括的內容非常多。針對不同的內容,《刑法》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第一,人為破壞網絡硬件,構成侵犯財產罪。如果在破壞網絡硬件的同時還盜取網絡信息,則同時構成侵犯財產罪和破壞信息罪。第二,針對互聯網系統信息,我國的《刑法》對此作出了詳細的規定。人為侵入他人計算機系統盜取數據信息,則構成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罪。利用盜來的信息實施犯罪,在構成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罪的基礎上,還要追究其他罪名。第三,從事網絡服務的行為人,如果盜取了他人信息,造成他人重大經濟損失的,則構成盜竊罪。第四,網絡運營商,如果超出運營范圍從事犯罪活動,按具體情況定罪。
網絡信息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具有保密性,關系著企業的利潤和個人財產的安全。不法分子盜取網絡信息會給企業和個人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1]。《刑法》針對網絡信息的保密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例如,對于擅自毀壞和私藏他人信息的行為人,《刑法》第252條規定,情節嚴重者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這些法律法規,保護了網絡使用者的隱私和利益。
網絡信息時代,各種數據,各種信息都是依靠網絡進行傳輸的。信息在生成和傳播過程中需要保持一致性和完整性,如果信息在傳播過程中遭到了破壞和改變,將會對企業、個人,甚至社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因此我國《刑法》第285和286條對此作出了詳細規定。人為破壞信息系統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構成非法侵入系統罪和破壞信息罪。從法律上,保證了網絡信息的完整和一致。
網絡時代,所有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價值,為了利益,一些人會盜用,篡改,偽造他人信息以此來謀取一定的利益。信息原本的作用被削減,這就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需要保證網絡信息的可用性。為了吸引眼球,制造噱頭,提高競爭力,很多網絡媒體散布虛假信息,給社會造成了一定危害[2]?!缎谭ā返?03和105條對此作出了相應法律規定,保證了網絡信息的可用性。
大數據信息網絡化的新時代下,針對網絡信息的犯罪行為日益增多,國家對這方面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大,同時也不斷對相關的刑法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但是社會變化迅速,刑法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措施依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在具體實踐中不斷完善,為保障公民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