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敏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1600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被查封之后,許多公司通常會希望通過增資的方式來解決當前公司所面臨的困境,對于在股權查封期間進行增資的效力性問題,目前尚無定論,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被查封后是否應當對公司增資進行限制,或者說公司股權被查封的情況下進行增資是否應得到允許。
股東基于出資而享有的股權本身是一種多種權利相集合的權利束,包含共益權益及自益權。所謂的共益權是指股東為自己利益的同時兼為公司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表決權、代表訴訟提起權、臨時股東大會召集請求權等可以使股東間接受益的權利。自益權是一種依附于股東資格,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剩余財產分配權、投資收益權、新股認購權等。
股權的查封主要是限制股東從公司獲取收益(收取股息或紅利)以及處分股權(股權轉讓或股權質押),防止股權收益的不當流失,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但是,股權的查封并沒有對股東資格進行否定,也不會因為股權查封而限制股東對共益權的行使,因此,在股權查封期間,股東仍可以正常行使共益權。
股權作為一種財產性權利,在滿足一定條件之后,法院便可以對該部分股權進行查封,禁止股權的轉讓和交易等行為,一旦被執(zhí)行人或債務人無法執(zhí)行生效裁決或判決時,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執(zhí)行該查封的股權,使債權方或申請方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受償,也就是說在股權查封期間,如果在被查封股權的有限公司進行分紅的情況下,債權人便替代股東享有了獲取分紅和收益的權利,在具備股權拍賣條件的情況下,法院也能將依法拍賣股權所得價款向債權人清償以折抵債務,若有剩余,則退還給債務人。一般來說,股權的查封僅是對股權轉讓進行限制,而對公司的正常運轉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影響股東的其他權利。股權查封的法律后果是可能被法院將股權拍賣或者享有分紅等權益。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對于股權的查封并不是永久性的,最長不超過2年,并且在股權查封期間,股東依舊可以行使應有的權利。
關于股權查封后是否應對有限公司的增資進行限制,首先應了解有限公司增資的目的是什么,根據增資的概念——公司增資即公司為了擴大自己的經營規(guī)模、拓寬其業(yè)務或者提高公司的資信程度而依法增加注冊資本,可以看出,增資的目的從根本上來主要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對現有經營規(guī)模擴大而進行增資。(2)保持現有運營資金,減少股東收益分配。在公司形成大量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情況下,通過增加資本可以停止或減少對股東的收益分配,而使公司繼續(xù)占用現有的資金。(3)對現有的股東結構以及其持股比例進行調整,以實現對公司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重整。(4)當存在公司吸收合并的情況,被合并公司的資產將納入合并公司從而致使合并后的公司資本增加。(5)資本規(guī)模能夠反映公司的經營規(guī)模大小和實力,因此,增資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增強公司實力,彰顯公司商業(yè)信用并以此取得競爭優(yōu)勢地位。
可見,有限公司增資對公司的后期發(fā)展、擴大公司影響力以及獲取在市場中的競爭優(yōu)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股權查封的情況下,如果允許有限公司進行增資,那么,公司增加資本且出資到位以后,公司所擁有的凈資產將會增加,公司的經營規(guī)模將進一步得到擴大,這自然也意味著公司的債務清償能力明顯增強,這對公司的債權人來說是利大于弊的。此外,對于現有股東還有新投資人來說,資本增加意味著對未來的收益也是具有可期待性的。相反,如果股權被查封的情況下還對公司增資進行限制,那么也就意味著公司的發(fā)展同樣被限制了,公司沒有了資本擴張途徑,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維持經營,無論是對債權人還是股東而言都少了一重保障。可以說,在股權查封的情況下再限制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實質上對公司、公司股東還有查封股權的債權人的利益都將造成損失。
實際上,當有限公司、股東、新投資人和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與查封股權的股東的債權人的債權發(fā)生沖突時,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緊張關系,是我國立法存在不足的地方,因為當前我國的立法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對被查封股權的股東的債權人的債權予以優(yōu)先保護,那么司法也就自然不應當過分行使其裁量權,而要保護一方利益,也就難以避免地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
筆者認為,股權查封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債權人債權得以順利實現,如果增資對被查封股權的價值并不會產生減少的影響,也不會妨礙債權人債權的實現,那么,在法無禁止的情況下,就不應該限制公司增資行為。